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龍村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養殖黃沙鱉,但是由於養殖技術落後,村名往往是辛苦一年下來也賺不到幾個錢。
2007年,陳紹平在摸索掌握了一套科學的養殖技術後,投入150萬元,在六龍村建起了第一個標準的黃沙鱉養殖示範場,開啟了黃沙鱉規模養殖。
為了形成產業化,陳紹平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聘請廣東海洋大學的專家到場指導,將技術人員送到各地黃沙鱉養殖基地參觀學習。
他通過不斷總結養殖經驗,積累和完善了一整套從龜鱉種苗繁育、成鱉養殖到市場營銷都比較成熟可行的技術方案。
經過幾年的努力,公司迅速發展壯大,很快就吸納了150多戶養殖戶加入合作社,為村民提供了500多個勞動崗位。
陳紹平說:「現在合作社的社員全部建起了新樓房,購置了私家車。」他每年還給100多戶殘疾人家庭免費發放黃沙鱉,同時進行免費培訓養殖技術,提供飼料、魚藥等,還保價回收,現在每戶殘疾人家庭年均增收達4000元以上。
2010年,陳紹平創辦的「福龍龜鱉養殖專業合作社」榮獲「玉林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稱號,他本人也被評為「玉林市科技養殖能手」。
2013年,合作社又被評為自治區畜牧水產龍頭企業;2014年被評為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2015年,六龍村被評為「廣西黃沙鱉村」。
2013年,陳紹平在福綿區政協會議上,向區政協提交了《關於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提案》,他提議政府承擔投入主體,著力重點解決農村汙水排放及垃圾處理兩大問題。
之後,陳紹平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研究制定了完善清潔費保障機制。
陳紹平積極助推六龍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硬化村道、裝路燈、建排汙處理池中,他積極捐款。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就應在家鄉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促進家鄉的繁榮和發展。「我的最高目標就是把六龍村打造成『五星級鄉村旅遊區』。」陳紹平說。
「六面風光,託巖嶺靈威,恭迎貴客;龍騰雲影,納龍泉風水,輩出能人。」這首題在六龍村飛露巖旅遊風景區的楹聯,現已成了六龍村真實村景的描繪之辭。
現在,當你走進六龍村,你就可以發現,這裡環境優美,民風質樸。因此,六龍村也吸引了大批遊客。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