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野生動物 別讓舌尖上的疫情重演

2020-12-05 西部網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這類病毒原本存在於野生動物身上,把它們引到人身上的禍源,與一些人管不住自己的嘴——亂殺、亂吃野生動物有直接關係。

根據武漢衛健委的通報,頭一批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人,都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調查顯示,此前在海鮮市場中有非法售賣野生動物的現象。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公開售賣竹鼠、狗狸獾、果子狸等幾十種野生動物。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錯誤觀念下的野味饕餮

這並非第一次由野生動物交易、食用引發的疫情。

2003年,SARS疫情,最早出現在廣東的11個病例多數都有與野生動物接觸的歷史,包括運輸者、交易人員、餐館廚師以及服務員。同一時期,科研人員在廣東野生動物市場的果子狸體內分離和檢測到了SARS病毒。

17年過去了,新型冠狀病毒追根溯源依然指向了野生動物的交易與食用。1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發布公告,為嚴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斷可能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然而,禁令之下,仍有一些商家頂風作案。

1月28日,湖北鹹寧查處一個地下非法野生動物經銷點,現場依法收繳麂活體1隻、死體1隻、皮9張、鼬獾活體1隻、黃鼠狼皮1張。

1月29日,在廣州一農貿市場裡,依然有人偷偷出售竹鼠、山雞、蛇等野生動物。

1月31日,位於南澳街道海港路42、44號的深圳市大鵬新區名順海鮮檔海鮮池擺放有2隻鱟,屬於廣東省重點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目前已立案調查。

……

1月3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加強野生動物管控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強化野生動物管控和疫源疫病監測防控措施貫徹落實,並重點圍繞六方面情況開展督導檢查。

「很多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喜歡吃『野味』。」貴州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研究員冉景丞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人們都迷信所謂自然野生,認為野生動物的營養價值比人工養殖的要好,認為野生動物稀奇所以大補,甚至把能吃到野生動物看成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了偷獵和販賣野生動物的行為時有發生。」

相關調查發現,國內有53種蛇被端上餐桌;由於無節制食用,亞洲90種淡水龜中3/4受到生存威脅;過去10年,超過100萬隻野生穿山甲被獵捕。

其實野生動物的口味並不好。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光峰表示,野生動物的口感普遍較差,因為它們的肌肉纖維更發達,肌間脂肪更少。而且野生動物的營養價值多數情況下和養殖動物也沒有什麼本質差異。

「很多人吃野生動物是為了獲取其食療價值。比如,認為吃蝙蝠可以滋陰壯陽,但這其實完全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想法,沒有科學依據。」阮光峰說,還有人稱「吃穿山甲可以通乳」,但實際上穿山甲的鱗甲只是角質化的皮膚附屬物而已,它的主要成分為β-角蛋白,和我們人類的毛髮、指甲等成分沒有本質區別。科學家測定發現,穿山甲鱗片中各胺基酸組成和我們常吃的豬蹄沒有顯著差異。

編輯:呼樂樂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易攜帶病毒和寄生蟲 禁食野味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野味」這一話題再次成為熱點。2月18日,我省在全國率先立法,對濫食野生動物陋習說「不」。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師賈玉珠提醒,野生動物除了容易攜帶病毒外,身上往往還有寄生蟲,守護自己和家人「舌尖上的安全」,要從拒絕「野味」做起,禁食野生動物!  有些人吃「野味」或出於獵奇心理,或誤認有「大補」功效,或想炫耀,這使得販賣野生動物有了市場需求。卻不想,人們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善待動物 動物福利如何保障?
    和諧相處善待動物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李青文:善待動物,就要努力創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從野生動物園來說,絕對不能存在虐待動物的行為。野生動物園應創造與時代相協調的經營環境。  動物表演難稱虐待  西雙版納金孔雀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鴻平:要善待野生動物,先要明確什麼是虐待動物。動物表演就是虐待動物?
  • 水律蛇、竹鼠……疫情當前,有人卻頂風違法偷賣野生動物?
    來源:新浪財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仍然嚴峻。今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採訪中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看,這次疫情的源頭來自野生動物,比如說竹鼠、獾這類。
  • 制定動物福利法善待動物-
    本報北京專電日前在網絡上流傳的東北護士虐貓圖,引來兩會委員提案。陳秋委員稱,我國已有非野生動物保護法,但制定一部《動物福利法》已經迫在眉睫。  2月底,網絡上流傳了幾張截屏圖片,畫面均是一女子踩碎小貓頭顱。無數網民紛紛跟帖表達憤怒和譴責。
  • 讓「舌尖上的野味」退出餐桌!代表建議:APP掃一掃分辨禁食動物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璐瑤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禁食野生動物」受到全民關注。在廣州,《廣州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條例》於今年6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為「舌尖上的野味」退出餐桌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7月22日,第229期《羊城論壇》在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
  • 水律蛇、竹鼠……疫情當前,有人卻頂風違法偷賣野生動物?被帶走調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仍然嚴峻。今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採訪中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看,這次疫情的源頭來自野生動物,比如說竹鼠、獾這類。雖然具體源頭尚無定論,但是野生動物交易、非法食用「野味」等行為現在已經「人人喊打」。
  • 應對疫情 非洲旅遊業推出線上觀賞野生動物遊
    【新華社微特稿】提起到非洲旅遊,多數人會想到去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觀賞野生動物。受新冠疫情影響,肯亞和南非的旅行社如今推出線上觀賞野生動物遊。德新社23日援引導遊薩穆埃爾·姆博戈的話報導,由於疫情蔓延,不少國家發布旅行禁令,原本打算到肯亞、南非等國觀賞野生動物的遊客紛紛取消行程,讓與這種旅遊形式密切相關的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場所備受衝擊,面臨財務困境。以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為例,它70%的收入來自旅遊,「眼下我們對野生動物的安全感到擔憂」。
  • 別了,餐桌上的野生動物!新北區市場監管進一步嚴密排查轄區野生動物經營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的《關於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
  • 野生動物引發的疫情,知多少?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2日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管,對未經檢疫合格的野生動物,一律嚴禁進入市場。 野生動物是多少疫情暴發的罪魁禍首? 吃野生動物危害有多大?
  • 保護野生動物,做好疫情防控
    2020年4月10日,銅陵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局)銅官區分局又成功救助一隻受傷的野生動物——鼬獾。  鼬獾是「三有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態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舌尖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是的,我說的,就是一種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舌尖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需要指出,「舌尖」的使用,其實並不準確,因為人的味蕾主要集中於舌尖之外的部位,但《舌尖上的中國》揭示了「舌尖」的主要功能,其實是用來「舔」的,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情與貌,略相似。在很多年裡,我不僅有吃野菜的愛好,還經常吃野味——我指的是野生動物的肉。
  • 疫情防控十堂課⑧|關愛野生動物,共建生態文明
    疫情發生之後,我們對於「野生動物」的搜索和關注度達到了歷史峰值,什麼是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野生動物等問題,已經成為我們很多青少年朋友所關注的共同話題。什麼是野生動物?野生動物,顧名思義,就是在野外環境中生長繁殖的動物。
  • 臨沂市疫情防控期間陸生野生動物監管情況發布 未發現野生動物非法...
    據了解,疫情期間,林業局加強野生動物監管,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行為,有序開展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摸底調查,嚴格執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疫情監測制度和信息報告制度。下一步,臨沂市將對臨沂市的人工繁育企業進行分類甄別,支持、指導、幫助受影響的農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決戰脫貧攻堅。迅速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
  • 藍田9歲小學生寫詩歌呼籲保護野生動物 攜手保護大自然
    放過野生動物,也是保護地球的一種方式……保護動物的關鍵不是把動物關起來,而是把人管起來,管好自己,善待動物,就是保護自己、善待自己。」最近,藍田縣小學生杜俊垣寫的呼籲保護野生動物的作文和詩歌在網上熱傳。 2月21日,華商報記者聯繫到9歲的杜俊垣,「我在藍田縣北關小學上年三級,春節本來是最快樂的時候,但因為這次疫情,只能在家不能出門,心情很不好。
  • 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 跳跳魚吃起來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出現在節目中的很多美食一夜之間成為「熱門食品」。而閩南人所熟悉的跳跳魚,因在《舌尖2》的第一集中出現,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熱賣食品。  記者昨日在淘寶網上搜索「跳跳魚」一詞,搜出相關2565件寶貝。其中有的標註為「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每250克售價48元。
  • 疫情當前 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怎麼樣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的各文化場館、公園、體育館等紛紛採取閉館等措施,做好疫情的應對防護保障工作。記者從位於大興的北京野生動物園了解到,作為平日的大人流聚集活動園區,北京野生動物園也是自1月21日就打響了疫情的防控阻擊戰,第一時間向公眾發布了臨時閉園公告,並每日做好園內重點區域的消毒工作,加強了內部員工的管理與動物飼養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市民們也很是關心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它們的生活狀況有沒有收到疫情影響呢?
  • 【抗擊疫情】野生動物,法律一直在守護它們
    豐富的林業資源和理想的氣候環境,為種類繁多的動物資源提供了棲息繁衍的場所。因地理環境等原因,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矛盾突出,非法獵捕、殺害、收購、運輸、出售野生動物的行為時有發生。自疫情發生以來,思茅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通告,嚴禁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養殖、捕殺、運輸、交易、加工和食用野生動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救護委員會關於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救護委員會關於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倡議書各野生動物救護委員會成員單位:
  • 疫情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1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但他並沒有指出是什麼野生動物。事實上,大部分新型傳染性疾病都來自野生動物。「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是來源於野生動物。」
  • 市政協聚焦野生動物保護控疫情 為野生動物撐起「保護傘」
    溫州網訊 保護野生動物,拒食野味,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歲末年初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在尋找疫源過程中,果子狸、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進入公眾視野,也再度引發了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