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農用無人機噴藥助夏種現場。(陳朝霞攝)
近日,海曙區集士港鎮「請」來一臺無人機到田間地頭打農藥,引起了不少種糧農戶的興趣。
走進田間,成片的雜交水稻長勢喜人。「一切準備完畢,可以飛行。」隨著一聲指令,工作人員熟練地上下撥弄操作杆,一臺經過改裝的無人機「嗖」地一聲躥上天。這臺無人機在距離水稻葉面上空大約2米高的地方,以勻速5米每秒的速度飛行,邊飛邊灑農藥,一塊籃球場般大的水稻田,不用1分鐘就結束了。
與航拍用的無人機相比,這種專門用於打農藥的無人機,同樣也是多旋翼結構的,共8塊葉片,充電遙控,但體積顯得更大,最多可以承載5公斤的藥液,一次可噴灑10畝地。無人機的高效率讓一旁「觀戰」的農戶大開眼界。「一架無人機一天可連續作業,完成400多畝農田的施藥,這要是換成人工的話,不僅累人,費用支出還會更高。」集士港鎮農辦相關負責人張杰說。
「農用無人機的作用不止如此。」張杰告訴記者,如今農作物的防病、防蟲,主要是依靠農用的一些器械再加上人工手動進行,人工噴灑農藥可以說是在田間作業最危險且最累的一項工作。而農用無人機施藥精準和作業效率高,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同時也能避免作業人員因直接接觸農藥而發生危險。「農用無人機體積小,方便轉場和運輸;適用性強,不受地形條件限制,將來定是高科技農業時代的一員得力幹將。」張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