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冬哥冷水魚 原創
昨天,冬哥去魚店玩,碰到幾個魚友看缸買魚,有的在向老闆請教養魚問題,冬哥聽到一魚友說他的兩大麻煩:魚兒生了病,魚缸變成了「萬年髒」。
魚兒生病是個麻煩,「萬年髒」是咋回事?
「就是魚缸玻璃壁上、過濾泵上、缸中石塊、沙子、擺件上,只要是水淹住的地方,一片一片的黃褐色的東西啊,咋搞都除不盡」,魚友說。
這種情況,冬哥也經常遇到啊。
於是,冬哥就問:「你的魚缸裡除了這些,水有腥味沒有?水體渾濁不?」「我那過濾和不錯,還定期換水,加氧泵沒有停過,水體通透,聞不到一絲的腥味,就是這東西多,今天擦掉,明天後天就會慢慢出現,一周後就又滿缸了,不過魚兒挺歡實的。」一魚友說。
一直以來,關於對待褐藻的問題,可以說是爭論不休,主要分為兩派:一種觀點是褐藻出現代表水質不好,引起原因是水質不穩定,或者硝化系統不夠;一種觀點是褐藻不代表水質不好,只是光照不足以及水中氨氮過多,褐藻是靠他們為生的,硝化細菌完成工作後的垃圾,養活了褐藻。
冬哥還是傾向於第二種觀點。
但是冬哥覺得,這些褐藻出現,除了上述因素之外,還有就是溫度。去年秋天冬哥新開了一個魚缸,直到最近才開始長出這玩意。所以,除了光照不足外,水溫高也是褐藻大量生長的一個因素。
這一點,冬哥有現成的證據,就是冬哥的魚缸的同一光線不是太好的條件下位置有一個飲水機,濾桶裡面竟然也有這玩意兒。冬哥的魚缸很少開燈,總體來說,光照比較少。

所以,冬哥覺得:光線不夠出褐藻,光線足出綠藻,弱光下水質再好也要出褐藻的!褐藻不代表水質不好,只是光照不足以及水中氨氮過多,褐藻是靠他們為生的。硝化細菌完成工作後的垃圾,養活了褐藻。褐藻接著負責進一步進化水質,產出氧氣等等。要知道,地球上30%的氧氣是藻類提供的。同時,對魚來說藻類是不可多得的營養來源。藻是穩定缸中水質不可缺少的一環,藻生長得快,就多換些水,說明營養太多了,藻生長的慢就少換水,一直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把藻類作為判斷缸中水質變化的外在表現。藻類本身就是水中生物,是水中生態平衡的一個鏈,有它不失是一種大自然的美感。

冬哥給魚友建議,適當加強光照,可以選擇性的擦掉影響觀賞效果的地方的褐藻,或者放進一些食藻魚減少褐藻,定期換水。不用太過擔心它對魚的危害!觀賞魚缸中要做到沒有藻類的蹤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做得好的,將藻類控制在能夠接受的程度,還是完全能做到的。
請關注「冬哥冷水魚」,冬哥與你一起學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