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起風雲·湖南特色產業小鎮巡禮】華容縣章華鎮:一朵棉花「開...

2020-12-05 湖南在線

華容縣章華鎮:一朵棉花「開」出百億產業


8月21日,華容縣科力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細紗長車上做清潔。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俊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 徐典波 劉立武 吳巍偉

落雲鈴發千千縷,結線機絲密密麻。從一朵輕若無物的小棉花,到一條纖細如髮的棉紗,成就了華容工業分量最重的首個百億產業。

9月16日,華容縣章華鎮紡織產業園區內的湖南科創紡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朵朵雪白的棉花經過清梳、聚合等9道工序,神奇化作一支支緊密紡、賽絡紡、竹節紡等特色棉紗,成為了當前牛仔布用紗市場的「寵兒」,每天的發貨量超40噸,產品供不應求。

地處洞庭湖平原和江漢平原中心的華容縣,常年保有種植面積40萬畝以上,是湖南最大、全國第三的產棉大縣。華容縣委書記劉鐵健豪情滿懷地說,近年來,華容依託本地棉花資源優勢,堅定「粗紡起家,精紡發家,服裝當家,品牌立家」發展思路,著力做大紡織總量、提升產業級次、推進集群發展,成功躋身全省第一個紡織產業基地縣;2016年,華容縣再度蟬聯「中國棉紡織工業名城」稱號。

「大產能」擴張紡織總量

上世紀80年代,華容縣章華鎮與三封寺鎮之間的車軲山,發現了距今4200年至6300年歷史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出土遺存就有陶製紡輪。宋末元初,華容已經開始廣泛種植棉花,棉紡手工業特別活躍。到清朝,華容又兩度從美國引進棉種並試種成功,成為承載湖湘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章華鎮自古以來為華容縣治所在,交通區位和勞動力資源優勢明顯,紡織工業起步較早。近年來,華容縣堅持優勢優先,立足「大產能」,大力推進以章華鎮為核心區的紡織工業發展,不斷擴張產業總量。

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華容縣縣長陶偉軍介紹,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華容縣紡織工業曾一度遭遇嚴重發展危機。為扭轉被動局面,該縣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對8家紡織企業實施改制,明晰企業產權,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主發展、自負盈虧」的現代企業制度,盤活存量資產近2億元,使紡織產業破繭成蝶、煥發生機。

如今,通過強化招商等舉措,湖南科創紡織、湖南科力嘉紡織、上海華青紡織等一大批知名紡織企業,已在章華鎮「開花結果」。去年,全縣紡織產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新增規模以上紡織企業10家。

小棉花「招蜂引蝶」,在章華鎮「開」出大產業:這條產業鏈上,靠棉花吃飯的當地企業已近80家。去年,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1.58億元。

「優結構」提升產業級次

「優結構」,已成為華容紡織企業熱議的「話題」。從滿足於生產廉價的粗紗,到升級換代開發面料市場的「新寵」,章華鎮大大小小的紡織印染企業,正在發生可喜的轉變。

與科創紡織僅一牆之隔的湖南科力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1萬餘平方米的車間內,一組組機車設備正在高速運轉,生產已實現高度自動化。公司董事長蔡先彪記憶猶新:幾年前由於國內外市場連續低迷不振,生產工藝沒有明顯優勢的產品一度滯銷。近年來,華容縣堅持在發展中調結構,在調整中升能效,促進紡織產業由大變優,提升級次。

「多虧縣裡及時實施紡織骨幹企業成長工程,對落戶的紡織企業給予扶持。」蔡先彪說,「該縣每年從財政預算工業發展基金中拿出200萬元,專門用於紡織企業重大技術改造項目以獎代投。在政策扶持下,我們從日本引進了智能程控化生產線,節約勞動用工80%,產量和質量均大幅提升。」據介紹,3年來,該縣紡織企業累計投入技改擴建資金超過10億元,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比重超過50%。

怎樣深入推進技改升級?華容縣工信局局長李佳榮介紹,該縣成立了紡織行業協會,將27家規模以上企業全部納為會員,強化資源、人才、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建成紡織工程技術公共服務平臺;修訂完善紡織產業總體規劃,將紡織產業帶入科學發展新軌道。

強勁的紡織產業發展勢頭,帶來沿海服裝企業落戶潮。華容晨曉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軍在對比政策優勢、資源優勢後,回到家鄉成立公司創業,在章華鎮楊家橋創新創業園建工廠,專做針織類的嬰童服裝,從事外貿出口,今年產值有望突破2000萬元。

「強集群」推進園區發展

秋日,章華鎮石伏生態紡織工業園,一條10萬錠高端智能紡織生產線建設如火如荼。去年下半年,經過華容縣政府牽線搭橋,科創紡織與科力嘉紡織共同出資5.2億元,兩家曾經互為競爭對手的華容紡織龍頭企業成功「聯姻」。

「我們對將來的發展非常看好,抱團作戰形成了更大的合力!」科創紡織董事長盧四清和科力嘉紡織董事長蔡先彪都有著雄心勃勃的「新願景」。這條將於年底竣工投產的全球頂級紡織生產線,將讓華容的棉紗產品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檔次。

今年,華容縣以全省「產業項目建設年」為契機,著力加大園區建設力度,推進紡織產業從分散發展向集群發展轉變。

目前,佔地面積4.3平方公裡的石伏生態紡織工業園,投入建設資金近2億元,已形成70萬錠國內領先紡紗規模;楊家橋創新創業產業園17.6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能容納50家以上服裝企業入駐,目前已入駐服裝製造企業23家;佔地1000畝、總投資30億元的針織產業園即將啟動建設,初步形成紡紗、童裝、內衣、產業用紡織品、織造、出口巾被等產業集群。

章華鎮黨委書記黎志良表示,將藉助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搶抓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契機,加緊實施產業倍增計劃,力爭打造名副其實的長江經濟帶上湖南百億紡織工業第一鎮。

■點評

徐典波

在華容,政府部門突出項目支撐、清潔生產、創新創業和服務協調,把紡織產業建設為集印染、織造、成衣企業於一體的完整工業產業鏈體系。傳統的棉紡企業紛紛上馬先進工藝設備,一朵小小的棉花,通過工業加工,被紡成紗、織成布,再做成出口巾被和服裝,其「身價」上漲了10倍、20倍,甚至達到了100倍,產業規模突破了百億元,華容縣也一躍成為湖南唯一的「中國棉紡織工業名城」。

華容的樣本,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實踐。這也說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是硬等出來的,而是苦幹實幹巧幹出來的。怎麼因地制宜調整生產經營方式,結合實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產品特色,提升附加值,形成產業鏈體系,還大有文章可做。

■域外視野

瑞士紡織小鎮朗根塔爾

瑞士一個叫朗根塔爾的特色小鎮,被當作紡織行業範本。小鎮佔地僅17.26平方公裡,卻是全球紡織品企業總部中心。鎮上聚集了多家企業巨頭,如交通紡織品頂級供應商藍拓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專門從事飛機客艙配置的公司,專為波音、空客等航空公司供貨,佔全球市場的60%。

朗根塔爾是歷史悠久的亞麻生產中心,其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沉澱。目前,當地政府對小鎮進行了職能定位:依託原有的亞麻紡織產業基礎,豐富、延伸其產業鏈。小鎮成立了「朗根塔爾設計中心」,以此促進紡織業的競爭力提升。開發出「朗根塔爾設計之旅」,以提升小鎮知名度及影響力,打造集合設計、加工、銷售、旅遊等產業的高端紡織小鎮。(徐典波 整理)

相關焦點

  • 【鎮起風雲】華容縣章華鎮:一朵棉花「開」出百億產業
    從一朵輕若無物的小棉花,到一條纖細如髮的棉紗,成就了華容工業分量最重的首個百億產業。  9月16日,華容縣章華鎮紡織產業園區內的湖南科創紡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朵朵雪白的棉花經過清梳、聚合等9道工序,神奇化作一支支緊密紡、賽絡紡、竹節紡等特色棉紗,成為了當前牛仔布用紗市場的「寵兒」,每天的發貨量超40噸,產品供不應求。
  • 湖南新增10個特色小鎮,個個都「特」在何處?
    在古代詩人的筆下,小鎮就該擁有著「難畫亦難詩」的美景。到新時代的特色小鎮,兼具了公共屬性與商業屬性,從曾經的「精而美」,到如今的「特而強」,產業成為了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內容,「一鎮一業」讓特色小鎮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明的獨特性。
  • 湖南十大特色文旅小鎮出爐,快來列入你的旅遊計劃!
    為發揮特色文旅小鎮的引領帶動作用,促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加快湖南文化旅遊強省建設,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經市州文旅和民宗部門推薦、現場考察、專家審議、黨組研究,並報省政府常務會議批准,十大特色文旅小鎮分別是:龍山縣苗兒灘鎮、鳳凰縣山江鎮、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水口鎮、漵浦縣北鬥溪鎮、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新寧縣崀山鎮、炎陵縣鹿原鎮、資興市黃草鎮、長沙縣開慧鎮、石門縣壺瓶山鎮。
  • 特色小鎮村裡娃娃上起設計課
    如今,她開起了自己的小店,「今年五一假期,很多人來小鎮旅遊,每天都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八點,每天的營業額能達到3000元到4000元。」2018年,從化在良口鎮塘尾、良明、良平3個村內規劃建設生態設計小鎮。
  • 江蘇泗洪縣半城鎮:利用資源優勢 打造特色水產小鎮
    江蘇泗洪縣半城鎮:利用資源優勢 打造特色水產小鎮2016-12-01 14:1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推動了當地水產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半城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水產小鎮。進一步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圍繞建設特色水產小鎮的目標,推進「三園一場」建設,重點打造沿省道330兩側的河蟹繁育養殖園、現代漁業精品園以及稻蝦輪作生態套養推廣園和開心漁場。為了做大做強水產產業,半城鎮強化水產養殖規模化經營和產業集聚,在省道330兩側創建一個規模6500畝以特色水產養殖為主的現代漁業示範區。實現了傳統漁業向園區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和高效化的現代休閒漁業方向的轉型。
  • 2020年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鎮授牌儀式在長沙舉行
    記者了解到,為發揮特色文旅小鎮的引領帶動作用,促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加快湖南文化旅遊強省建設,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經各市州文旅和民宗部門推薦、現場考察、專家審議、黨組研究,並報省政府常務會議批准,十大特色文旅小鎮分別是
  • 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
    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 2017年09月20日10:47 來源:中國網 2017年8月,住建辦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保持和彰顯特色小鎮特色若干問題的通知》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做好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各地擇優推薦的基礎上
  • 西營鎮積米峪打造農林文旅特色小鎮
    本報訊(記者 劉文忠)3月24日,積米峪特色小鎮創建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山東大廈舉行。記者了解到,根據初步設想,積米峪有望打造成農林文旅特色小鎮,並成為我市南部山區的旅遊集散地和服務功能聚集區。
  • 靳國全在調研特色小鎮建設時強調: 發揮資源優勢 彰顯產業特色...
    1月3日,臨猗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靳國全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廟上鄉、北景鄉等地,就特色小鎮建設工作進行調研指導。他強調,要充分發揮文化、旅遊、產業等資源優勢,聚焦產業轉型,打造一批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業態鮮明的特色小鎮。
  • 辣條誕生地、打火機之都……湖南小鎮有多牛超乎你想像
    李風 攝其實,除了震撼你的視覺、撞擊你的味蕾,三湘大地上還有許多特色小鎮:或以小物件大產業撬開世界市場,或因隱逸的品格流轉千年至今保留……小浮標「釣起」大產業有魚竿的地方就有臨湘浮標臨湘浮標。臨湘市委宣傳部供圖你是釣魚愛好者嗎?
  • 辣條誕生地、打火機之都...湖南小鎮有多牛超乎你想像
    李風 攝其實,除了震撼你的視覺、撞擊你的味蕾,三湘大地上還有許多特色小鎮:或以小物件大產業撬開世界市場,或因隱逸的品格流轉千年至今保留……小浮標「釣起」大產業有魚竿的地方就有臨湘浮標智能浮標。楊華峰 攝而辣條的誕生地,就在湖南平江的三市鎮。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麵筋(俗稱辣條)企業已突破1000家,整個辣條行業的產值已逾500億元。其中,全國90%的辣條生產者都是湖南平江籍。目前,三市鎮境內有辣條相關加工企業76家,該產業佔全鎮GDP的65%,達15億元。
  • 山東公布新的中小城市試點 60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魯網2月6日訊(記者 王雅茜)近日,山東省政府公布了關於公布新的中小城市試點名單和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的通知,山東38個城市將大升級,60個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 從化:用好特色小鎮「特」字訣,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如今,她開起了自己的小店,「今年五一假期,很多人來小鎮旅遊,每天都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八點,每天的營業額能達到3000元到4000元。」2018年,從化在良口鎮塘尾、良明、良平3個村內規劃建設生態設計小鎮。
  • 湖北十堰鄖陽:一朵小香菇撐起扶貧大產業
    貨架上整齊擺放的香菇菌棒 梁婷 攝工人整理菌棒 張暢 攝一名工人正在收集靈芝孢子粉 張暢 攝一名工人正在收集靈芝孢子粉 張暢 攝湖北十堰鄖陽已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香菇小鎮」 鄒浩 攝菌類生產間 張暢 攝一朵小香菇
  • 江鎮:三十年成就「中國麵點師之鄉」 「饅頭」上市 小鎮「流金」
    開篇的話:佔全國60%以上銷售份額的裝飾輔材、年創造七十多億元產值的小刷子、在全國各地有近三千家連鎖店的「巴比饅頭」……也許你根本想不到,以上的這些記錄其實都是我市一個個特色小鎮創造出來的。當不起眼的裝飾輔材、刷子、饅頭等等形成產業集群,便成為當地的富民產業。即日起,本報將聚焦安慶市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推出安慶特色小鎮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慶雲縣:石斛為魂 打造綠色旅遊康養特色小鎮
    央視網消息:尚堂鎮位於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南部,交通便利,濱德高速橫貫東西,246省道縱貫南北,區位優勢明顯,是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鄉鎮。5年前,位列「九大鮮草」之首、原本生活在南方的鐵皮石斛在慶雲縣尚堂鎮「安家落戶」,並迅速成長為該鎮一大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尚堂鎮作為全國唯一的石斛特色小鎮,被住建部批准為國家級石斛特色小鎮。
  • 臨沂有個中國罐頭第一鎮 用罐頭做出大事業的小鎮
    「中國罐頭第一鎮」、「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山東省特色產業鎮」,「山東省旅遊強鎮」、「山東省產業集群富民興域十強鎮」……這些稱號說的都是同一個地方——地方鎮。自上個世紀八十年起,地方鎮幾乎家家開始了「家庭作坊」式的罐頭生產。   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與拼搏創新,如今地方鎮的罐頭已經牢牢佔據了全國罐頭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罐頭十強企業」就有四強在地方鎮,嚴苛的質量把關、優秀爽滑的口感體驗更是讓地方罐頭遠銷國內外。「中國罐頭第一鎮」、「山東省罐頭特色小鎮」等名號也實至名歸。
  • 動漫產業成日本第三大支柱 90後成「聖地巡禮」主流消費人群
    摘要 【動漫產業成日本第三大支柱 90後成「聖地巡禮」主流消費人群】受益於總值高達230萬億日元動漫產業的發展,日本的動漫旅遊已日成氣候,日本動漫旅遊協會專務理事鈴木則道日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日本國家觀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共有3000
  • 我市特色小鎮建設步伐加快
    特色小鎮要有良好的發展基礎、突出的發展特色、廣闊的發展前景,重點聚焦健康、旅遊、時尚等產業特色布局。推進高端產業項目和創新要素加快向特色小鎮集聚,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為溫州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的新載體。通過3-5年努力,實現市級以上特色小鎮累計固定資產投資達800億元左右,其中特色產業投資佔比不低於70%。
  • 榮昌萬靈 「四有」特色小(城)鎮建設助力全域旅遊發展
    榮昌區萬靈鎮自2017年被列入全市市級特色小(城)鎮以來,按照特色小(城)鎮培育要求和榮昌打造成渝城市群全域旅遊周末休閒目的地目標,圍繞「城鄉融合」出項目、圍繞機制建設出動力、 圍繞鄉村治理出辦法,在打造環境有品質、產業有活力、風貌有特質、發展有後勁的「四有」特色小(城)鎮上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