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浙江帆板隊員李曉芳,在出海訓練的過程中不幸溺亡。這兩天,本報連續報導了李曉芳的悲劇,但關於她的不幸,未解開的問號還有很多,比如出事時,教練在做什麼?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她本人究竟會不會遊泳?
昨天,本報記者趕赴福建漳州東山島帆船帆板基地,浙江省體育技術學院副院長張亞東和浙江省帆船帆板隊總教練趙偉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並解答了記者的一些疑問。
什麼時候發現她失蹤?
剛落水就知道,還通過1分鐘的話
作為浙江省帆船帆板隊的「總舵手」,李曉芳出事的那天,趙偉軍也在現場,並參與組織了救援李曉芳的全過程。由於李曉芳的主管教練黃和儉悲傷過度,沒法接受記者的採訪,昨天,趙偉軍向記者講述了當時的一些細節。
據趙偉軍介紹,目前在東山訓練的浙江帆船帆板隊員共有50人左右。當天早上9點,李曉芳在教練黃和儉的帶領下出海進行20公裡長距離訓練,同組的還有王水佳、伍佳惠、史紅梅等3名隊員。她們這一組是重點組,也是全運會的衝金組。平時訓練,都是一個教練帶四個運動員訓練。訓練時,四個人都是在一條航線上,每個隊員之間一般相距幾百米,教練在四個隊員身旁輪番指導。
出海時,東山海域的天氣情況還不錯,有太陽,氣溫10度左右,海上的風6-7米/秒,沒有霧。對於帆板運動來說,這是一個好天氣。
不過據東山當地漁民介紹,他們訓練的這片海域一直風浪較急,當地漁船平時也很少在那片海域的航道行駛。但正是風浪較急,才適合處於「風口浪尖」的帆板運動。
李曉芳她們訓練的折返點距離海岸線20公裡,10點25分左右,船隊到達折返點,短暫休息後,離開折返點,開始進行最後一組訓練——側順風的訓練。據趙偉軍介紹,在帆板運動中,側順風是速度最快的。
10點50左右,海上的風力大了起來,浪高約3-4米。黃和儉隨身攜帶的防水對講機突然收到了李曉芳的通話,李說自己落水了。掉落水中後,黃和儉和李曉芳還有將近1分鐘左右斷斷續續的通話,但隨後黃和儉發現,對講機裡一點聲音也沒有了。
當時教練在做什麼?
在500米外指導其他隊員
據趙偉軍介紹,在李曉芳落水時,黃和儉正在指導處於隊伍最前方的王水佳,而李曉芳則在隊伍的最後,相距大約500米。
趙偉軍稱,海上的距離並不像湖面上,由於有風浪,即便相差十幾米,有時候都不一定能看得見。
當黃和儉趕到李曉芳的位置時,發現人已不見,海面上只留下一張空空的帆板。
黃和儉開始搜尋,卻怎麼也找不到人。於是,他通知了海上訓練的同事一起搜尋,同時,岸上的人員也開始進行搜尋。
趙偉軍也是參與岸上搜救的人員之一,他說他開著車沿著海岸線細細搜尋,「我們都希望,李曉芳自己會遊上岸。」趙偉軍說。
但所有的搜救最終都告失敗。12點半左右,帆板隊向當地的海事、海警部門報警請求救援……
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法醫鑑定:溺水窒息
一天後,在鄰東山的漳浦縣古雷汕尾海域,李曉芳的屍體被漁民發現。據打撈李曉芳屍體的救援人員介紹,發現屍體時,她手上還保持著握住帆杆的姿勢。
經東山縣公安局法醫鑑定,李曉芳的死因最終被確認為是溺水窒息而死。
據張亞東和趙偉軍的推測,李曉芳很可能在落水後遭遇浪頭,嗆水後人處於昏迷狀態,隨後不幸溺水。
李曉芳水性究竟如何?趙偉軍表示,「玩帆板的專業隊員,怎麼可能不會遊泳?」而且對於水上項目的運動員來說,落水再平常不過。只是李曉芳這次落水的原因並不是自己技術上的失誤,而是帆板斷了——確切地說,是連接帆和板的一個萬向節斷了。
據了解,在落水時,李曉芳身上穿著專用的保暖服,「穿著這樣的衣服,在水中並不會太冷。」趙偉軍說。
李曉芳的不幸遇難,最傷心的莫過於家人和教練、隊友。昨天,在東山馬鑾灣金沙大酒店裡,記者見到了李曉芳的父母以及親友。
李曉芳的母親神情木然,滿臉淚痕,頭髮些許凌亂,傷心已使她說不出話來。
教練黃和儉已經帶了李曉芳有4年時間,據介紹,李曉芳的事情發生後,「他已經有3天吃不下飯了。」
李曉芳遇難也給隊友帶來陰影,據悉,這幾天,隊員沒有下水,都在進行陸上訓練。
趙偉軍告訴記者,由於帆船帆板項目的特殊性,教練和隊員們全年幾乎都生活、訓練在一起,「我們都像一家人一樣,確切地說,連家人都沒有這麼『粘』在一起的,所以我們的傷心,外人很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