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誰都不可能事事如意。尤其是在工作上,當自己付出全療的努力,換來得卻是不同人的批評、擠兌,這對誰來說,打擊都是很大的。
小思,一位80後二胎媽媽,自從生了二胎,生活上的勞累與精神上的壓力,總是讓小思處於高負荷之下。所以小思在工作中,儘管使出全身力氣,很努力地完成工作,但還會時不時出錯,不是由於安排不周讓領導不滿意,就是因為事多忘記了某些信息的傳達。
每次工作中出錯總是讓小思很是被動,上司批評多了,小思對自己也有點不自信了。於是,一些不懷好意的同事,也會見機把一些錯誤栽贓給小思。還有一些人在背地裡說小思的壞話,這讓小思更是崩潰。
一次在茶水間,小思一時衝動,就與詆毀她的同事大打出手,還被上司找出進行了一次談話。面對職場上別人的打擊,你會怎麼做呢?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人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友善的。當我們遇到了別人的惡意攻擊時,難免情緒失控,特別生氣,衝動的人還會大動肝火,與人爭辯。
但不善言辭的呢?卻苦於不會反擊,只顧生悶氣,自己握緊拳頭。事後,還會因為自己沒有反擊而後悔自責,甚至進行自我否定。
在工作中,誰都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友善的同事,他們可能會侵佔你的資源,搶走你的功勞,在領導或同事面前說你的壞話。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會如何處理呢?
中國企業家潘石屹的父親,曾告訴過他一句話:不要惹事兒,但也不要怕事。這句話後來也成為潘石屹為人處世的原則。
是地,面對別人的打擊,我們不能怕事也不要惹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還之。
為什麼自己的周圍會有這些惡意的人存在呢?原因無非如下:
①你身處的圈子門檻還不夠高,還允許這種人的存在
②你身處的地位還不夠高,那種人還敢用這個態度和你說話
當我們面對別人的打擊時,應該如何應對呢?高情商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一、理清別人對你惡意打擊的原因,其實有些時候這種打擊與你本身沒有什麼太大關係。
大家都知道蕭伯納吧!一次,蕭伯納正在一條狹窄的路上行走,突然遇到一個對他不滿的同行,那人就想侮辱蕭伯納。
於是對蕭伯納說:「我從不給傻瓜讓路的。」蕭伯納答道:「我正好相反」。然後微笑著把路讓開。
這就是殺人不用刀的方式,輕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能讓對方自食其果。
二、面對惡意打擊你的人,堅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時間是揭開一切真理的渠道。因為你不想懂我,我自然也不屑理你。
三、惡意打擊行為就是垃圾行為。既然是垃圾,何必去在意它,丟棄就好。
社會地位越低的人越喜歡用最低等的方式抹黑別人的言行,而這類抹黑在溝通中完全等同於垃圾言論。這是心理學保羅格拉漢姆(Paul Graham)通過研究發現,
面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打擊,我請你不要再哭泣,讓他們繼續在那裡唏噓,直到你把他們的一切都給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