本文僅作為娛樂,請勿對號入座。
神農嘗百草,別問飽不飽:
用毒,永遠是武俠片中的常見橋段。中毒後的主角們都有幾個共同點——嘴唇發青、口吐鮮血、指甲發黑,然後舉起顫抖的雙手指向施毒人。
那麼在真實的古代,用毒手段就究竟有多高明呢?西奇妹今天來揭秘古代十大劇毒。
第十名:鉛丹:
有朋友可能要說,鉛丹還是一味中藥呢,可以止血止吐,怎麼就是毒藥了呢?其實鉛丹是四氧化三鉛(Pb3O4),這是一種橙紅色的不透明物質。本身它的毒性並不太大,基本也吃不死。但西奇妹想說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再微微毒的東西,也經不起你當零食天天吃呀。因為鉛丹是古代煉丹的重要原材料,比如雍正爺,原本就孱弱的身體,還偏偏愛上嗑丹,人家有錢,還天天嗑,結果你們都知道了……所以西奇妹決定將這第十位留給鉛丹。
第九名:金剛石:
對,就是你們知道的鑽石。金剛石本身並無毒,可當它變成粉末並被人服下後就不太妙了。金剛石粉末會黏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使人患上胃潰瘍。古代的醫療技術你們也懂的,長期無效治療,就會死於胃出血。在文藝復興時期,金剛石粉末製成的毒藥曾經流行於義大利豪門之間。真可謂是古代最貴的毒藥了。
第八名:烏頭:
還記得當年關公「刮骨療毒」嗎?關公中的就是烏頭毒,這種毒堪稱冷兵器時代的戰神終結者。所謂「烏頭」,其實是一種中藥材,用法得當可以起到「散風祛溼」的治療作用。但因該材料本身性烈,故對於入藥過程要求相當嚴格。如若不按照配比過量使用,會引起神經系統中毒,直至昏迷。
利用這一原理,古人將烏頭汁液塗抹於箭頭上,製成「烏頭毒箭」,而關公恰巧不幸中箭。索性如若救治及時,還是性命無虞的。
第七名:斷腸草:
這位就不用西奇妹多說了,看過《神鵰俠侶》的朋友都知道,楊過中了情花之毒後使用斷腸草以毒攻毒。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其實金庸先生寫的斷腸草在現實中還真存在。在《神農本草經》,斷腸草被記做「狼毒」,位於下品之列。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斷腸草,「人誤食其葉致死」 。
斷腸草,又稱為「鉤吻」,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廣泛分布於我國南部至西南地區,尤其是廣東一帶,由於它的外貌酷似金銀花,常常被不明就裡的群眾誤食,吃了以後會怎樣呢?劇烈腹痛,猶如「肝腸寸斷」。傳說中神農氏就是死於誤食斷腸草。但幸好雖然斷腸草全株有劇毒,其中以幼葉、根的毒性最強。誤食根的人畢竟還少些。("情花"西奇妹就不寫了,那是金庸老先生虛構的。)
第六名:鴆毒:
「鴆」是一種中國傳說中的猛禽,它有著黑色的身姿,紅色的眼睛,身上的羽毛為紫綠色。由於常常捕食毒蛇,古人就認為這種動物鮮豔的羽毛中含有劇毒。如若將羽毛置於酒中,飲用後能置人於死地。《漢書》中記載,漢惠帝二年時期,齊王劉肥入朝,惠帝對其禮遇有加,結果遭到呂后的不滿,便令人贈鴆酒意圖謀害。現代的動物學家認為「鴆」即「食蛇鷹」,這是一種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區分布較廣,如武當山地區。其實「食蛇鷹」是無毒的。但誰也不敢輕易嘗試喝下含有鴆毒的酒,故,還是保持些神秘吧。
第五名:見血封喉:
見血封喉,又名「毒箭木「、」剪刀樹「,由於太毒了,現在已經變成國家級瀕危植物了,可能你去海南或者西雙版納的熱帶植物園中還能見到它。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雖然西奇妹沒有整明白,但似乎有毒的植物都喜歡生長在熱帶?見血封喉最毒的部分是樹汁,它呈乳白色,一旦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由於樹汁有急速麻痺心臟的作用,故古人常常將其塗抹於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中箭的人或獸走不出五步必定倒斃。
第四名:水銀:
水銀其實你們也常見,就是我們的體溫計。傳說中秦始皇的地宮中就布滿了水銀這種劇毒物。不過水銀(汞)中毒一般都屬於慢性中毒,它會導致神經系統的異常。可能有朋友要問了,如果打碎了一支體溫計,會死嗎?其實也不必過於擔心,一支體溫計中的水銀(汞)含量大約為0.5克左右,一般這個劑量不會導致特別嚴重的汞中毒。但是切記一定要尋求正規渠道的幫助!
第三名:夾竹桃:
西奇妹記得上學時總愛透過教室的玻璃窗,悄悄看看開在背陰面的那一株夾竹桃,一團團著實可愛的粉色花朵曾為我的學習生活帶來過些安慰。但是,西奇妹要劃重點了。路邊常見的夾竹桃有劇毒!它含有強心毒甙,夾竹桃作用與洋地黃相同,乾燥的3克就能使人死亡。如果在路邊看到它,請我的讀者們一定遠離並告誡身邊人!
第二名:牽機藥:
「牽機藥」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毒死了南唐後主李煜。其實牽機藥就是中藥馬錢子,種子極毒。馬錢子的主要成分是番木鱉鹼和馬錢子鹼,吃下去後人的頭部會開始抽搐,最後與足部拘摟相接而死,像一隻提線木偶,所以起名叫「牽機藥」。
第一名:鶴頂紅:
我估計你們也猜到西奇妹會將第一名留給「鶴頂紅」。鶴頂紅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砒霜」,比如光緒皇帝就是死於砒霜中毒。砒霜是一種三氧化二坤聚合物,它的形態是白色粉末,由於古代的提煉技術不高,在提煉時總容易混入硫或硫化物,而這些硫化物將白色砒霜改變了性狀,變為了紅色粉末。又因為與丹頂鶴頭頂的顏色相同,故也被古人稱為「鶴頂紅」。丹頂鶴多冤枉啊,人家真的沒毒,還被你們硬扣個黑鍋。不過,聰明的古人利用砒霜在提煉時容易混入硫的這個特性,發明了銀針試毒,即硫遇見銀,生成「硫化銀」。你們記得之前西奇妹寫過吧,這個過程,也就是我們肉眼可見的「銀針變黑」了。
古人啊,反正別的毒也顧不上了,先把最毒的鶴頂紅用銀針給克服一下,其餘不能克服的,只能自求多福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給西奇妹,發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本文由西奇博物館原創發布。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