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玉米價格突然再次「暴漲」,據小幫手高產交流群的群友說,不少地區已突破1.4元/斤,1萬斤玉米,比前段時間要多賣1000元左右,山東地區目前玉米的價格已經高達2750-2800元每噸,山東的個別企業最高成交價已達2920元每噸,接近1.5元/斤。
由於玉米價格不斷攀高,不少飼料企業以及深加工企業,開始尋求玉米的替代品,以降低成本,所以小麥和水稻的價格也隨之上漲。山東以及河北地區的小麥已率先漲價,河南、江蘇、安徽三省的小麥市場也有上漲趨勢,預計隨著年關將至,對於麵粉的需求增加,小麥價格還有上漲空間。
不過由於小麥的產量多,很多企業對於小麥的需求量有限,貿易商不惜售,成交意願較高,會導致小麥的價格整體很難大幅度震蕩上升,目前價格上升是由於臨近春節對小麥的需求量比較大,再加上玉米的價格又居高不下,預計春節過後玉米價格降低且市場對小麥的需求量減少時,小麥價格會陸續出現下滑。
再來看近日水稻的行情,最近兩天稻穀的價格開始上升,雖然在去年11-12月時價格低迷,但在今年1月份水稻的價格開始出現小幅度上升。在江蘇地區,報價達到1.45-1.5元每斤,不少企業的採購成本大大增加,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採購商將目光瞄準了東北,因此又帶動東北的水稻價格上升。
整體看來,不管是在山東還是東北,這些糧食大省今年的銷售行情都比較利好,很多農民朋友得利其中,都感嘆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不少。中晚秈稻雖然臨儲一周投放100萬噸,但是對於市場的價格並沒有太大影響,在去年12月29日的拍賣上,安徽首先達成2945元每噸的高價,目前市場上的均價為1.3-1.35元每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0.1-0.15元每斤。
今年糧食市場是自2015年來難得一見的空前盛景,在年初的時候玉米的價格甚至難以突破一元,而當時在東北地區玉米的價格僅為1700-1800元每噸,山東的玉米價格為1900元每噸,但現在玉米的均價已經漲到2600元每噸左右。價格漲幅之大令農民朋友又驚又喜,一年的付出總算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玉米,小麥,水稻三大糧食價格同時上漲,有些人想問會再次迎來大漲嗎?該問題在小幫手交流群裡也討論不少,不少群友對此持樂觀的態度,也就是說後續三大主糧可能還會有一定的漲幅,並且有希望持續到5-6月份新麥上市前,原因有三:
第一、對於飼料業來說,小麥和水稻都可代替玉米使用,現在很多加工廠因為玉米價格較高,為了壓低成本,及時調整飼料配方,在保證營養供給的情況下,儘量加大小麥和水稻的使用比例,這樣一來就增加了對小麥和水稻的需求量,所以價格也會隨之上升,而目前玉米的價格只有升高沒有降低的跡象。所以不少人認為,未來長期飼料業還會依賴於小麥和水稻,進而會導致這兩種糧食的價格大漲。
第二、去年1-11月份,進口的糧食總量達到12920.2萬噸,比2019年同期高出了2948.4萬噸,糧食進口量增多,國外的一些國家提高糧食的價格,隨著進口成本的增加,在國內進行售賣時其價格勢必會隨之上漲。
第三、我國目前對於糧食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因為2020年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較2019年增加了113億斤,其中,除了玉米的產量比2019年少10萬噸以外,小麥和水稻的產量都比2019年高,而如今三大糧食的價格都在攀升,則說明市場對於糧食還有強烈的需求,所以有可能會出現大漲。
三大糧食價格出現同時上漲,若長期保持這種上漲狀態,或者出現大漲的情況卻很難實現,因為糧食作物不同於其他商品,價格不可能出現不可控的情況,一旦糧食價格不可控,後續對其他方方面面的影響不可預估。
從農民朋友的角度來考慮,肯定希望糧食價格越高越好,不過,大家也要從實際出發,對於家中還有存糧的農戶來說,不論是小麥、玉米還是水稻,如果近期當地的糧食價格還不錯,可以適時出售,或者先出售一部分,以此來降低後續降價的風險。
關於小麥、水稻、玉米價格同時上漲的情況,你們當地明顯嗎?現在分別啥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