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一季度截獲數起有害生物入境
「電商時代」如何保障生態安全亟待解決
目前,中國成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廣東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也是我國生物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據2009年統計,廣東入侵物種數量超過200種,入侵植物超過90種。當前,薇甘菊、三裂葉蟛蜞菊、銀合歡、水葫蘆和馬纓丹已經在廣州處處開花。隨著廣州獲批我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頻繁入境郵包、快件將帶來新的生物入侵風險。
2014年廣州、深圳獲批成為我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後,各種形式的跨境電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跨境電商的發展引發了入境旅客、郵件的高速增長,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各旅郵檢口岸的檢出率也屢創新高。今年一季度,廣東檢驗檢疫局從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中截獲有害生物1159種、26182次,截獲次數同比增長46.3%。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86種2342次,次數同比增長34.7%。
跨境電商多以郵件、快件形式為主,檢驗檢疫中發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動植物及其產品的虛報、瞞報、夾帶。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疫監管處副處長黃法餘介紹,「今年查獲的來自韓國的多肉植物、德國蜘蛛寵物等,就是通過郵寄和快件入境,卻以衣服、禮品等名稱申報,來故意逃避動植物檢疫。這些行為都會造成生物入侵的風險。」
黃法餘還介紹,今年一季度疫情檢出最多的三種植物產品是糧谷、水果和原木,檢出的有害生物次數約佔總截獲次數的72%。三種產品中進口糧谷中截獲的有害生物最多,而與市民關係密切的進口水果緊隨其後。
攜帶入侵物種進境易引發生物入侵,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而對於不構成犯罪的攜帶行為,處罰力度僅為罰款50元,導致民眾的僥倖心理無法得到遏制。
目前,中國的進出境動植物檢疫體制是一種中央直管、地方協調的機制,無論是立法還是機構建設,地方在進出境動植物檢疫管理方面發揮的作用都非常有限。但地方又是外來入侵物種損害最直接的承受者。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建議,地方政府可以通過主動立法,結合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提高攜帶、郵寄禁止進境物入境人員的處罰標準,迫使違法人放棄僥倖心理,從源頭上減少外來物種入境的機率。另一方面加強相關旅郵檢口岸的建設,加大對檢驗檢疫部門的支持和投入力度,通過提升外來物種入侵防禦能力來實現地方經濟社會的健康有效發展。
看似稀奇可愛
實則危害一方
無斑瑪瑙螺
案例:今年1月,東莞檢驗檢疫局從莫三比克進口的原木中截獲一頭「無斑瑪瑙螺」,該蝸牛為非洲大蝸牛的近似種,為全國首次截獲。
危害:瑪瑙螺為雜食性有害生物,侵害對象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它的繁殖速度很快,一旦傳入,可通過各種途徑迅速擴散。
蘋果星裂殼孢果腐病菌
案例:1月8日,佛山檢驗檢疫局從入境旅客攜帶的蘋果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蘋果星裂殼孢果腐病菌,為廣東檢驗檢疫局轄區旅檢口岸首次從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檢出該病菌。
危害:2005年~2012年,先後有報導稱蘋果星裂殼孢果腐病菌在美國華盛頓州西北及西部、俄勒岡州、義大利、德國北部分布為害,寄主有薔薇科中的蘋果、西洋梨及其蘋果的授粉海棠,杜鵑花科的樹莓,柿科中的柿子。蘋果中的蛇果、金冠、富士等三個品種均為感病品種。
蘋果異形小卷蛾
案例:1月20日,廣州機場檢驗檢疫局從入境旅客攜帶的牛油果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蘋果異形小卷蛾,為全國口岸首次截獲該疫情。
危害:蘋果異形小卷蛾原產衣索比亞地區,是撒哈拉南部非洲國家的果樹(尤其是柑橘)和農作物上的重要害蟲。主要寄主有橙、葡萄柚、鱷梨、番石榴、桃等水果以及玉米、棉花等經濟作物,主要以幼蟲鑽蛀危害果實,致使果實腐爛。目前該蟲在中國尚未分布,一旦傳入,將使我國農林生產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粵入侵物種超兩百種
一半入侵植物已廣布
廣東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也是我國生物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當前,薇甘菊、三裂葉蟛蜞菊、銀合歡、水葫蘆和馬纓丹已經在廣州處處開花,深圳的伶仃島、湛江的紅樹林保護區也正受到外來入侵植物的威脅。據統計,至2009年廣東入侵物種數量超過200種,入侵植物超過90種,在廣東全域和廣域分布的種類有47種,佔總數的50%。
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經濟損失驚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2006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外來物種給全球經濟造成損失超過4000億美元,而我國環保部公布2009年外來入侵物種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而廣東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2000年時已超過20億元。
今年一季度
廣東檢驗檢疫局從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中截獲有害生物1159種、26182次,截獲次數同比增46.3%。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86種2342次,次數同比增34.7%。
疫情檢出最多的三種植物產品是糧谷、水果和原木,檢出的有害生物次數約佔總截獲次數的72%。 文/圖 記者 李大林 通訊員 粵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