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孩子都是上帝送到人間的天使,擁有異於常人的聖潔靈魂,在他還沒長大之前。尼古拉斯·瓦尼耶正是借用孩子高潔的視角去探討人性,卻發現人性在黑暗的深淵中也能如此耀眼。
《靈犬雪莉》最開始是以「童書」的標籤問世,向我們講述了八歲小男孩塞巴斯蒂安馴化靈犬雪莉與雪莉彼此相依的故事,充滿了神秘的色彩。但僅講一個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似乎並不是尼古拉斯·瓦尼耶的初衷。於是,他在充滿童話故事韻味的框架中,加入了帶有時代氣息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讓我們在充滿溫暖的氛圍中,去感受戰爭所帶來的殘酷,牢記歷史的同時,更應珍愛和平。
因而它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童書,只是借童書之名,去喚醒人類對生命的珍愛,通過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應對態度,描繪出二戰期間法國背後的社會現實。
一、 二戰期間的法國社會
在二戰前夕,法國的軍事力量,拿陸軍來說,那便是可傲視歐洲的龍頭,有「歐洲第一強國」的稱號。維希政權時期還擁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戰爭後期加入戴高樂將軍的盟軍,共同抵禦德軍。
從軍隊數量上看,法國常規部隊的人數一直維持在300萬人左右,超過英國、德國、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戰爭打響後,法國政府又在全國範圍內緊急徵兵,軍隊總人數在很短的時間裡擴大到699萬。從武器裝備上看,法國早在一戰前便擁有完備的軍事體系,機械化程度高,機動能力強,基本上能實現上戰場摩託代替走路。法國軍隊在前線共有58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562架轟炸機;海軍方面在歐洲僅次於英國,強於德國,綜合實力排世界第四,中國自主研發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在2012年才下水服役,法國在二戰期間已擁有1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50餘艘各型驅逐艦,潛艇101艘,還花了11年時間建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但是,擁有如此強大陣營的法國軍隊,卻在短短的四十幾天裡,向德國投降了。
究其原因,便是在法國境內都普遍瀰漫著厭戰的情緒,一戰時,法國雖然作為戰勝國一方,但卻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死亡接近300萬人,直接負債250億金法郎,財政出現嚴重的赤字,日常運轉舉步維艱,幾乎陷入了癱瘓狀態,工業和基礎設施也遭到重創。
戰爭帶來的災難,受苦受難最深的還是手無寸鐵的黎民百姓。雖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國民經濟得到了飛速地發展,人民生活也恢復到了正常水平,但一戰所帶來的災難卻深深地埋藏在了法國人民的心中,他們一直持對戰爭敬而遠之的態度,但凡主張和平的政客都會獲得大量的選票。因此,當以貝當為首的主和派橫空出世時,法國人民便看到了希望,儘管當時德國已在歐洲鬧得熱火朝天,法國也只顧著加固馬奇諾防線,不曾想過去支援其他國家以維持與德國平衡狀態。
1940年6月,貝當組閣成功,向德國投降。將法國北部和整個大西洋沿岸地區葬送給德國作為對英國作戰的陣地,法國北非和法屬西非以及法屬印度支那等海外殖民地和領地也屈服於納粹德國的管轄。
《靈犬雪莉》的故事就是始於這段歷史時期,書中到處都瀰漫著戰爭的氣息,戰敗國的屈辱。納粹德國軍官隨便到老百姓家中翻箱倒櫃尋找食物;雪莉咬傷德國士兵,市長先生點頭哈腰道歉,整個聖馬丁小鎮,沒有一個人敢直視德國納粹人的眼睛。正是由於法國人對戰爭的厭惡,追求得過且過的安寧歲月,才造就了強大的法國僅在四十多天的時間裡,便淪為階下囚。
用德國中尉的話說:「法國是崇尚自由之國,八歲的孩子還不去上學,整天在大山裡遊蕩,難怪你們僅一個多月就戰敗。」
於是,我認為尼古拉斯·瓦尼耶在構思這些情節的安排上,除了重點突出戰敗國所面臨的深重災難外,他更多地是想喚醒沉睡中的人民奮起反抗,整個小說都在圍繞這一點而展開,即使身處於黑暗的深淵中,周圍的人都已屈服,還是會有少部分像紀堯姆、塞巴斯蒂安這樣的人,在默默抵抗著。而一個民族只要有幾個人人心不死,再大的黑暗也能重見光明。
二、 小說中各個人物的象徵意義,勾勒出童書背後所隱藏的黑暗
人物形象的刻畫是尼古拉斯·瓦尼耶小說最大的亮點,小說中一共刻畫了5個主要人物,分別是八歲小男孩塞巴斯蒂安、醫生紀堯姆、麵包師安熱利娜、德國中尉、老牧羊人凱撒和一條靈犬雪莉,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象徵著不同的意義,幾乎囊括了整個二戰時期法國作為戰敗國的生活史。
任何戰爭的背後,都是帶著資本原始積累的目的去進行。一戰結束德國戰敗,直接損失3/1的領土,10/1的人口。作為以軍事力量著稱的德國,想要恢復昔日的輝煌,它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發動戰爭上,德國單方面撕毀《凡爾賽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德國在佔領法國後,便開始進行「全面掃蕩政策」,補給物資的不足。《靈犬雪莉》中,以中尉為代表的德國納粹,動不動就來到聖馬丁小鎮進行搜刮,所到之處的食物、值錢的東西一掃而空,還借用手中的權利威逼塞萊斯蒂娜每周供送三十斤麵包,且不提供麵粉,臨走時中尉還補充:「命令就是命令。」以德國中尉為首的守邊小分隊,他們在小鎮上所犯下的種種罪行,其實就是象徵著德國在佔領法國後所犯下的罪行,但童書的另一層含義便是淨化心靈,引導兒童向上,在小說的末尾尼古拉斯·瓦尼耶毅然決然地為德國中尉洗白,讓孩子們相信世界還有好人的存在,只要不放棄希望便能得到救贖,只是曾經所犯下的罪行不可饒恕。
紀堯姆醫生,在和平年代裡,他的職責只是救死扶傷,戰爭爆發後,他的肩上扛起了更重要的責任,幫助猶太人逃出法國,飛躍德國納粹的封鎖線,從他們的手裡搶奪生命。猶太人普遍都擁有靈活的頭腦,會做生意,控制著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經濟命脈。二戰前夕,希特勒在籌備戰爭物資和金錢時,猶太人寧願將牛奶倒入河流,也不願將其贊助給希特勒做物資。從小就被人歧視的希特勒,當他擁有權力時,便想證明自己的實力。於是,他下令捕殺猶太人,瘋狂搜刮他們的錢財,送往集中營折磨致死。紀堯姆就擔當起護送猶太人前往新的庇護所的使命,依靠自身頑強的毅力和忘我的精神,將一個又一個的猶太人送出法國境內。他就象徵著法國淪陷後,那些為正義默默抗爭著的遊擊隊們,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人性的光輝才照進了法國社會。
安熱利娜的麵包店象徵著法國的新興產業,它是隨著經濟發展而出現的產業,代表著法國的經濟實力。凱撒的牧羊業象徵著法國的傳統產業,他們兩者在二戰期間都無一避免地成為了德國納粹黨人的物質來源,遭到嚴重的破壞。塞萊斯蒂娜夜以繼日地為德國軍人生產三十斤麵包,是平常沒有過的經歷;凱撒老人年復一年地放羊,到頭來也淪為德國軍人的盤中餐,突出戰爭對法國產業鏈的摧殘。
婦女和兒童作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當戰爭來臨時,她們手無縛雞之力,受到的毒害也是最深重的。塞巴斯蒂安一出生母親便死了,被凱撒老人所救,一直靠著謊言過日子,每天在山上遊蕩,沒有朋友只能把一隻狗當做朋友,獨自思念遠方的母親,一直堅信聖誕節她會回來。謊言被揭穿的那一刻,他才從凱撒口中得知:「他的母親是吉普賽人,好像是在逃難,她拜託我照顧你,就閉眼了。」如果沒有戰爭,塞巴斯蒂安會和他媽媽生活在一起,她的媽媽也能看著他長大成人,但如果沒有如果,只有已成為定局的結局,塞巴斯蒂安便是象徵著因戰爭而家破人亡的那些苦難的人們。
雪莉作為一隻狗,它卻像精靈一般的存在,是尼古拉斯·瓦尼耶最鍾愛的主角。它白色的絨毛、機智的頭腦,給塞巴斯蒂安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它心地善良不顧前嫌地去幫助曾經傷害過她的人,給身處黑暗中的人們,帶去了新的希望。也因雪莉的存在,讓原本充滿沉悶氣息的場面,也變得溫暖動人。就好像我們在看的不是一部描寫二戰時期的小說,而是在看感人肺腑的童話,這可能也是《靈犬雪莉》為什麼以童書的身份問世的原因,更是尼古拉斯·瓦尼耶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三、 法國淪陷期間的「叛國者」,卻照亮了整個法國全境
1940年6月16號中午貝當元帥向德國宣布停戰後,戴高樂將軍在18號立即發表廣播演講號召民眾團結在France libre自由法國的旗幟下繼續戰鬥到底。從而獲得了部分法國海外殖民地地區的承認和擁護,並在二戰期間不斷去說服淪陷區廣大的法國海外殖民地收攏部隊參加戰鬥,最終與各國盟軍一道反攻歐洲大陸光復法國全境。只是戴高樂將軍的宣言一直被貝當政府所排擠,他只能前往倫敦尋求幫助,而以溫斯頓·邱吉爾為首的英國政府也只承認戴高樂為自由法國的領袖。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所犯下的最大滔天罪行莫過於屠殺手無縛雞之力的猶太人,幾乎讓他們面臨了種族滅絕的危機。法國境內不管是反猶太人還是支持者都自發起來抵抗德國納粹的野蠻,幫助他們逃離法國境內,得到庇護。阿道夫·卡明斯基就是一個靠著做假證拯救千萬名猶太人的大英雄,他陰差陽錯進入猶太抵抗運動策劃偽造文件的作坊,由此開始了他委屈而無奈,高尚又低調的一生,幫助無辜猶太人逃離集中營,逃脫納粹的迫害。
他曾說:「自己不敢休息,因為他每個小時能做30份文件,而如果 他多睡一個小時,就會有30個人失去生命。」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像阿道夫·卡明斯基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在《他們熱愛生活》一書中,詳細地介紹了法國共產黨烈士的遺書,他們生前大多都是戰場上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軍人或在重要領域工作的技術員,法國淪陷後,他們一直背負著「叛國者」和「反抗者」的罪名被迫害致死,但在寫給妻子、孩子和母親的遺書中,卻看不出一絲的悔意,也正因為有這些人的默默抵抗,法國才能在二戰期間把黑夜當白天。
尼古拉斯·瓦尼耶在《靈犬雪莉》一書的最後,也借塞萊斯蒂娜之口說出了這個言外之意。安熱利娜和塞巴斯蒂安送澤勒一家到邊境後,她和塞巴斯蒂安說 :「我不和你一起回去了,我要去倫敦,眼下發生的一切······我們不能再這麼毫無反應地屈服下去了。我發誓,等戰爭一結束我馬上回來。」倫敦是戴高樂將軍籌備軍隊反抗納粹黨人勇士聚集地,安熱利娜此次之行,也暗示著法國的明天會走向光明,照應尼古拉斯·瓦尼耶的初衷——他們走在黑暗之中,卻發現人性的光芒也能如此耀眼。
這一次,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即便人生狂風暴雪,我們也要結伴前行。
【結語】
《靈犬雪莉》其中帶給我的震撼,是需要透過字裡行間中細細品味,才能領悟出其真諦的書籍。
它始於童書,承載著歷史,帶給我無聲的感動與溫暖,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之書。
如果你也嚮往童話般的生活,心裡住著一個小孩,亦或想了解二戰歷史,都可以翻開這本書,它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他們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