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2021年剛開始不久,996話題再次空降在我們眼前,追溯源頭,是一個女孩的逝世。
1998年出生的小女孩,曾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歌手,一畢業就入職網際網路大廠,前段時間還有準備結婚的打算,沒想到她卻倒在了凌晨1點半下班回家的路上。
按照她的人生軌跡,原本迎接她的不是死神,而是美好的生活。
在惋惜的同時,生活妹還發現了一個現象:
據知情人士爆料,女孩生前曾抱怨過「被資本家割韭菜」的朋友圈,結果在去世後被翻出當時的個性籤名是「為多多守邊疆」。
這個從抱怨到接納再到驕傲的態度變化,不正是現在正慢慢接受「996加班」的我們嗎?
雖然網上關於「教你如何花樣摸魚」的帖子頗多,但實際敢操作的上班族,卻沒有幾個。
就像當初,某位網際網路大佬的一句「996是福報」,受盡多少網友的貶斥和怒罵。
但一遇到現實生活中的「996」、「007」,大多數人還是選擇默默接受。有人說「這是為了生存,沒有辦法。」
仿佛大家都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甘願被社會主流成功學觀念綁架,一邊被虐一邊卻都離不開,因為還沒有「不合群」的勇氣。
但比起默默接受,更讓人心驚的是,現在連準點下班+周末雙休生活都會遭到所謂的主流成功學的「唾棄」。
仿佛在告訴我們:選擇996的才是奮鬥,才是成功之道;選擇朝九晚五就是選擇了安逸,是沒有未來的鹹魚。
不僅如此,他們甚至給一些職業包裝上「安逸」的名詞,譬如公務員,譬如回老家工作。
然而,在一線城市工作,就一定很體面嗎?回家工作,就一定是逃避現實嗎?
這種被迫式「奮鬥生存法則」,就一定是對的嗎?
為了找尋這個答案,生活妹走訪了身邊各行各業的朋友,他們為我揭開了「拒絕被迫式」後的現實生活真相。
2021年的第一天, 在CBD做市場營銷的@大雄 ,在豆瓣寫下了自己的新年Flag:「少在意別人的想法,多聽聽自己的聲音,對自己好一點。」
在@大雄 的世界裡,每天一上班看見的不是高大上的格子間,而是「要麼奮鬥要麼走」的橫幅標語;上個洗手間也要掐好秒針,生怕錯過一個大單。
而在這種緊張工作氛圍的薰染下,@大雄 逐漸變成一個情緒敏感的「怪人」。
他可以一天和客戶聊上通宵,卻不能和女朋友好好說上一句話;他可以徹夜趕項目、DDL,卻不能容忍給自己放個假,看場電影。
@大雄 知道,他這是「病了」,因為害怕失敗,害怕不認可的降臨,害怕落後於競爭對手,所以他選擇一次次地自我折磨。
而這個現象一直到他女朋友和他鬧分手、父親身體抱恙才戛然而止。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值得表揚的奮鬥者,但當我回過頭來看到我愛的人都在我不知覺中,悄然發生巨變,我才知道我錯了。」
現在,他終於捨棄這份高薪卻勞神的工作,轉入一家小公司「養老」。
雖看起來沒有以前那麼體面,但@大雄 表示:「能有時間陪女朋友逛個街,陪爸爸下盤棋,我就已經知足了。」
而在蛇口做電商運營的@鶴子 ,是在看清了「奮鬥是自己的,與公司無關」事實後,選擇「放下」。
@鶴子 還記得自己剛來公司的時候,就有前輩叮囑她「年輕人就得多學點東西,比如領導還沒走,你就別急著離開。」她照做了。
但現實卻是不管她多努力,升職加薪從來與她無關。但她也不敢貿然提辭職。「我怕沒有公司要我。」@鶴子 說。
而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那天,她鼓起勇氣踩點下班,當她坐上公交車,看著準備下山的漫天夕陽、清新的微風……她才深感自己莫名錯過了很多風景。
自那次開始,她便再也不管公司任何人的看法,只要當天工作交接完畢,她就下班回家,手機靜音,盡情享受獨屬於自己的時間。
不同於前兩位的@星雲 ,在2018年親眼目睹了同事「因為過勞倒在工作崗位上」後,就放棄了廣漂生涯,回家鄉考了公務員。
211大學畢業的她回家鄉發展,在很多人眼裡,或許是很「浪費人才」的做法。
但@星雲 卻不這麼認為,雖然工資不比深圳,但因為穩定的工作時間,可以為她帶來了大量可支配的時間:學學插畫、健健身、賺賺副業……
每個月除開給父母的生活費之外,她還為自己攢下了一筆「開店資金」,她打算在今年底就在家附近開家店,教人畫畫、做蛋糕。
@星雲 :「我現在的想法很簡單,活著、幸福,就足夠了。沒必要非得轟轟烈烈。365個人不也可以有365種活法?」
從這幾位朋友的自述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實你拒絕「被迫式奮鬥」後,結果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
有遠大志向是值得讚揚的,懂得感受日常的溫暖、珍惜當下也是美好無比的。
但如果說沒有遠大志向的人就是鹹魚,把所有為目標而拼命努力的人濫稱為「奮鬥嗶」,這就是在泯滅人性,把人當做工具。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就曾說過:「人生本沒有意義,意義都是由我們自己來定,任何人都無權幹涉。」
這就好比:
我選擇奮鬥,是因為我能從中學到技能,或因為能得到相對應的報酬;我選擇回家工作,是因為我能陪伴父母左右,能在工作之餘收穫屬於自己的空間;我選擇自由職業,是因為我想探尋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從而找到自己的意義……
總之,不要盲目跟隨當下的社會主流成功學,好好去思考你到底想要得到什麼、不想失去什麼,並珍惜當下的每一分鐘。
最後,祝福2021年的我們,都能好好生活,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ps:如果你依然覺得「拒絕被迫式奮鬥」是不現實的舉動,生活妹建議你不妨去看看最近口碑頗佳的電影《心靈奇旅》,親身感受一下「人生的另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