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大自然奧秘,領略生態之美:中南林科大這場自然教育科普活動有...

2021-01-10 瀟湘晨報

蒼蠅為何能在垂直玻璃上行走?為什麼爬山虎叫爬山虎?四葉草為何代表幸運……1月3日,湖南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發揮其資源優勢,舉辦了第二屆實驗室開放日暨自然教育科普活動。來自中南大學第二附屬小學、青園小學、怡雅小學、天心區實驗小學等10餘所小學的40多名小學生,在老師和志願者的帶領下,現場探知大自然的奧秘,領略生態之美。

本次活動由南方林業生態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牽頭,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亞熱帶森林生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城市森林生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國家公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方紫色頁巖山地生態修復國家創新聯盟、湖南蘆頭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聯合舉辦。

活動分為實驗室參觀、自然教育、自然筆記與創作三個環節。梁小翠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實驗室發展歷程和開展的研究工作。帶著各種有趣的小問題,中南林科大碩士研究生王一帆、蔣文茜指導大家使用顯微鏡等設備。當小朋友們觀察到秀麗隱杆線蟲運動、蒼蠅腳上的鉤爪和爪墊時,一個個興奮不已。

到戶外認知植物的過程中,儘管天氣有點冷,但是置身植物園的同學們似乎解放了天性,在林子裡、草叢中歡呼雀躍。「你們知道為什麼賦予四葉草幸運的意義嗎?因為植物界5000株三葉草中只會有一株是四葉的,幸運也是如此。」在志願者講解之後,很快就有小朋友在三葉草叢中找到一株四葉的,隨即引來集體圍觀。「小葉黃楊、木中君子」「欒樹開黃花,結紅果,果莢像燈籠」……同學們邊聽編認真記筆記。

帶著自然教育中「精挑細選」的植物葉片、樹枝和石頭,同學們回到實驗室進行自然創作。洗乾淨葉片、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貼在紙上,並用彩筆進行創作。看著自己的「驚世大作」,小朋友臉上都堆滿笑容。實驗室吳小紅老師給同學們頒發證書,帶領同學們合影並籤名留念。

「我們平時很少接觸到這些內容,這次活動很貼近日常生活,能學習到不少知識,還能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對科學的熱情。」家長們高興地表示,希望以後有更多機會參與此類活動。

南方林業生態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王鈞老師表示,今後將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讓更多學生從中受益,了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財富。

記者李柯夫 通訊員王鈞 李志強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南林科大國家公園研究院成立
    中南林科大國家公園研究院成立 2020-09-09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了守護好一江碧水 中南林科大教師跨11省份調查森林生態
    為了守護好一江碧水中南林科大教師跨11省份調查森林生態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長江經濟帶森林超載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為了從源頭守護好一江碧水,這個問題必須解決。」近日,在外地調研、風塵僕僕趕回長沙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師湯旭激動地對記者說。森林超載,是指一個地方的發展需求超過了當地森林生態系統的承受能力。四十出頭的湯旭是中南林科大經濟學院教師、林業經濟管理學博士。近些年來,他痴迷於森林生態安全研究,曾主持、參與一系列省部級課題研究。他通過紮實調研發現,從2000年到2015年,我省大部分縣市區森林生態安全水平呈下降趨勢。
  • 探知生態循環系統的奧秘,和鄉土動物來一場親密接觸,來這裡就對了
    想探知生態循環系統的奧秘嗎?想現場體驗裝幀技術的魅力嗎?想和鄉土動物來一場親密接觸嗎?一場融合科學思考和藝術體驗的科普活動,讓你感受生命魅力,領悟生命真諦。9月26日、27日,長寧區「科普集市」公益科普活動在天山公園舉行,吸引不少小朋友與家長。 戶外科普集市設立「科普實踐區」、「人工智慧應用區」、「互動體驗區」、「科普觀察區」四個功能區。
  • 山光悅鳥自在啼 愛鳥周帶來生態保護和自然教育的多重思考
    範忠勇也給記者科普了幾種——珍稀鳥類白頭鶴、白鶴、白枕鶴、東方白鸛,曾在餘杭的北湖、南湖發現;有「神話之鳥」之譽的中華鳳頭燕鷗只出沒於海島,需要食物充足、沒有人為幹擾的環境,天敵、颱風等也會影響其生存;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一般在遷徙季也會路過浙江,有些會在浙江過冬,在乾淨的河流、水庫等地活動,目前在浙江多處有發現。據悉,由浙江省林業局組織的《浙江野生動物志鳥類卷》正在編寫中。
  • 探索自然奧秘 感受生命神奇
    日前,由江蘇省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金陵圖書館聯合主辦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南京市青少年自然筆記徵集活動作品展,在金陵圖書館正式展出,生動有趣的展板,別具匠心的圖文設計,吸引了不少公眾的目光,人們在輕鬆愉悅間,也接受了一次生態科普教育。
  • 鼻涕蟲、蒙古寒蟬、壁虎、蝌蚪……找一找你家小區有這些夜間精靈嗎?
    處暑之夜,華麗家族古北花園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納涼晚會,大家跟隨著科普大咖一起尋找夜間精靈!為了讓居民更輕鬆地親近自然、領略自然之美,華麗家族古北花園居委會、業主、居民以及無痕社區管理人四方聯手,合力共辦「與自然共生」納涼晚會。活動分為科普講座和夜遊探訪兩個環節,讓大朋友小朋友體驗到不一樣的夏夜大自然。
  • 【行業關注】自然教育——讓孩子回歸大自然
    自然之美四時花開葉落,光影變幻消長,萬物有靈且美。小到一片落葉的經脈紋理,大到山巒勾勒出的線條,大自然以其廣博和深邃詮釋著這個世界無限的美。我們的一生都和自然羈絆,孩提時代在大自然中所接受的滋養更是影響深遠。而現代化的社會,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孩子和成人們,正逐漸失去與大自然最親密的關係。
  • 安吉中南百草園,看珍稀野生動物、賞濃濃秋色
    浙江安吉,是湖州市下轄縣,素有中國竹鄉之美稱,這次來到安吉,那必定是要去安吉中南百草園遊玩一番。中南百草原佔地5600畝,依山而建,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長三角地區最大的生態休閒觀光景區。,松杉參天,林深花奇,鹿奔雁翔,擁有各類植物千餘種,植被覆蓋達百分之98%,是天然的綠色大氧吧。
  • 「多彩田田圈」裡領略奇趣大自然
    ……這些奇妙問題的答案就在「多彩田田圈「智慧書屋裡,這裡的專業老師將為大家解答「十萬個為什麼」,帶領大家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讓大家成為保護大自然的「小超人」。這裡還有一面充滿魔法的牆,當它感應到指尖觸摸時,就會立刻跟隨著你觸碰的節奏,魔法般演奏起來……據介紹,「多彩田田圈」是湖南田田圈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以親子教育、生態農業為主題的文化旅遊樣板示範基地,主要服務於有2—10歲孩子的家庭,是以自然教育為基礎、農耕體驗為樂趣,親子遊戲、手工DIY、趣味科普、國粹傳承等多種教學形式融為一體的創意田園親子樂園。
  • 中南林科大為2020屆學生舉行「雲畢業典禮」
    三湘都市報6月16日訊(通訊員 李佳 鄒敏 記者 黃京)為彌補難以當面說聲「再見」的遺憾,6月16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為2020屆畢業生精心策劃了一場「雲畢業典禮」。詩朗誦、省優秀畢業生頒獎、畢業生代表告白母校、書記校長致辭、學位授予、合唱校歌等環節,均以線上「雲播」的方式呈現。
  • 讓孩子熱愛大自然 長沙市科協環境科普走進15所中小學
    ……11月-12月,長沙市科協委託洋湖·沃野自然學校在長沙市各中小學校開展環境科普進校園活動,普及生態文明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生態文明觀念。長沙市科協堅持創新驅動,創新開展了環境科普進校園活動,委託洋湖·沃野自然學校組建專業科普團隊,研發《你好!長沙市樹》《神奇動物在湖南》《探尋城市水足跡》系列特色課程,並送進全市15所中小學。《你好!
  • 探索奇妙自然 感受生態之美——山西省首屆國際生態蝴蝶昆蟲博覽...
    探索奇妙自然 感受生態之美——山西省首屆國際生態蝴蝶昆蟲博覽主題展在我市舉行 2020-09-21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3種動物獨特的出生方式,帶孩子透視繁衍的奧秘
    01、43種動物獨特的出生方式,透視繁衍的奧秘◎認識43種動物獨特的出生方式,感受奇妙的大自然這本繪本裡介紹了43動物的出生發生,其中有小朋友熟悉的蝸牛、蜻蜓、瓢蟲、螢火蟲,還有小朋友在動物園裡見過的袋鼠、章魚、海豚、水母、海豹等動物,還有一些他們連名字都沒聽過的縱紋腹小鴞
  • 中國北京首屆昆蟲藝術科普展圓滿落幕,累計觀展人數近5萬
    10月7日下午,作為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由中國兒童中心對外交流中心和北京思享匯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中國·北京首屆昆蟲藝術科普展」圓滿落下帷幕,據統計,在8天的展期裡,累計接待觀展遊客近5萬人次,用一場別開生面的「昆蟲之約」,喚起家長和孩子們對昆蟲和大自然的熱愛。
  • 走進鵝凰嶂,邂逅自然之美,共享生態福祉
    近日,陽江市創森辦舉辦走進自然保護區活動,招募社會群眾、志願者,走進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邂逅自然之美,號召群眾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共創國家森林城市,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生態福祉。4月22日上午,大家齊齊抵達陽春市河口鎮下雙月光潭,先後參觀了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科普館、杜鵑紅山茶原生地和豬血木苗圃基地,零距離了解保護區概況,以及珍稀植物的生長與擴繁情況。
  • 長沙出產的無人車在中南林科大上崗 運營首日廣受好評
    樓下的快遞小哥是臺無人車 長沙出產的無人車在中南林科大上崗,運營首日廣受好評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偉 攝 長沙晚報11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登輝)「您好,您的快遞已由中國郵政的無人車送至逸夫樓門口,請您移步下樓,使用微信掃碼取件……」下午3時,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物流與交通學院大二的學生劉林幸子收到了一條簡訊,她快步下樓,幾分鐘後就拿到了包裹,「不用跑到快遞點,給『黑科技』打Call!」
  • 大揭秘 | 動物聲音及聲音背後的自然奧秘
    ​古人眼中的——動物的聲音 古人特別喜歡大自然的山水花草和可愛的小動物們,他們會把對大自然的熱愛,寫到詩詞裡。我小時候就背誦過好多關於大自然中和小動物的古詩,那時候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現在再讀起來,感受全然不同。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八月「新寵」,當然是公園城市生態科普夏令營!
    「愛成都 迎大運」公園城市生態科普主題系列夏令營開展了哪些活動呢?跟著園園一起去看看吧!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熊貓基地開展了FUN暑假 ·滾滾環保科普工坊系列活動。  以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為載體,利用熊貓基地豐富的科普教育資源,針對暑假參觀基地的小朋友,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的普及。  活動設計了一系列趣味科普互動環節,包括創意DIY、情景桌遊、手工摺紙、動物歌曲、廢物改造等。  是不是想看看小夥伴的研究成果呢?園園也想呢!
  • 探訪| 鳥獸蟲木:用自然教育推動生態保育
    而在高級課程—生態旅行中,學生會在更廣闊的自然中,見識更豐富的生態,探尋人與自然的關係。不過,賴芸覺得自然教育課程體系沒有「完整」一說,鳥獸的課程體系更多是作為內部員工在規劃課程時的指引。「通常來說,課程有循序漸進是好的,但是一般人不懂這個體系,不覺得要先參加身邊的自然,才能去更高級的生態旅行。第一次就報名生態旅行,拒絕他嗎?不可能啊。」賴芸說。
  • 戴上口罩走進自然 小記者們探秘鷺鳥
    「廣佛小記者環保行」之鷺鳥探秘活動參與者合影。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由廣州日報與佛山市生態環境局聯合舉辦的「廣佛小記者環保行」之鷺鳥探秘活動在昨日正式舉行,通過「廣佛頭條」徵集到的11組小記者家庭共30人,一起走進禪城南莊綠島湖鷺鳥觀測基地,探秘隱藏在城市中的「鷺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