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隨處可見的迷你KTV已成為不少消費者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線下迷你KTV專題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迷你KTV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1.8億元,較2016年增長92.7%。而在已入局的10餘家迷你KTV品牌中,友唱M-Bar及咪噠MiniK作為行業走在最前列的品牌商,不僅收穫了資本的青睞,在運營推廣方面的力度也明顯優於競爭對手。然而,在這兩家迷你KTV龍頭品牌光鮮的面紗下,卻暗含著嚴重的衛生隱患。
消毒器具成擺設
戴上耳機,拿起麥克風選擇想唱的歌曲,是迷你KTV中最常見的消費場景。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得知,市面上絕大部分迷你KTV的耳機與麥克風並不會在使用過程中進行清潔與消毒,這些公共設備被頻繁使用,必然會滋生細菌。而迷你KTV中人流量大且複雜,難免有病毒攜帶者的唾液飛濺到麥克風上,但在無任何清潔與消毒措施的情況下,這些公用設備便默默迎接著一批又一批的消費者。
「麥克風與耳機都屬於易耗品,沒有清潔、消毒的必要,長期使用並不會有問題的。」咪噠MiniK銷售經理覃女士表示,咪噠MiniK做過調查研究,迷你KTV的麥克風一年會因損壞更換2-3次,並不會出現衛生問題,也不會有加盟商會再耗費成本對這種易耗品進行清潔與消毒,「如果覺得不衛生,經營迷你KTV的時候直接給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麥克風海綿套就可以保證清潔」。然而,這些麥克風海綿套的市場均價不過5-6分錢,大多為三無產品,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清潔作用還不得而知。
事實上,迷你KTV麥克風的衛生問題並非沒有品牌商注意到。今年2月,友唱M-Bar對迷你KTV機器進行了升級,在放置麥克風的位置增添了紫外線消毒燈。但友唱M-Bar的銷售人員曾先生卻坦言,這個紫外線消毒燈實際上起不了多少消毒的作用,只不過是為了讓消費者安心而已,而且這個消毒燈也並非必裝設備,加盟商可以選擇不安裝。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市場中專供KTV使用的麥克風消毒設備售價為108元一臺,消毒兩個麥克風的時間為15分鐘,而迷你KTV中人流變動頻繁,即使進行紫外線消毒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在曾先生看來,友唱M-Bar升級推出的麥克風紫外線消毒燈基本形同虛設,僅是一項「面子工程」。
無專人按時清潔
周末中午12:30,在崇文門新世界地下一層的友唱M-Bar迷你KTV旁,有不少消費者提著飲料與小吃,三三兩兩的排著隊,也許是看到已有不少人在等待,剛剛享受完歡唱著急離開的兩位消費者並未將放在地上的飲料瓶帶走。而隨後進入友唱M-Bar的消費者,看到放置個人物品的檯面上有水漬,掏出紙巾擦了擦後便把紙巾扔在了地上。
這樣的現象並非個例,在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的幾家迷你KTV中,地面上的零食包裝和飲料瓶隨處可見,置物臺上也總有水漬或者油漬,不少消費者在體驗迷你KTV時會把腳搭在操作臺上,還有兒童會穿著鞋站在椅子上。但由於迷你KTV屬於自助式操作,並沒有專人看管,自然也沒有人按時進行環境衛生清理。
「咪噠MiniK只做機器的直銷,並不負責管理環境衛生,這是加盟商需要考慮的內容。」覃女士表示,通常來說迷你KTV所處的位置也屬於公共區域,加盟商可以交付一定的費用讓迷你KTV所在商場的清潔人員承擔垃圾清理工作或者僱專人清理垃圾,「如果想要節省成本,加盟商也可自行清理,不過迷你KTV其實不需要定時定點打掃衛生,每天簡單收拾一下看起來整潔就可以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迷你KTV瞄準的是消費者碎片時間的商機,但若迷你KTV不能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較好的消費環境,這個商機也難以把握。據行業估算,目前全國迷你KTV投放量已達到3萬多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消費力較強的一線城市,迷你KTV已出現飽和,而經過前期的市場擴張之後,迷你KTV便需要向提升用戶體驗方面升級,藉助口碑效應增加用戶黏性,若因環境衛生降低消費感觀,消費者自然不願意繼續買單。
相關部門監管缺失
不斷走熱的迷你KTV自然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近日,文化部印發了《文化部關於引導迷你歌詠亭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備案、內容管理、設備運行等六個方面將迷你KTV納入監管視線,然而該《通知》中卻並未對迷你KTV的環境衛生做出相應規定。
「不會有人來檢查衛生問題,目前相關部門對於迷你KTV的監管還集中在曲庫數量、版權、備案等方面,這些資料友唱M-Bar都會為加盟商提供。」曾先生表示,在傳統KTV領域,衛生監管也僅是在室內空氣、用品方面,並沒有細緻到出臺針對麥克風的衛生標準,區別於傳統KTV,迷你KTV還新增了耳機設備,就更沒有可執行的衛生標準了。
但瀋陽市疾控中心等相關單位曾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傳統KTV監測的90個麥克風金屬網表面中,有54.44%的樣本細菌總數超標100多倍,黴菌、大腸菌汙染普遍嚴重,甚至還有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汙染。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北京市西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負責人卻表示並不清楚是否會檢測迷你KTV麥克風與耳機的細菌菌落總數。與此同時,北京科卓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譜尼測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檢測機構也表示,可檢測迷你KTV室內空氣品質,卻沒有檢測麥克風與耳機細菌菌落總數的相關資質。
「無可遵循的衛生標準,反映出了相關部門在迷你KTV監管上的缺失。」文化行業分析人士周文松指出,公共設施、用品的衛生必須引起重視,不僅要出臺執行細則,更要嚴格落實。例如,電影院免費發放的3D眼鏡,依據國家標準GB9664《文化娛樂場所衛生標準》的規定,應在每場電影放映後經紫外線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眼鏡,但事實上很多影院都沒有遵循此標準,導致部分消費者觀影后眼部產生不適。「迷你KTV也一樣,無論是麥克風還是耳機,如果不能保證衛生,相關部門談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小問題存在大隱患
迷你KTV中的麥克風與耳機是否定期消毒,環境衛生是否有專人進行維護,看似都是些小問題,實則卻隱藏著巨大的隱患。「我家門口的商場裡剛出現迷你KTV時,我帶著孩子經常去,但是孩子唱歌時離麥克風太近,有一次唱完歌后嘴邊就起疹子,自那以後便不敢再去了。」消費者鄭女士表示,迷你KTV雖小,但是同公交、地鐵、扶梯一樣都屬於公共設施,面向不特定人群,其中便包含抵抗力較弱的兒童、老人,因此更要注重衛生安全。
而隨著迷你KTV不斷進行差異化發展,部分品牌還引入了頭戴式VR設備,這些公用設備被頻繁交叉使用,直接接觸消費者的眼、唇、耳等器官,若不定期進行清潔、消毒,各類細菌、病毒日積月累,必然會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一定影響。
「政策監管需與行業自律雙管齊下,才能進一步規範迷你KTV市場的發展。」周文松強調,雖然迷你KTV在衛生執行細則方面的短板亟待補齊,但是除了外部監督,迷你KTV行業內部監管體系的建立同樣重要。作為一種新型業態,迷你KTV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若因衛生問題在前期受到消費者排斥,後期自然難以深入挖掘更大的消費潛力,「迷你KTV正處於資本的風口,先入局者固然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後來者未嘗沒有趕超的機會,對於現階段同質化發展較為嚴重的迷你KTV行業來說,注重衛生管理,做強用戶體驗或許可以成為推動市場格局變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