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不是美國的哈巴狗」後,澳總理再次對華釋放善意,求生欲滿滿

2020-12-03 軍院34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11月27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此前一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當前兩國關係處於一個「不同尋常的」的時期,但「我們想要與中國和諧共處,建立積極的關係。他們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

就在3天前,莫裡森在對英國智庫發表的演講中稱,澳大利亞不是美國的「哈巴狗」,並表示中國的經濟崛起對澳大利亞乃至全球經濟都有好處。他在演講特意點讚中國的扶貧工作,強調:「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

話裡話外,莫裡森都透著滿滿的求生欲。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堪稱世界舞臺的一朵奇葩。中澳兩國遠隔重洋,不但沒有任何矛盾可言,而且中國為澳大利亞貢獻了巨額的貿易收入。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對象國,澳大利亞每年的對華貿易順差多達五六百億美元。

中澳經濟互補性很強,澳大利亞從中國經濟發展中收穫到了巨大好處,可澳大利亞卻偏要逞能鬥狠,跟著華盛頓向中國捅刀子。在川普改變對華戰略這幾年,澳大利亞是全世界對華最狠毒的國家,即使是美國政府都比不上。無論是打壓華為、中興,抓中國記者,要求調查中國為新冠疫情負責,還是反華宣傳,一次比一次極端。

對於澳大利亞,中國方面可以說一勸再勸、好話說盡。可越是這樣,澳大利亞跳得越歡實。也正因為如此,伴隨中澳政治關係的冷卻、惡化,經貿關係也出現了很大的困難。今年以來,澳大利亞的大麥、葡萄酒、牛肉、龍蝦等農產品,屢屢曝出因種種原因無法通過海關檢查。具體原因,有的確實是有原因,但有的原因「你懂的」。

為什麼莫裡森現在會向中國服軟,頻頻釋放善意呢?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澳大利亞的煤炭繼農產品之後也出問題了,有幾十艘大船被滯留在中國港口,而10月份亞對華出口的動力煤已經環比暴跌了62%。

煤炭與前面的農產品不一樣,可是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的大宗商品,金額以千億論,每年為澳大利亞帶來巨大的利潤。煤炭與鐵礦不一樣,可替代的國家太多了,而且都在中國周邊,比如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即使中國自身都是煤炭大國

打蛇打到了七寸,也難怪澳大利亞會慌得一批。但在澳大利亞沒有以實際行動彌補自己的過失前,絕不能因為總理莫裡森的幾句軟話就放過澳大利亞。更何況,莫裡森此舉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要知道,澳大利亞社會經過反華政客的動員,如今充斥著反華情緒。

在澳大利亞社會反華邪火沒撲滅前,對澳施壓不能有絲毫放鬆。否則,到時候換一個總理上來又得重頭折騰。

相關焦點

  • 澳總理:「我們不是美國的哈巴狗」!
    澳總理:「我們不是美國的哈巴狗」!問一句:你們說到能否做到?政委燦榮據澳大利亞ABC新聞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周一晚的演講中表示,「選邊站對任何一方都沒什麼好處。世界超級大國們應該給他們的夥伴和盟友們更多利益空間。」
  • 澳總理:「我們不是美國的哈巴狗」!問一句:你們說到能否做到?
    他拒絕認為澳大利亞是美國的哈巴狗(lapdog),並強調說,我們都需要一些可轉圜的餘地,並期待中美兩國不要把其他國家逼到死角。他還寄希望於拜登上臺後中美兩國關係能有所改善,他表示近期澳大利亞不少部長們給中國打電話,但是都被拒絕了。
  • 澳態度逆轉,總理莫裡森剛罕見向中國示好,稱不是美國的哈巴狗
    令人意外的是,土澳總理莫裡森突然罕見向中國示好,主動伸出了橄欖枝。  據觀察者網11月24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於當地時間23日晚,在對英國智庫發表的演講中特別指出,中國的經濟崛起對澳大利亞乃至全球經濟都有好處,否認澳大利亞是美國的「哈巴狗」。他特別強調:「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
  • 澳:「我們不是美國的哈巴狗!」
    編輯:一水流殤據澳大利亞媒體的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周一的發言中表示,「選邊站對任何一方都沒什麼好處,世界超級大國們應該給他們的夥伴和盟友們更多利益空間。」莫裡森同時表示,「我們不是美國的哈巴狗」。言辭非常激烈,似乎表明了澳大利亞不願意做美國「走狗」的決心,但澳大利亞政府究竟能將這一想法落實到何種程度,還未可知。畢竟,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堅定的站在了美方陣營。莫裡森嘴上說的言辭懇切,但之前的所作所為不得不讓中國懷疑,莫裡森的表態只是「緩兵之計」。
  • 罕見「猛誇」中國後,澳總理再釋放友善信號,趙立堅話說得很明白
    據環球網11月26日報導,當地時間11月26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及澳煤炭船在華「滯留」一事時談及中澳關係。他表示,雖然當前兩國關係處於一個「不同尋常」的時期,但澳大利亞想要與中國「和諧相處,建立積極關係」。莫裡森直言:「我們想要與中國和諧共處,建立積極的關係。他們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
  • 安倍再次對華釋放善意,剛主動與「抱大腿」的臺當局切割
    主動與「抱大腿」的臺當局切割,安倍再次對華釋放善意,雖然外交風味十足,但是透過日方的外交辭令也能看到,相對於與中國為敵,日本更樂意放下包袱,重新開創中日友好、互利共贏的局面。東京方面的態度並不是從來如此,中日之間歷史矛盾諸多,領土爭端問題突出,再加上日本是華盛頓在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因此日對華政策極易因國內民粹主義及地緣政治而發生變化,安倍執政的前幾年,中日雙邊關係被他主動帶進死局。但是自2017年起,安倍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從表達加入「一帶一路」的願望,到低調處理雙邊領土爭端,再到雙邊領導人打破僵局實現互訪,中日關係也開始轉暖。
  • 澳大利亞應該學會做一個正常國家,而不是美國的哈巴狗
    文/行走斯圖卡港區國安法是一面鏡子,照出了這個世間所有的善惡美醜,也照出了其他國家對中國是真心朋友還虛情假意;幾乎所有的西方國家都在反對,但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幾乎都支持中國,可謂涇渭分明、一目了然,而在這些西方國家中,有些國家特別能給自己找事,美國
  • 法媒:澳大利亞總理口風突變稱不是美國哈巴狗 望與中美都保持好...
    法新社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責難中方日益升高的施壓,同時否認澳大利亞是奉承美國的「哈巴狗」;他在視訊中向倫敦一場論壇發表演說表示,這是不正確的,也是「無謂的雙邊關係惡化」。莫裡森強調,澳大利亞盼分別與中國和美國維持「互利」的關係,同時可以獨立於這兩國之外,尋求自身最大利益。
  • 五眼聯盟出現分裂危機,有小弟公開造美國的反,拒絕參與對華施壓
    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眾多的盟友,所到之處,往往都是前呼後擁。不過「小弟」雖然多,但並非每一個都與美國同心同德,絕大部分還是奔著利益來的。
  • 插嘴美國國會衝突,澳副總理捅了馬蜂窩,一句話激怒西方人權組織
    澳副總理攤上大事了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麥考馬克12日在接受採訪時,將美國國會爆發的暴力衝突事件於去年美國爆發的反種族主義抗議相提並論,並聲稱二者類似,任何形勢的抗議都將受到譴責。麥考馬克稱:「美國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但無論是國會山抗議還是反種族主義抗議,以破壞和死亡作結的任何抗議都應該被譴責」。
  • 繼續「滅火」 澳總理向在澳華人發微信:對你們尊重和欣賞不會少
    (編輯:GH)延伸閱讀:繼法國和紐西蘭之後 英美也出來表態"站隊"澳大利亞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境外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圖文貼,譴責澳大利亞士兵屠殺阿富汗平民和戰俘之後,美國和英國也跳出來表態「站隊」澳大利亞。
  • 中國一樣,讓這麼多人脫貧】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對華「畫風突變...
    【對華「畫風突變」?澳總理莫裡森稱讚中國 :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讓這麼多人脫貧】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對華「畫風突變」? 「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讓這麼多人脫貧。」就在貴州省政府23日宣布全省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之際,莫裡森當地時間23日晚在一場智庫會議上如此稱讚起中國的脫貧工作。
  • 澳總理,無理!中國畫手強勢還擊澳媒,鄰國:中國幹得漂亮
    11與30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發布的圖片是虛假信息,要求中國道歉。12月1日晚,CG畫家烏合麒麟發布新作《致莫裡森》作為回應。圖片來源:烏合麒麟通過圖片可以看到,一名身著紅色衣帽的男孩在畫板上描繪著澳軍在阿富汗殘殺平民的暴行;一旁的澳大利亞總理一邊用國旗掩蓋屍體
  • 川普向日印澳領導人「頒獎」,對華傳遞什麼信號
    對於中國在世界舞臺之上所表現出的強大力量以及雄厚的發展潛力,川普政府認為中國對於美國霸主地位的威脅程度已經悄然超過"老對手"俄羅斯。雖然中國無意於國際間的權力、地位競爭,但是美國還是在各個方面對中國進行針對、阻撓,甚至再次掀起以往"冷戰"時期拉幫結派的行事作風。
  • 澳對華挑釁行為升級!王毅發聲,勸澳方想清楚
    據海外網報導,2019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佔其總出口額的32.6%,中國是澳大利亞牛肉、黃金、精煉銅及合金等的主要出口地。《紐約時報》曾表示,沒有幾個國家像澳大利亞這樣從中國的經濟增長中獲得了如此之多的財富。然而從中澳貿易中獲取了巨大利益的澳大利亞,近期卻不斷對華挑釁。
  • 【盤中回顧】12月2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澳總理:不會削弱與中國人民...
    【盤中回顧】12月2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澳總理:不會削弱與中國人民友誼 川普:赦免調查是假消息1.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其官方微信帳號上發表了題為《來自總理的信息》的文章。文章以第一人稱向澳大利亞華人闡述政府立場,並強調對軍隊與華裔的尊重,以及「漫畫事件」不會削弱澳大利亞與中國人民的友誼。
  • 日澳再搞「么蛾子」,將圍堵中國?中方必須警惕
    然而對於一直想要在中美身上分別討好處的日、澳來說,卻沒有就此「消停」的打算。日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出訪日本,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會談過程中,達成了基於「大框架之上」的防衛協定。日、澳前腳籤完RCEP,隨後就在軍事防衛上搞「么蛾子」,對華釋放危險信號,中方必須警惕!
  • 中澳關係緊張,澳擔心失去中國市場,澳官員要求政府確保對華貿易
    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 一直以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堅持的發展路線都是「親美原則」,屢次跟隨美國的步伐對我國進行惡意打壓、抹黑以及污衊,澳媒甚至多次報導不實新聞,炒作中國對澳大利亞惡意打擊報復,藉此煽動澳民眾反華情緒。
  • 赫魯雪夫上臺後,對華釋放善意,為何外長葛羅米柯反對?
    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蘇聯歷史上迎來一次重要變化,這次變化就是赫魯雪夫上臺。對於赫魯雪夫的評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有過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正如赫魯雪夫的墓地一樣黑白分明,後人對他評價也這樣。不能否認赫魯雪夫的功績,也要記住赫魯雪夫所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