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 小菜場,大民生。農貿市場作為最接地氣的民生保障場所,關係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更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泰安市岱嶽區牢牢牽住「農貿市場」這一事關民生大事的牛鼻子,下大力氣做好農貿市場的標準化改造和管理服務提升工作,不僅讓我們的城市更便利、市民更滿意,更成為了文明城市創建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農貿市場事關廣大市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是確保舌尖上安全的一道最重要的關口,是我們市場監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泰安市岱嶽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翟志敏介紹說。「結合此次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市場監管局把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傾全局之力全面加強農貿市場經營秩序整治,新建完成了鳳凰路、新城、臥虎山3處農貿市場,對棗行、粥店、樂園3處農貿市場進行了改造提升。
今年以來,泰安市岱嶽區市場監管局先後投入創城資金10餘萬元,出動執法車輛1600車次,執法人員8000餘人次,所承擔的鳳凰農貿市場、粥店農貿市場實測點做到了零失分。
岱嶽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翟志敏
在談到創城圓夢之時,翟志敏語氣堅定地說:「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不是終點,更是起點。市場監管工作永遠在路上,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在廣大市民最關心、最關注的地方下功夫,不斷加大對農貿市場的提升改造力度,督導落實市場管理長效機制,持續改善購物環境,讓城市更便利,讓消費者更滿意,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同廣大市民一道擦亮『文明城市』這塊金招牌。
12月1日,記者分別來到鳳凰路、粥店、樂園農貿市場,走進市場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熙熙攘攘的人群、新鮮的瓜果蔬菜、冒著熱氣的餐點佳餚,不經意間已滿是口水,消費欲望一下子就上來了。
在鳳凰路農貿市場,如果沒有門口的標識,我們很難想像原來「髒亂差」的菜市場,還可以有這樣高大上的氣場,統一的市場零售標價、帶有當日快檢報告的放心蔬菜和鮮肉,在方便市民的同時,更多了一份安心和保障。經營業主劉大姐在忙碌的間隙向記者述說著創城以來的大變化,「這裡的環境是真好了,管理跟上來了,咱服務更不能扯後腿,來買肉的市民也多了,我這裡的肉都是當天進當天銷,保準新鮮放心」。
在粥店農貿市場,這裡不乏鄉下大集的繁華熱鬧,更讓人舒心的卻是這裡乾淨整潔的環境和統一有序的管理與服務,在一眼望不到邊的市場內,有著你舌尖上無盡的享受。
在樂園便民市場,它不僅見證了供銷社這一「老牌國企」新的青春與活力,更是走進了周邊市民的心坎裡,」頭一次來採買的市民楊女士,對樂園便民市場的變化感到驚訝,「真沒想到這裡變化這麼大,之前就聽說過,但是沒想到會有這麼好。這下買菜、買水果方便了,不用跑大老遠逛超市了,這裡不僅乾淨衛生還新鮮便宜,真的很不錯」。「方便」、「放心」、「滿意」,就是對這張民生答卷的最好「批閱」。
據了解,樂園便民市場本是岱嶽區供銷社下屬企業——物資回收公司,為解決當時飽受詬病的樂園馬路市場,對物資回收公司破舊廠房、車間等進行改造提升,將馬路市場整體遷入,還結合周邊市民需求,打造成了以小吃為主,乾淨衛生的三星級便民綜合市場。如今,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影響居民生活的「髒亂差」,提升了生活品質和城市形象,還重新煥發了老牌國企的新生機,創造新的就業崗位300餘個,年收入可達160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提升。
「如果說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是對我們這座城市的最高禮讚,那麼市民的肯定就是對我們創建工作的最高褒獎。」翟志敏說,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時刻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才能讓文明之花在岱嶽大地上開得更加絢麗奪目,才能讓城市更便利、市民更滿意。
閃電新聞記者 張雨 岱嶽區融媒體中心 程文濤 吳逸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