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支援湖北專家:大愛讓我來到武漢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協和支援湖北專家:大愛讓我來到武漢

  新華社記者白潔 馬卓言

  一個多月前,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東告別家人,作為協和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奔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臨行前,8歲的女兒問他:「爸爸,你為什麼要去武漢?」看著孩子稚嫩的面龐,吳東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16日,在武漢舉行的國新辦英文發布會上,吳東通過視頻連線告訴在北京參加發布會的中外記者們:「現在,我想我知道答案了。」

  吳東用英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上周,他所在的ICU病房裡有位57歲的女病人病情惡化,當即決定給她插管,因為這可能是救她的唯一機會。

  在插管之前,這位病人用武漢方言不停地對吳東說話,很難聽懂。到最後吳東終於明白了,這位病人一直在說:「醫生,我不想死,這個月底是我女兒的婚禮。」

  「那一刻,我意識到,這些患者也是父母,像我們一樣有摯愛的子女。」他說。

  吳東說,這也讓他想起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馬爾克斯的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我覺得作者想通過小說表達的是:凡人不能永生,但愛可以。」

  吳東說,現在他將這樣回答女兒一個多月前的問題:來到武漢不僅僅出於職業責任感,更出於愛——對女兒的愛,對患者的愛,對祖國的愛,對人類大家庭的愛。

  「這是人類的共同戰爭,我們一定會取得最終勝利!」吳東說。

協和支援湖北專家:大愛讓我來到武漢-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5721600

相關焦點

  • 廣東支援武漢協和西院ICU團隊創新性應用平價一次性頭套...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特別是在以武漢為代表的湖北地區,防護物資相對緊缺。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一旦發生呼吸衰竭,甚至進展ARDS,常常要行氣管插管術接呼吸機通氣治療。但在相對密閉的空間,如部分普通病房和ICU行氣管插管、支氣管纖維鏡吸痰術等高危操作,經氣溶膠傳播感染風險極高。所以建議佩戴頭套式正壓呼吸器進行高危操作,有效降低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
  • 武漢同濟、協和醫院迎來最強助攻
    近日,邁瑞醫療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同濟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兩所疫情救治定點重症醫院捐贈總額為2200萬的醫療設備,其中包括監護儀、遠程超聲會診系統、高端彩色都卜勒超聲系統、體外診斷等設備,目前已開始裝機交付。
  • 武漢協和醫院與14家荷蘭醫院分享抗「疫」經驗
    新華社武漢3月16日電(記者黎昌政、樂文婉)16日下午4時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通過視頻電話,與荷蘭14家醫院分享新冠肺炎防控與治療經驗。  歐洲報告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病例已超過中國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總和,世界衛生組織13日宣布歐洲成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震中」。
  • 700人連夜請戰,協和醫院組建22人「榮譽抗疫軍團」待命出徵河北
    楚天都市報1月11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協宣)1月10日,根據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為支援河北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工作,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迅速組建起「協和醫院援冀重症醫療隊」。
  • 「你們舍小家為大家 我等你們來看櫻花」武漢、荊州市民和佛山支援...
    「你們舍小家為大家 我等你們來看櫻花」武漢、荊州市民和佛山支援湖北醫療隊員結下深厚情誼金羊網  作者:鄭誠  2020-03-16 37天,352名醫護人員,粵鄂之間,三座城市,因為阻擊新冠肺炎,走到了一起。
  • 「大愛港城 今周網紅」正好!真好!支援武漢的小穆領證了!
    「4月8日武漢解封,我們領證結婚,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了。」8日上午10點多,盧龍縣民政局大廳裡洋溢著節日般的喜慶氣氛,逆行武漢的市第一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師穆福春拿著剛剛領取的結婚證,擁抱自己美麗的新娘李宛蓉。
  • 湖北專家出徵吉林
    本文轉自【湖北日報】;為做好吉林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工作安排,1月17日8時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同濟醫院」)急診與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房明浩作為國家級專家,緊急飛赴當地提供支援。
  • 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兒童陽光書屋近日啟動
    5月30日,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1號住院部5樓骨軟組織腫瘤病區,往日安靜有序的走廊中充滿了歡樂的氣息——有孩童雀躍的歡呼,有家長寵溺的叮嚀,有醫生善意的微笑,有護士細緻的關懷。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黨總支書記張濤首先致辭。張書記說,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自2002年從本部搬遷至此,已過去了整整16個春夏秋冬,期間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腫瘤中心的醫療水平在不斷地提升。與「硬實力」同時進步的,還有腫瘤中心的「軟實力」,全體醫護人員為病人服務的意識和能力,近年來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此次開設「兒童陽光書屋」,就是希望小朋友們治療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快樂和希望。
  • 格蘭仕馳援武漢 第一批光波爐蒸烤箱送達武漢協和醫院
    1月23日,國民家電格蘭仕緊急調撥的第一批救援物資,包括高效殺菌消毒的光波爐、健康烹飪蒸烤箱已經送達武漢,支援醫療機構做好防控工作,也希望讓防疫、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吃上健康熱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指出,根據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C保持30分鐘可有效滅活病毒。
  • 在武漢,我們是戰友
    【我的抗疫故事】在武漢,我們是戰友!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東庚子伊始,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短短3小時內,3306名協和人自願報名支援湖北。2月7日,作為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第二批隊員,我奔赴武漢。
  •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主任醫師杜斌,國內重症醫學的領軍人,新冠病毒高級別專家組中唯一重症專家,曾多次參與國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治。  他追「疫」115天,始終扎在前線。當患者氧飽和度只有50%、沒有配齊三級防護設備的情況下,杜斌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挽救了其生命。他的早期氣管插管、俯臥位通氣等重症治療經驗被國家衛健委寫入方案。
  • 託起生命之舟:寫給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中的英雄人民
    保衛武漢!  保衛湖北!  疫情突如其來,一場人民戰爭全面打響。  當前,沒有硝煙的戰鬥,已經發起全面總攻。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毅然中斷在上海的進修,乘飛機繞道鄰省,再坐網約車,輾轉返回武漢工作崗位——  你是朱彬,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醫生。  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為不浪費防護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差點暈倒在病房。父親患癌症住院,卻無暇親自照料——  你是曹慧,大冶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
  • 【英雄歸來】支援湖北會寧警嫂陳淑珍安全返回蘭州
    【英雄歸來】支援湖北會寧警嫂陳淑珍安全返回蘭州 2020-03-25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情義無價、人間大愛」武漢志願者收割40噸萵苣發往石家莊!
    #疫情下的石家莊#見此景,道不盡武漢人民的萵筍情熱乾麵給炒餅送來了「人間大愛」!滿滿的感動!昨日,武漢70多位志願者齊聚一蔬菜基地割萵苣,然後連夜送往石家莊。此次捐贈發起者是武漢美惠物流車隊的負責人張濤。他和車隊的300多名司機決定向石家莊市民捐贈50噸萵苣。這些志願者中有60多歲退休的婆婆、剛放寒假的大學生、還有拉板車助學多位貧困兒童的中國好人「板車哥」嚴家滿。
  • 湛江愛心蔬菜千裡馳援湖北
    徐聞32噸愛心韭菜千裡馳援武漢,許豐年許芳聞兩父子為武漢加油。 (受訪者供圖)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發生後,湛江這座「大愛」的濱海城市處處湧動著暖流——一批批愛心蔬菜從湛江出發,星夜兼程,千裡馳援湖北。早在2月2日,徐聞愛心人士與企業就捐贈了32噸精心挑選檢測的愛心韭菜,並於2月3日順利抵達武漢,助力緩解當地疫情防控生活物資的緊缺問題。
  • 我在武漢第N天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2月7日下午召開,宣布國家衛生健康委建立了16個省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一一對口支援關係,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    這種方式,繼承了援疆、援藏的優良傳統,真正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6000萬的湖北人,要以感恩之心記住這張表(見下頁)。    這是我非常關心的。
  • 湖北十強醫院:十堰、宜昌、襄陽各入圍1家,剩下全部在武漢!
    年初的疫情,無疑讓湖北的醫療發展提升了一個檔次。最新公布的復旦版本百強醫院中,湖北有兩所醫院入圍了十強,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首次躋身了中國醫院前十。復旦版本的排名非常具有含金量,湖北也是唯一一個擁有兩家十強醫院的省份。在百強醫院榜單中,湖北也是穩定入圍了5家。
  • 湖北援藏醫生人到技術到,協和醫院5G平臺直達西藏山南
    武漢協和醫院援藏人才、山南市婦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副主任護師金環欣喜地介紹,援藏一年多,信息技術革命正在讓援藏模式發生根本變化。不久前,山南婦幼與武漢協和醫院還開展了兩次遠程醫學培訓和兩次遠程手術示教,效果顯著。據介紹,2019年7月,我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全體隊員奔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開啟我省新一輪援藏工作。其中包括來自武漢協和醫院和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在內的25名醫療隊員。
  • 支援湖北醫護人員講述上崗感受:忙碌、缺氧、汗流浹背
    廣漢市委宣傳部提供(抗擊新型肺炎)四川廣漢支援湖北醫護人員講述上崗感受:忙碌、缺氧、汗流浹背中新網德陽2月16日電 (呂婕 王路姣 孔繼紅)「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防護口罩和面屏,整個班都很忙碌,來回不停地走動,說話總感覺缺氧,時間長了耳朵被勒出了傷痕,鼻梁皮膚有的地方出現了壓瘡,呼吸的氣體會模糊防護面屏,看人、寫病歷都像『霧裡看花』一樣。」
  • 專家預計武漢一年近萬人需做整形美容修復
    「從累積的數量和現在整形美容修復需求來看,每年湖北市場將近上萬人需要專業的整形修復援助!」在2012華中首屆中美韓整形修復研討會上,素有中國整形修復王之稱的武漢真愛整形修復研究院院長,專家委員會主任,以整形修復事業為畢生追求的武連生教授透露:三天預約「接客」超100人作為豪投千萬巨資,雲集中美韓專家打造的華中首家國際化整形修復機構——武漢真愛整形修復研究院的揭牌亮相,短短數天預約「接客」超過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