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海賊王》20周年情懷之作終於等到了,於10月18日正式登陸國內各大電影院,時隔三年,海賊王又一次獲得了在國內上映的機會。雖說國內上映比較晚一些,有些海米們已經看過《海賊王:狂熱行動》,但這絲毫不妨礙買票啊。影院點映時就不難看出,這部電影正式上映的時候該有多火熱,基本上,大電影院出現座無虛席的情況是一點都不驚訝,小電影院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不枉此行。
不過海米們不要高興得太早,在這裡不得不潑一潑冷水讓你們冷靜一下。要知道無論是什麼電影,在引進之後,都會進行一些刪減或者改動,刪減就不用太過擔心,《海賊王:狂熱行動》並無刪減部分,與日本上映的時常是一致的。不過既然沒有刪減,那麼改動的命運終究是逃不了。友情提示,觀看電影一定一定要選擇日語的不然沒法看。
那些臺詞的翻譯,真的是透露出一股子尷尬味道。海賊被翻譯成航海,這稍微還能夠接受,畢竟國內一些翻譯也都看到了,很久以前就在往航海王這個方向轉變,原本的海賊王翻譯倒是顯得不是官方一樣。要說航海王還能夠接受,有前提的話,那麼蒙奇·迪·路飛是個什麼鬼?初看還沒什麼,越看越不對勁,路飛這個「D」跑哪去了?雖說「D」和「迪」差不多同音,但"D"的含義可大了,它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含義,作品最大秘密之一,也還好只是劇場版而已。
還有更不可思議的翻譯,海軍被翻譯成「警察」,革命軍翻譯成「正義聯盟」。是是,工作性質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維護全世界海上的治安,可是這也有本質上的區別,要不然怎麼分海陸空呢,警察的管轄不應該屬於陸地上嗎,不太挨著吧。而且這個正義聯盟是什麼意義,超人、蝙蝠俠走錯片場了?真怕,龍一脫外套,露出胸口的「S」標誌,你就說這誰能打得過。
翻譯問題不必多說,還是可以選擇日語版進行避免的,但是這電影劇情本身就有些不太出彩。劇情方面,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並無精彩地方,更無太大缺點,略顯老套。作為boss出現的巴雷特,原本是海賊王羅傑的船員,一直以羅傑為超越目標,但是在羅傑時候,他就迷茫了,從此走上歧路,光憑這些情報,相信海米們就能夠腦補出一系列的畫面。值得一提的是,通往拉夫德魯的永恆指針還是讓人小小激動一下。
同樣,關於電影宣傳時,出現的豪華陣容,也別報太大希望,大部分都是來打醬油的。據統計這次劇場版出場角色高達三百多個,所以不要指望他們有太多戲份,一人一分鐘就要耽誤300分鐘,整部電影才101分鐘,怎麼可能人人都有劇情。這些人當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艾斯的出場,有多少海米們是奔著艾斯去的,舉個爪。
《海賊王:狂熱行動》倒是為七武海正名了,就比如索隆使用三千世界才將隕石一分為二,而鷹眼隨手一擊便把隕石打得成渣了,由此也能夠看出,索隆與鷹眼還是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