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花光積蓄只為送流浪狗出國?有人可能要問為什麼要把流浪狗送出國,國內難道不能生存嗎?
原因很簡單,就是人類遠比動物要可怕!這個故事中的和尚雖然沒空念經,但也本著慈悲為懷的宗旨救助那些流浪動物。
在距離上海市區50公裡外的一個寺廟裡,那裡沒有念經的聲音,反而充滿了貓貓狗狗的叫喚聲。很多流浪動物生活在這個寺廟裡,因為它們得到了一位善良和尚的救助。
他每次看到流浪動物都於心不忍,總是要把它們帶回寺廟收養。隨著他日積月累地救助,他已經救了大概5500隻貓貓狗狗了,這位熱心的和尚就是奉賢報恩寺的住持—智祥。
早在1993年,他開車經過高架橋時,看見了一隻被壓斷腿的貓咪。那次他並沒有救那隻貓咪,等他回到寺廟後,內心始終不能平靜。他暗自下定決心,如果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及時幫助它。
從那以後,他每次碰到需要救助的流浪貓狗,都會帶回寺廟。就這樣一次又一次, 他救助的流浪貓狗越來越多,一共救助過五千多隻貓狗,結果飼養它們成為了一個最大的難題。在保證所有貓狗健康的同時,還要避免它們繼續繁殖後代。因此他除了讓它們分別住在籠子裡,還帶它們絕育。
對於寺廟的流浪動物來說,每個月需要提供大約3.5萬公斤的飼料,一部分是廠商捐贈、民眾捐款之外,剩下的諸多費用仍需要他自己承擔。這麼大的經濟負擔,幾乎已經花光了他的所有積蓄,只是為了給它們一個家。為了節約成本,他每天穿著一身紅衣親力親為,從早忙到晚,沒有時間念經,就連休息的時間都是極少的。
後來住持也開放了貓狗領養,但是領養率極低。另外,領養人是否會真心對待貓狗,是很難判斷的。他想盡辦法將貓狗送到動物保護法規比較完善的國家,比如德國。也有少部分狗狗被訓練成警犬或軍犬,不過大部分貓狗還是只能留在寺廟中安然度日。
獸醫小明認為流浪貓狗的生命也是值得尊重的。不能因為我們是人,就可以如此殘忍地拋棄它們。作為寵主,既然選擇了養它們,就應該負責到底,不能因為沒了新鮮感就隨意丟棄它們。一旦丟棄它們,它們的生活會變得很艱難,而且對它們的心理也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獸醫小明科普:如何有效減少流浪動物?
一方面是因為流浪動物的無限繁殖,作為主人,如果不希望自家的貓狗繼續繁殖後代,應儘可能地帶它們絕育,絕育也可以有效減少貓狗因為發情期而走失。另一方面是因為人類的遺棄,希望大家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飼養它們,能夠負責到底。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