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僅有著各種驚悚的都市傳說,似乎連奇案都異常的多,很多案子即使到今天,也是一堆謎團。今天我們來看一個堪稱完美犯罪的案子,這個「怪人」曾鬧得整個日本天翻地覆。
1936年1月,以妖異情色風格稱雄日本推理小說界的作家江戶川亂步為讀者奉上了一位天賦異秉的反派角色,那便是與他筆下的完美名偵探能力旗鼓相當的神秘偷盜者——怪人二十面相。
書中的這位怪人,系傳說中劫富濟貧的俠盜,專向富豪下手,擁有天衣無縫的易容術,世間鮮有人知曉他的真實身份與相貌。
這種宛若佐羅的「反派英雄」很快被大眾所追捧,那時候,誰也不曾想到,50年後居然出現了二十面相的「真身」。
這個「真身」來無影、去無蹤,在昭和時代掀起了大恐慌,他將媒體與警察玩弄於股掌之中,最後還能輕鬆地全身而退,使得這樁「格力高·森永事件」成為日本犯罪史上永恆的懸案。
140封犯罪預告
1983年3月18日夜裡9點半,也就是昭和五十九年,警方接到報案。
說是有三名劫匪將位於大阪市的格力高公司社長江崎勝久綁架,這顯然是一起精心策劃的犯罪,劫匪計算好了時間,趁著江崎洗澡的當口,將他赤身裸體地從住宅帶走了。
次日1點多,劫匪給江崎的家人發了一封勒索信,要求得到10億日元和100公斤黃金,報警沒用,因為警署和格力高公司都有犯人的眼線。
這在普通人看來屬於絕對的獅子大開口,想撕票的才會這麼提條件。
然而對江崎來說卻未必,因為他當時掌管的乃是日本最著名的糖果點心公司,這就意味著全日本各大超市和雜貨鋪都有格力高的食品販售,風靡程度與吸金能力是成正比的。
因此,江崎的家人很快就準備好了10億現金。劫匪於19號夜裡6點致電警方,用江崎的錄音指示了交易地點——在路邊的一家咖啡館。
警察自然不敢怠慢,他們如往常處理其他一切綁架案那樣,在咖啡館內外布下天羅地網……
可惜,罪犯沒有出現。此後出現的狀況就更詭異了,綁匪一直沒有再聯繫警方,3天後,被綁架的江崎卻逃出來了!
根據江崎交待,他是被三名劫匪關在大阪茨木的一個防汛倉庫內,那裡特別荒涼,少有當地人出入。
江崎在那兒被綁住手腳,以黑布蒙臉,只能依稀聽見一點威脅的聲音,但是3天之後,劫匪卻自動消失了,江崎這才藉機逃了出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綁匪臨時放棄了勒索計劃?
就在警方雨裡霧裡之時,日本新聞社相繼收到了嫌犯發來的挑釁,先是《每日新聞》和《產經新聞》這兩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聞媒體,同時收到了犯人的來信。
在列印出來的信紙上,犯人寫下了駭人的內容。
大意是:警察都是笨蛋,居然讓犯人輕鬆逃脫了;但是江崎社長必須支付1.2億日元的現金,否則他的家人性命難保。
面對如此狂妄的犯罪預告,警察署火冒三丈,認為這是綁匪沒有拿到贖金,而展開的報復。
很快,格力高公司的噩夢有了延續,怪人二十一面相放火燒了格力高的三處工廠,造成了數千萬日幣的損失。
縱火時,「怪人二十一面相」還使用電波幹擾警車的無線電,使警方失去聯繫,縱火者脫逃。
就在這時,另一家媒體《讀賣新聞》也收到了一封挑戰信。
信中聲稱,如果江崎的公司不支付其要求的金額,那麼在名古屋和罔山之間的某家店鋪中,就會出現兩個混有0.05克的氰化物食品,信尾附上了犯人的署名——怪人二十一面相。
這封預告信的出現,令《讀賣新聞》犯了難,倘若將它公開,那麼必然引發全國市民的恐慌,對格力高公司也將是致命一擊,而犯人則食髓知味,認為媒體願意給他們提供表演舞臺,得了他們的意。
可是不公開呢,引發無辜傷亡怎麼辦?
再說,這可是《讀賣》的絕對獨家頭條啊!萬般糾結之後,《讀賣》還是以利益為重,將信的內容發上了頭條,引發全國一片譁然。
而警方真的找到了那兩盒下了毒的食品,因為食品包裝上貼著紙條,提醒大家這個不能吃,因為有毒,上面依然署名了「怪人二十一面相」。
從那以後,警察與媒體就開始陪犯人玩起了「遊戲」,過程中收到這樣的勒索信數量居然高達140餘封!
謎一樣的「怪人二十一面相」
很快的,詐騙犯向格力高糖果廠發出恐嚇信,要其在六月二日晚將錢送到一個肉店。
當晚八點十五分,匪徒在一個堤岸上襲擊了二對正在散步的情侶,將其中一人扣作人質,讓另一個人到肉店去取款,約定九時整回到堤岸交錢。
等警察趕到堤岸時,晚了十分鐘,詐騙分子早已不見蹤跡。「怪人二十一面相」勒索未成,便接二連三發出恐嚇信,宣稱格力高製品中已被下毒。
消息傳出,一些超級市場和零售商紛紛停止販賣這個廠的製品。
結果該糖果廠的股票狂瀉, 幾乎要關門。
九月中旬,他們又向日本的另一著名的糖果食品製造商森永公司進行勒索,要求的金額是一億日元。
他們命令公司立即將現金放到一個立交橋臺階下邊的一個空筒裡待人取走。當地警察局接到報案後,決定誘捕詐騙分子。
可是化裝成森永公司僱員的警察在約定地點等了許久,也無人取錢。
據說,因為警方埋伏的人過多被「怪人二十一面相」識破,沒敢接近約定的地點。隨後,詐騙犯採取逐步升級的辦法進行報復,企圖迫使森永就範。
十月初,他們聲稱已經在森永製品中放入氰化物,而且放置在大阪、東京等幾個城市的超級市場中。
警方及森永公司的人馬立即在許多超級市場展開偵察和搜索活動,並在大阪、京都、兵庫等幾個地方的超級市場中找到十三盒摻毒的糖果。
這些糖果盒都貼上「有毒」、「不能食用」 的標籤,經化驗,糖果確含有足以置入於死地的氰化物。
詐騙犯聲稱,這僅是警告,十天後將在三十盒糖果內放毒,並不附任何識別標籤。
他們還警告所有超級市場和零售店,如果不停止出售森永製品,將在出售的其它食品中放毒。
半年內,除了森永,勒索對象還包括了丸大、好侍、不二家、駿河屋,每一家的勒索金額都是1億日元以上。
連兵庫縣警察本部長吉野谷、大阪警察本部長四方修也收到了挑戰書。
其中被折騰最慘的,當數森永制果,因為犯人在大阪、兵庫,愛知縣等地的超市都給森永食品投了毒,依照慣例,也會在毒物上貼自己的專屬標籤。
此舉給森永制果造成的創傷可想而知,股票狂跌不說,工廠也被迫停業,無數工人因此失去了工作,損失達到了200億日元之巨。
雖然警方在多次追捕過程中,鎖定綁匪的大致特徵,並畫出肖像,但依舊每次都讓綁匪逃之夭夭。
可憐的滋賀縣警本部長山本昌二終於不堪重負,於1985年8月7日退職,然後竟採用自焚的方式以謝罪天下。
更神奇的事情來了,就在警方束手無策的當口,阻止「怪人二十一面相」繼續犯罪的竟是一場大災難。
就在山本昌二自殺後的第5天,日本發生了傷亡慘重的123航班墜機事件。
一架波音747客機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飛往大阪方向的途中墜毀,520人因此喪生,其中就包括被「怪人二十一面相」勒索過的好侍食品社長浦上鬱夫。
這兩個人的死亡,使得媒體收到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宣稱橫行日本數年的歹徒將停止一切犯罪活動。
這一次,犯人沒有出爾反爾,他們猶如湖面上的水泡,「啪」地一聲便消失於無形。
隨後,日本警方公布了詐騙集團威脅糖果公司的電話錄音,聲音是一名三十歲左右的女子及一男童的聲音。
日本各大縣市的居民,都可以通過免費電話聽到這個錄音。電話錄音公布後,已有數十萬人聽過,提供的線索也不少,但是案件仍難有具體進展。
警方從犯罪分子綁架江崎和提出的交錢日期,以及投遞恐嚇信和放置毒糖的時間都是在星期天或假日,認為這個犯罪集團的成員大部分是靠薪金生活的公司員工或公務員。
警方還認為這個集團能夠把處理困難的氰化物注入糖果和能夠幹擾警察極為機密的無線電波,說明其成員中有懂化學的,或有退役的高級警官。
日本犯罪學家指出, 「怪人二十一面相」的詐騙活動所以傳布如此廣泛迅速,鬧得日本社會滿城風雨,重要原因之一是犯罪分子利用了日本社會信息化的條件。
他們的恐嚇信是用打字機列印的,經影印後通過郵遞系統送到各傳播機構,瞬息間又被印成上千萬份報紙送到讀者之手,使毒糖恐怖信息迅速傳遍全國。因為犯罪分子利用現代化的信息系統進行犯罪,也增加了警方破案的難度。
「二十一面」的恐嚇信是用打字機打的,警方難以得到罪犯的字跡。
警方雖然發現犯罪分子在兩次大的詐騙活動中用的是同一字體的打字機,也弄清了是什麼牌號的,但同樣的打字機全國到處都有。
僅關西方面就有二、三萬臺。犯罪分子所用影印機的牌號,甚至是哪個年代的產品都查清了,但相同的影印機較為普遍,難以為據。
犯罪分子投遞恐嚇信是經過機器處理的郵遞系統,根本留不下什麼痕跡或指紋。
至今這一案件真相仍是個謎,30多年過去了,關於「怪人二十一面相」,恐怖永遠無法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