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哆啦A夢》是全球適齡兒童的童年,它在全球範圍的統一名字都是「哆啦A夢」,但是在中國有著不一樣的情況,哆啦A夢有著幾個不同的名字,最後一個真的是很少見啊!

1.機器貓
哆啦A夢最早的名字其實就是根據它的角色設定而來的——機器貓。大陸的出版社在翻譯的時候仔仔細細的研究了一番,決定將名字定為機器貓,使得小朋友們更容易理解,也更方便記住。


2.小叮噹(叮噹貓)
這個名字也是很多人小時候經常看到的,因為臺灣版本的翻譯是我們小時候看的主要版本之一哦,類似於《蠟筆小新》一樣,都是臺灣的配音,那麼自然也是有結合了臺灣本地的特色的翻譯,小叮噹的來頭是因為它的胸前有個可愛的鈴鐺,所以叫它小叮噹。

3.Doraemon
這個英文名也是根據「哆啦A夢」翻譯過來的哦,但是哆啦A夢的主要觀看者基本上都在亞洲,歐美國家在近些年才允許哆啦A夢引入國家,原因是其文化與他們的文化不太符合,畢竟這是一部來自於亞洲的動漫呢。但是還是受到了小朋友們的歡迎,畢竟童年是沒有界限的!


4.哆啦A夢
哆啦A夢的創造者就是藤子·F·不二雄,1996年就已經離開了世界。這個名字也是他所創造的,其含義為「銅鑼」,同時也符合哆啦A夢最喜歡吃的銅鑼燒的特點。所以這個名字是最廣為流傳,官方的一個名字。


5.阿蒙
這個名字大家看了是不是有點摸不著頭腦呢?央視曾經為哆啦A夢起了這麼一個名字,這個名字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小編也不太懂這個其間的緣由,總之,很快央視又把名字改回了「哆啦A夢」。這個名字如果都知道,那就是哆啦A夢死忠粉無疑了!

其實,藤子·F·不二雄在臨終的時候有個願望,那就是「全世界的小朋友們都叫我哆啦A夢,雖然中國小朋友們叫我小叮噹和機器貓我也很喜歡,但是我也是希望大家以後也叫我哆啦A夢。」
這個願望在如今已經得到了實現,不論是英文版的直譯「Doraemon 」還是中文「哆啦A夢」亦或是其他的版本,都是以「哆啦A夢」這個名字來翻譯的,全世界的小朋友們的童年回憶就都定格在這部經典中。
但是小編認為,其實叫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這個角色已經深入人心,大家一看,就能會心一笑,這不正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嗎?

你們認為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