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魚:尼莫的原型,能從雄性變成雌性,但又不是簡單的雌雄同體

2020-11-30 溫晨動物園

2003年,由皮克斯製作、迪士尼發行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上映,並獲得了巨大成就,斬獲了包括奧斯卡在內的多項大獎。電影中的主角——小丑魚尼莫(Nemo)和它的父親馬林(Marlin)也成為了動畫電影史上非常經典的動物角色。比較諷刺的是,這部電影傳達了保護海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呼聲,但是電影上映並且獲得成功後,卻導致海洋中真實的小丑魚們遭到了大肆捕撈,成為了海洋觀賞魚愛好者們趨之若鶩的新寵,在所有海洋觀賞魚類的貿易總額中佔據了43%。而且在所有寵物小丑魚中,人工繁殖的個體僅佔25%,大部分還是直接捕撈的野生魚。

「小丑魚」這個名字,來源於它們的英文名字Clownfish,是英文直譯的名字,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名字。但是在科學界,小丑魚是鱸形目、雀鯛科、海葵魚亞科的魚類統稱。海葵魚亞科下有兩個屬:雙鋸魚屬Amphiprion和棘頰雀鯛屬Premnas,這兩個屬之下的所有成員都可以被稱為小丑魚或海葵魚。電影《海底總動員》裡馬林和尼莫的原型,是雙鋸魚屬的眼斑雙鋸魚Amphiprion ocellaris,也是最出名的小丑魚種類,在觀賞魚界的商品名為「公子小丑」。

無論是在紀錄片中還是水族館中,我們能看到的小丑魚絕大多數都在海葵附近行動或是海葵觸手之間穿行。這是因為二者之間擁有共生關係。生物之間的共生關係大家上初中的時候都學過一點,但其實共生關係也分很多種,常見的有這些:寄生關係(一方有益,另一方有害)、互利共生關係(雙方都有益)、偏利共生關係(一方有益,另一方無益無害,又叫片利共生)、偏害共生關係(一方有害,另一方無益無害)、無關共生關係(雙方都無益無害)等。而小丑魚和海葵,就是典型的互利共生關係。

具體來說,海葵的觸手擁有刺細胞,對大部分魚類來說有一定的危險性,而小丑魚體表能夠分泌出黏液塗層,可以免受海葵的攻擊,所以海葵能夠為小丑魚提供較為安全的活動場所和家園。不僅如此,海葵吃剩的食物殘渣、身上的寄生生物、壞死的身體組織也可以成為小丑魚的食物。這是海葵為小丑魚提供的便利。反過來看,小丑魚可以為海葵清理壞死的組織、食物殘渣,還能憑藉鮮豔的顏色吸引其他肉食魚類前來獵食它們,從而被海葵趁機捕獲。這是典型的「雙贏」,屬於互利共生。

所以小丑魚對海葵是比較依賴的,可以終生在海葵附近生活。在食物方面,小丑魚除了能夠在海葵那裡獲取之外,還可以進食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和藻類。小丑魚的繁殖也在海葵附近完成,產卵地點一般選擇在海葵周圍的平坦表面上,雌性負責產卵,雄性負責將卵受精,並照顧和保護魚卵。很多人可能對小丑魚的性別有所耳聞——它們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但相比起典型的雌雄同體動物來說,小丑魚的情況更為複雜,並不是簡單的「既是雌性又是雄性」,而是可以在二者之間進行有序轉換,生物學術語稱之為「順序性雌雄同體」。

順序性雌雄同體,指的是生物個體具有階段性的性別,不是「同時是雌性和雄性」,而是剛出生時為固定性別或未分化性別,在特定刺激下可以轉換性別,但一般只會轉換一次,並且是不可逆的,不是能夠隨便亂換,也不是同時存在兩種性別。順序性雌雄同體有兩種不同情況:由雄性個體轉換為雌性個體的現象叫「雄性先熟」,由雌性個體轉換為雄性個體的現象叫「雌性先熟」。小丑魚就是雄性先熟的順序性雌雄同體。

小丑魚從卵中孵化出來以後,會首先發育成雄性,但此時沒有繁殖能力,生活在群體中。每個小丑魚群體只有兩條魚擁有繁殖能力,即處於首要地位的、體型最大的雌性小丑魚,和處於次要地位的、體型第二大的雄性小丑魚。也就是說,每個小丑魚群體中無論有多少個體,都只有首領和它的雄性配偶擁有繁殖權,其他的小魚雖然都是雄性,但是性腺尚未發育成熟,沒有繁殖能力,在繁殖期間會幫忙照顧首領產下的魚卵。

當群體中的雌性首領離開群體或者死亡後,原本處於次要地位的雄性小丑魚,會轉換為雌性個體,並增大體型,成為群體中新的首領;而原本群落中體型第三大的小丑魚,則會頂替前任首領配偶的位置,成為群體中新的「二大王」,並且性腺發育成熟,開始擁有繁殖能力。其他的成員還依然是沒有發育成熟的小弟,當新的首領死亡之後,小丑魚們會再按照體型順序依次往前頂,如此循環。是不是很有意思?

相關焦點

  • 雌雄同體小丑魚,性別變換就是這麼簡單
    今天說的是小丑魚哈。很多小夥伴認識小丑魚,大部分都是通過海底總動員這個動畫片。裡面講述的是小丑魚和爸爸本來一起快樂的生活,然後小丑魚不小心離開了醜魚爸爸,漂洋過海進入了人類的生活,最終在各種動物的幫助下重回海裡面的故事。
  • 因京劇中的丑角而得名的魚,雌雄同體,雄性可變性,咋這麼厲害!
    地球上雌雄同體的生物很多,你還記得《海底總動員》中的小丑魚尼莫嗎?我要告訴你它雌雄同體,會不會顛覆了你對它的想像。2.雌雄同體,雄性可以變成雌性地球上雌雄同體的生物中,小丑魚佔有一席之地。雄性在青年時期雌雄同體,一個小家庭當中一般由一條雌魚和幾條雄魚、幼魚組成,雌魚佔據主導地位。當兩個不同性的魚在同一個海葵中追逐,說明它們快要配對成功了,雌魚會假裝生氣衝向雄魚,而雄魚則會主動認慫,此時,一對夫妻就要產生了。
  • 老公在客廳魚缸裡面養了幾隻小丑魚,沒想到它可以從雄性變成雌性
    老公在客廳魚缸裡面養了幾隻小丑魚,沒想到它可以從雄性變成雌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在生活品質方面開始追求個性獨特,養魚,便成了現在很多人的愛好之一。今天,小編就來同大家介紹一種適合家裡客廳中養的魚類。
  • 南京海底世界重新營業,「尼莫」在那兒等你呢
    」的人氣可是相當之高了,你們知道嗎,尼莫其實是個雌雄同體的小盆友!  是的,在小丑魚剛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性別的,慢慢長大後,體型最大的那只會變成雌性,擁有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江湖人稱queen!其它的小丑魚只能弱弱地變成雄性。
  • 「尼莫」魚用紫外線分辨敵人和夥伴?
    可能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它是「雌雄同體」,還喜歡住在「毒房子」海葵裡,但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研究分析了大堡礁中的海葵魚,發現「尼莫」竟然可以靠紫外線來分辨周圍的夥伴和敵人。靠紫外線找朋友?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昆士蘭腦研究所研究員法比奧·科特西(Fabio Cortesi)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研究發現:大堡礁雙鋸魚眼睛的感光細胞可以識別紫外線。
  • 尼莫:「找朋友」靠紫外線?
    可能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它是「雌雄同體」,還喜歡住在「毒房子」海葵裡,但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研究分析了大堡礁中的海葵魚,發現「尼莫」竟然可以靠紫外線來分辨周圍的夥伴和敵人。◆◆靠紫外線找朋友?而很多較大的魚,包括海葵魚的天敵則看不到紫外線。這也就為小丑魚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挑剔的「小丑魚」◆◆大多數小丑魚與海葵有伴生關係,因此它們又被稱為「海葵魚」。海葵負責為它們提供食宿,並用有毒的觸手保護它們;而眼斑雙鋸魚則負責吸引獵物,增加海葵捕食的機會。對了,它們還負責日常的打掃工作,幫助海葵去除壞死組織和寄生蟲。
  • 「尼莫」魚用紫外線分辨敵人和夥伴?
    可能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它是「雌雄同體」,還喜歡住在「毒房子」海葵裡,但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研究分析了大堡礁中的海葵魚,發現「尼莫」竟然可以靠紫外線來分辨周圍的夥伴和敵人。而很多較大的魚,包括海葵魚的天敵則看不到紫外線。這也就為小丑魚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  挑剔的「小丑魚」  大多數小丑魚與海葵有伴生關係,因此它們又被稱為「海葵魚」。海葵負責為它們提供食宿,並用有毒的觸手保護它們;而眼斑雙鋸魚則負責吸引獵物,增加海葵捕食的機會。
  • 當雌性小丑魚去世後,一隻雄性會立刻變雌性,接替「霸主」地位!
    裡面的主角是一個對自己兒子過度保護的小丑魚:馬林。動畫裡面的塑造的小丑魚非常可愛,充滿溫情,但是現實中的小丑魚嘛……就有太多不為大眾所知的有趣特點了!比如:當雌性小丑魚去世後,一隻雄性會立刻變雌性,接替其「霸主」地位! 1.「醜醜有人愛!」也不知道為什麼最開始人們會給這可愛的小魚,取這麼個名字。
  • 小丑魚:如果失去你,我寧願改變性別,也決不變心
    雖然絕大多數都是雌雄分明,在另外一些動物的生活中,雌性、雄性之間可就沒這麼界限分明了。比如在魚類世界,但還有大約有2%是雌雄同體。例如小麗魚、堊鮨、小丑魚等等。在一個海葵上共生生活的小丑魚,在繁殖上遵循嚴格的等級差別和一夫一妻制。小丑魚雖然能變性,但是這種變化是不可逆的,變性,一旦由雄變雌,「她」可就再也無法恢復男兒身咯。如果一對小丑魚夫婦中的「妻子」死去的話,那麼「丈夫」就會憂思過度,最後,竟然慢慢地轉變自己的性別,變成另一條雌性魚。
  • 《海底總動員》裡的小丑魚尼莫竟然是雌雄同體?來看大海裡的「神仙...
    所有魚類中,小丑魚「尼莫」的人氣可是相當之高了,你們知道嗎,尼莫其實是個雌雄同體的小盆友!是的,在小丑魚剛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性別的,慢慢長大後,體型最大的那只會變成雌性,擁有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江湖人稱queen!其它的小丑魚只能弱弱地變成雄性……「嚇死寶寶了」的原型沙鰻會被嚇死嗎?千年笛鯛能活千年嗎?
  • 每人都喜歡的超可愛小丑魚,還有一個驚為天人的大秘密
    小丑魚的種類很多,可以從它們不同的花紋便可以看出來,有紅與白的花紋,也有橘紅色和白色的花紋,也有黑色和白色的花紋。海葵的種類也很多,所以不同種類的小丑魚搭配不一樣的海葵,貌似差不多但仔細觀察,會發現每次潛水遇到的小丑魚,都有不同的地方。《海底總動員》動畫片中的可愛的尼莫,讓小丑魚可愛的形象深入人心,在水下,小丑魚永遠是我最最愛拍攝的對象之一。
  • 你知道小丑魚可愛,能從雄性變成雌性,除了這些還知道什麼
    看過小丑魚的小朋友們都知道,它們不但不醜而且還很可愛呢。它們還出入在電影或是動畫片裡,比如《海底總動員》中的尼莫,還是屬於小有名氣的明星呢。小丑魚的體格都是比較小的,最大的身體的長度也才差不多在11釐米左右,看起來小而可愛。生活在淺海,一般都在海水深度1-55米之內活動。
  • 《海底總動員》真相是尼莫失去老爸,變成新媽媽!海洋魚類科普帖
    1、小丑魚小丑魚馬林和尼莫父子是電影裡的主角,網上查的,說名字的來歷是身上的白斑與京劇的丑角有關,故而得名。有點不明白,它的英文是「clownfish」,這個是中國人編的名字嗎?我估計不是和京劇有關,是和馬戲團的小丑有關吧。
  • 斑鬣狗雌雄同體嗎?為什麼雌性會長著長長的雄性的生殖器?
    斑鬣狗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它們雌性比雄性要大,其實這還正常,很多動物雌性都比雄性要大!但斑鬣狗和其它動物不一樣的是,雌性居然長了一副雄性的生殖器,2014年時韓國贈送給日本北海道札幌円山動物園一對雌雄斑鬣狗,希望能繁殖出一大堆斑鬣狗,結果兩隻斑鬣狗天天打架,動物學家一查,居然都是公的!
  • 斑鬣狗是雌雄同體嗎?為什麼雌性會有雄性的生殖器?
    從外觀上看,我們很難分辨出斑鬣狗的雌雄來,原因就是雌性的生殖器與雄性的生殖器非常的像。那麼,這是不是就表明,斑鬣狗是雌雄同體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斑鬣狗是不是雌雄同體?在文章開頭的第一張圖就是雌性斑鬣狗,從圖中看,這並不是雌性動物應有的特徵。而這恰恰就是斑鬣狗「出名」的第四個原因。
  • 了解5種能「變性」的動物
    一、小丑魚 提到小丑魚,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海底總動員》中的尼莫,非常可愛。看電影之餘我們也會看到許多文章,稱小丑魚是雌雄同體,但這個形容其實並不是很準確。 實際上,小丑魚這種動物並非簡單的"雌雄同體",而是有著從雄性轉變為雌性的能力!
  • 世上的生物不是公的就是母的?蝸牛、蚯蚓...不服!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公眾號世界上的生物,不是公的就是母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世上很多生物的性別,沒有那麼簡單,有很多動物身上會有兩性腺體,有的可以同時存在,也有的不同時存在。很奇妙吧!今天知力君就來帶你看看哪些生物有這樣的特徵,它們身上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 小丑魚你不了解的知識點!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沒有看過一定也聽說過,海底總動員吧,裡面的主角 「尼莫」尼莫裡面機智、勇敢的舉動一定吸引了不少的粉絲吧。尼莫是一隻小丑魚。說到小丑魚,大家是不是以為這種魚就是特別醜呢?其實並不是,之所以命名為小丑魚,是因為大多數的小丑魚它身上的條紋呈橘紅色白色條紋相交。像極了京劇裡面的丑角。當然不同的小丑魚種類不同,身上的顏色也不同。
  • 小丑魚可雄性變雌性直至死亡 全球有400種魚可變性
    小丑魚可雄性變雌性直至死亡 全球有400種魚可變性 小丑魚變性:雄性可變雌性 通過海洋學家的研究發現,與人類早期文明類似極具領域觀念的小丑魚,通常是一對雌雄魚佔據一個海葵,以此為家,阻止其他同類進入。當然,如果這個海葵夠大,它們也會大方地允許其他一些幼魚加入進來。在每個小丑魚的大家庭裡,體格最強壯的是雌魚,它和它的配偶雄魚佔據著家長地位,其他成員則都是雄魚和尚未顯現特徵的幼魚。雌魚會追逐、壓迫其他的成員,讓它們只能在海葵周邊不重要的角落裡活動,真是等級森嚴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