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業者籲請當局 開放大陸穀物飼料入臺

2020-12-06 搜狐網
臺灣業者籲請當局 開放大陸穀物飼料入臺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07日10:36  海峽都市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本報訊 臺北消息:玉米、黃豆粉價格頻頻漲,臺灣養豬戶、養雞戶叫苦不迭。臺「畜產會」日前邀集養豬協會、養雞協會等業者會商,要求當局緊急專案開放大陸玉米、黃豆粉進口,每月5萬噸。

  「畜產會」表示,由於國際穀物行情期貨上漲,加上遠東海運運費高漲,雙重因素影響下,近一個月來島內玉米、黃豆粉價格一路飆漲,上漲幅度已超過兩成。養殖業者幾乎已承受不了飼料飆漲壓力,業者原預定7日發動遊覽車北上陳情,目前改為與當局交涉。





相關焦點

  • 奉勸民進黨當局一句:早日開放大陸疫苗入臺,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
    奉勸民進黨當局一句:早日開放大陸疫苗入臺,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  近日,一條由於民進黨當局拒絕開放大陸新冠疫苗入臺,臺商群體正在籌劃組團打「飛的」到祖國大陸來注射疫苗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  和美國「萊豬」與日本「核食」入臺一樣,拒絕引進大陸疫苗的背後,是民進黨當局為一黨之私利所進行的政治操弄。被部分不明真相的臺灣民眾奉為「抗疫之神」的陳時中,不過是民進黨當局的傳聲筒和操盤手。
  • 臺灣牛樟芝業者:兩岸攜手拯救「森林紅寶石」
    臺灣牛樟芝業者:兩岸攜手拯救「森林紅寶石」 2018-01-31 16:04: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 陸配親屬在臺同舉「回家」字牌籲臺當局開放返臺
    中新社臺北8月21日電 多名大陸配偶在臺親屬21日召開記者會,一同舉起「回家」字牌請願,呼籲臺灣當局在「七夕」前開放陸配返臺,令家庭團聚。據ETtoday東森新聞雲、華視新聞網等臺媒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當局以防疫為由暫停大陸居民赴臺,目前仍有陸配無法到臺灣與家人團聚。
  • 爭取大陸觀光客 屏東縣臺當局上海設平臺促銷
    「這是一塊大餅,這個餅太大」恆春產業策略聯盟理事長張積光這么說;張積光及聯盟的二十多位業者,與屏東縣臺當局在去年十一月前往上海參加旅展,促銷屏東縣的觀光資源,這一趟同時也在上海設置一個觀光平臺,希望能把大陸觀光團來臺的旅遊行程拉到南臺灣的墾丁。
  • 大陸圖書赴臺將被「全面審查」?業者譁然:重回「戒嚴時代」
    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擬對赴臺出版的大陸圖書進行審查,引起出版界譁然。臺灣作家楊照認為,文化主管部門顯然嚴重低估了許可與審查的難度,「誰來審查?用什麼方式審查?依照什麼標準?請主管單位不要躲在公文式的三言兩語規定後面,請負責任站出來認真回答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完整告訴我們審查到底將如何進行吧!」
  • 禁止臺灣醫生赴大陸?臺當局心胸狹隘到極致
    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命令禁止醫事人員離開臺灣,引發島內醫界反彈。臺當局「衛福部」次日改口修正,稱只禁止去大陸和香港澳門等「高風險地區」且只管制「一線照護人員」,但隔了一天又再度改口說:該禁令適用醫院「所有醫事人員」,期限到6月底止,若有損失將給予「補償」。
  • 臺灣的當務之急,是早日開放大陸疫苗入臺!
    臺當局抗疫不力在應對疫情方面,中國政府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法,以對全國人民負責的態度,以及人民對國家政策不折不扣的執行,最短時間內使中國恢復了正常。然而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在抗疫中的行為讓世界人民大跌眼鏡。輕視疫情,鬆懈的政策,瞻前顧後的態度以及民眾極度自由的思維模式使得歐美國家在疫情中表現的非常糟糕。
  •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銳減 臺灣旅館業者恐大洗牌
    中國臺灣網11月19日訊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幅下降,令全臺觀光業大受影響。據報導,墾丁業者觀察,年底淡季住房率估計不到2成。高雄業者認為,大陸遊客明顯減少影響現在旅館業者經營狀況,今年高雄旅館業者的住房率都下滑,業者都擔心未來三年是旅館業大洗牌的階段。去年11月18日,當時還是候選人的蔡英文出席臺灣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200多位全臺遊覽車業者高喊「蔡英文凍蒜(當選)!」蔡英文當時也承諾「歡迎陸客來臺灣觀光,不會減少陸客來臺的總量。」不到一年觀光業便因大陸遊客大幅減少影響生計走上街頭抗議。
  • 臺灣拒大陸醫生入臺遭反擊"臺灣太小吸引力不大"
    臺「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稱「臺灣目前不採認大陸學歷,也沒有任何條件開放」;而與會的大陸醫師趙家良則回應,臺灣的市場太小,對大陸醫師吸引力不大。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30位大陸眼科醫師及教授,昨天參加了兩岸學術論壇,ECFA早收清單是否包括開放醫療產業引起的「大陸醫生要來臺搶飯碗」話題,成為昨日論壇關注焦點。
  • 臺當局欲開放海外白領來臺 網友酸「臺灣人不是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臺當局「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日前提案引進海外白領人才,不少網友表示,「臺灣人才必定被排擠,而且臺灣求職者將因此被貶值」「出走臺灣才是唯一解」。
  • 「小明」回家只開門縫 臺當局的「期望諒解」背後是歧視
    中新網北京7月16日電 (薛何厲)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自16日起,開放大陸配偶子女中2歲以下、持居留證者入境。距年初疫情爆發以來陸配子女被擋在島外,時間已過去160多天。2月6日,臺灣當局宣布暫停大陸居民赴臺,2000多名陸配子女因此無法返臺團聚、正常就學。
  • 大陸旅行社:辦入臺證手續麻煩想吐血 像小學生犯錯寫保證書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臺當局籤發的「入臺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環球網綜合報導】陸客赴臺自由行越來越「不自由」。臺媒14日報導稱,多位臺灣旅行業和大陸組團社相同的看法是,臺當局「移民署」「以各種理由影響入臺證的辦理速度」,不但叫補辦一堆證件,還問一些「男女交往多久」的奇怪問題,好像在「查戶口」。被退回補件的機率則高達五成,「不友善的對待陸客赴臺。」
  • 臺灣當局:今年大陸返臺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觀察者網訊)自臺灣地區出現新冠肺炎本地病例後,臺灣當局加大了檢疫防控力度,規定自15日起14天居家檢疫需「1人1戶」。疫情返臺難度的提高,與高昂的隔離成本,使大陸許多臺胞臺商放棄了返臺過年的計劃。據臺媒「聯合新聞網」1月16日報導,臺灣當局預計,今年從大陸返臺過年的臺灣民眾可能僅剩兩萬多人,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下降。臺當局稱,往年大陸臺胞臺商返臺過年人數一般都在十萬人左右,今年這個數字將低於以往的三分之一。由於返臺民眾需要接受為期十四天的檢疫隔離工作,因此臺當局預估,從1月15日起至28日將會是臺灣民眾從大陸或海外返臺的高峰。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 臺灣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兩岸關係是陸客來臺多少的最重要指標,看目前狀況不是很樂觀。」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去年上半年,一天約有5000人次的自由行陸客到臺當局「移民署」辦入臺證。但大陸去年8月1日暫停47省市赴臺個人遊試點,而籤注有效期為6個月。 去年8月以後,大陸赴臺的自由行人次月月減少,最近幾天平均一個工作日只有100多人向「移民署」申辦入臺證,到2月將無人申請。
  • 光說不練假把式--臺灣知名人士看當局大陸政策
    新華網臺北5月18日電 (記者 韓舞燕 陳斌華)在臺灣當局上臺屆滿兩周年之際,此間政界、學界紛紛為當局施政成效「打分」。在最引人注目的兩岸關係部分,臺灣多位知名人士今天給出的分數並不高。他們普遍認為,臺灣當局兩年來在大陸政策上「光說不練」,致使兩岸僵局至今未解;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和「三通」現已不容迴避,臺灣當局只有認清形勢,拿出具體的行動來,兩岸關係才能「春暖花開」。
  • 臺灣新聞晚播報:臺當局「黨產會」向國民黨追徵11億
    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7月25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所謂的「黨產會」對國民黨出售舊中央黨部大樓(現為張榮發基金會大樓),追徵11億餘元新臺幣。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24日表示,國民黨收到相關公文後,已委請律師提出停止執行,並提請行政訴訟等救濟,此事凸顯所謂的「黨產會」已經殺紅了眼。
  • 臺政府將開放高級公務員和政務官員赴大陸交流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行政院」今天(25日)將通過開放11職等以上高級公務員、政務官赴大陸交流,並開放大陸高階政務人員到臺參訪,凡是臺當局或「地方政府」邀請的大陸黨政人士將可到臺參訪,並在近日內實施。
  • 臺當局稱大陸害蟲被風吹到臺灣,臺網友嗆:什麼風這麼厲害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中國秋行軍蟲證實首度入侵臺灣」、「可能因風向關係從中國(大陸)過來。」近日,臺灣綠媒和民進黨當局都在以或肯定、或揣測的口吻向島內民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中國(大陸)秋行軍蟲襲臺」,而更為滑稽的是,害蟲「襲臺」竟是被風吹過來的。
  • 民進黨當局叫囂「臺灣已獨立」,大陸「武統」臺灣機會大嗎?
    作者:筱雅自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大陸一直尋求機會與臺灣進行和平統一問題的討論。有一段時間幾乎達成共識,但是由於美國方面從中作梗,直到如今兩岸依舊沒有達成共識。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大陸與臺灣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員上都有著日益親密的來往。
  • 臺灣業者盼把握機遇開拓大陸生物醫藥市場
    新華社臺北4月10日電(記者賈釗、石龍洪)10日在此間舉辦的「臺灣生醫產業躍進大陸掌握先機」論壇上,臺灣業者表示,大陸醫療服務市場發展空間廣闊,臺灣生物醫藥及醫療科技企業應深入研究、積極開拓。  臺灣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曾惠瑾分析說,大陸推動質量一致性評價、鼓勵醫藥創新,醫藥發展產生了新的需求和商機,使臺灣相關企業進入大陸發展的意願大幅躍升。  臺灣聯合骨科器材公司2001年進入大陸市場,2017年在山東合資設廠。該公司董事長林延生認為,臺資企業投資大陸應該明確自身競爭力,藉助當地夥伴開拓市場、創造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