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洩漏和氣候變化等因素正威脅著非洲企鵝的生存機會。
如果地球上有天堂,這兒可能就是。當我們踏上通往南非巨石灣非洲企鵝聚居地的木板路時,我們的感受就是這樣。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一幅從童話書中畫出來的壯麗景色,巨大的花崗巖點綴著被大西洋蔚藍海水衝刷成粉狀的白色海灘。然而,最吸引人的是數百隻非洲企鵝,它們在受保護的海灘和周圍綠色的本地植被中忙碌著。
巨石灣風景如畫的環境和獨特的居民吸引了每年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這個距離南非開普敦一箭之遙的海灣。這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近距離、親身觀察野生企鵝的地方之一。然而,在這片天堂裡,一切並不盡如人意。這些企鵝曾經是巨石灣的驕傲,現在正處於滅絕的邊緣,它們的命運似乎一天比一天糟。
非洲企鵝是非洲南部特有的物種,在那裡它們的活動範圍非常有限。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統計,這些企鵝在南非和納米比亞的28個地方繁殖,在安哥拉和莫三比克發現了沒有繁殖的種群,在北部的加彭和剛果也發現了流浪者。
非洲企鵝是一種不會飛的海洋鳥類,生活在距離海岸40公裡的地方。它來到島嶼或大陸的海灘上繁殖、休息和脫毛。繁殖的棲息地從巖石島嶼到平坦幾乎沒有植被覆蓋的沙洲島嶼。在海裡,這些企鵝喜歡在20公裡範圍內覓食。
它的眼睛上方有一小塊粉紅色的斑點。這是非洲企鵝最顯著的特徵。粉紅色的斑塊是一個粉紅色的腺體,執行體溫調節的功能。天氣越熱,傳遞到腺體的血液就越多,被周圍的空氣冷卻,粉紅色也就越強烈。非洲企鵝也是所有企鵝中最小的,它們有黑色、白色和灰色的羽毛,一條黑色的帶子穿過它們白色的胸膛。它們胸前的點狀斑紋對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助於識別。
非洲企鵝的幼體與成體有很大的不同。其上半部的羽毛呈灰藍色到棕色,而蒼白的下半部既沒有條紋也沒有斑點。魚類是它們的主要食物。沙丁魚、鳳尾魚、圓鯡魚和須鰕虎魚都是重要的獵物。
博爾德灣的許多遊客都在評論企鵝有可愛的外表,遺憾的是這種愛僅限於旅遊樂趣。非洲企鵝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在野外只有大約5萬隻成熟的個體(2.5萬對,截至2015年),而且其數量正在逐步下降。該物種在納米比亞的數量從1978年的12162對減少到2015年的大約5800對。南非企鵝也遭受了嚴重的災難,在1978-1979年,該物種大約有7萬對,但在2015年,這個數字只有1.93萬對。這兩個國家的非洲企鵝數量銳減了50%以上。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非洲企鵝數量的下降呢?
從歷史上看,收集企鵝蛋和採集鳥糞用作肥料曾威脅到該物種的數量。而今天,糧食短缺、石油洩漏和氣候變化是它們生存的最大挑戰。
隨著氣候變化和商業捕魚活動的激增,非洲企鵝繁殖地附近的沙丁魚和鳳尾魚的數量減少了。而這些魚類種類的豐富與企鵝的繁殖成功率和較高的存活率有關。
據預測,氣候變化還會增加風暴的頻率和嚴重性,使企鵝容易受到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
石油洩漏對非洲企鵝的影響需要更大的關注,因為一次大規模的石油洩漏就可能使整個物種滅絕。
石油洩漏會嚴重影響這些鳥類。由於企鵝不會飛,它們無法飛出受影響的地區。它們皮毛上沾染的石油塗層使它們容易得皮膚病,還會由於失去絕緣而導致體溫過低。當企鵝試圖從羽毛上剝下油脂時,它們會吞下一些會擾亂內分泌系統的有毒油脂。
不幸的是,大多數非洲企鵝繁殖地都位於現有的或計劃中的主要航運港口附近。由於離港口很近,它們很容易受到頻繁的石油洩漏的影響。例如,聖克羅伊島的企鵝聚居地就緊挨著科加港,在那裡進行船對船的燃料補給。這一活動涉及從海上船隻轉移燃料,使石油洩漏的風險增加了好幾倍。在過去的三年中,該地區的兩次石油洩漏已經導致許多企鵝死亡。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提到,自1990年以來,受石油汙染的鳥類數量急劇增加。僅1994年和2000年的兩次石油洩漏就奪去了3萬隻鳥的生命。
然而,這個問題卻沒有引起多少關注。如果不停止在阿爾果阿灣的船對船加油,它將繼續威脅當地漁業、瀕危物種和不斷增長的海洋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