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實習生 吳靜怡 記者 袁傑
2015-11-20 07:36 來源:澎湃新聞
「不少外國留學生有『闖紅燈』、『走快道』的交通違法行為。為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五大隊趙Sir給河海大學的留學生上了一堂交通安全宣傳課……」11月19日,@南京交警五大隊 發出這條微博,引發不少人轉發、點讚。
給「歪果仁」講課的南京交警「趙sir」中國交警眼中的外國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聯繫到了這位給「歪果仁」講課的南京交警「趙sir」。
這位傳說中的「趙sir」真名叫趙真,是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五大隊的一名交警。趙警官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因為曾出國一段時間,英語很是流利。
他告訴澎湃新聞,因為不通中國語言、法律等問題,外國人在南京逆向行駛、走快道、闖紅燈、無照駕駛等問題的確是不少。
趙警官說,不過,在處理涉外交通事故時,「沒有什麼惡性事件,還是小摩擦居多」。當他看到外國人交通違章,他會用英語跟他們講出了什麼問題,錯在哪裡,有時還會多囉嗦幾句,講一些交通法規。
趙真曾處理過一起交通事故:一個外國人騎著電動車與一名中國人在路上碰撞,雖然沒有人員傷亡,車輛也沒有損毀得很嚴重,但因為語言不通,雙方僵持不下。他正好路過,就上前了解一下情況,幫助他們溝通了,後來事情就私了了。
趙真告訴澎湃新聞,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產生交通問題,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語言問題,二是法律和規則問題。比如說,國外不少國家車輛是靠左側行駛,而中國卻是右側行駛,外國人「違章」後,總是對中國的規則很是不解。
趙真用了一些生動真實的案例來講,加上播放一些視頻,希望留學生意識到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如何給外國人上普法課河海大學負責留學生管理的老師李妍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在華的國外留學生持有交通工具的人越來越多,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留學生還會購買汽車。
「由於他們不是太懂漢語,對中國的法律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在交通上也有不少困惑或者小摩擦。」李妍說,所以學校邀請交警來給這些外國留學生集中上課,「也是為了學生安全」。
南京交警五大隊負責宣傳的陳隊長告訴澎湃新聞,近期五大隊在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在與河海大學溝通後,就委派了英語比較流利的趙真到河海大學開了這次交通安全宣傳課。講課是全英文進行的。
認真聽課的留學生「我在執勤時還沒有處理過留學生。」趙真說,對於給留學生開課,對他來說也很新鮮,而那些留學生也很喜歡這樣的課程,「其實沒有上課的感覺,更多是交流吧」。
為了契合同學的興趣點,趙真還費了一番功夫。他說自己用了一些生動真實的案例來講,加上播放一些視頻,希望留學生意識到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的重要性。
上過宣傳課後,據趙真介紹,還有學生給他發簡訊諮詢:「我買了一輛電動車,是否需要辦理駕照呢?」
河海大學李妍老師對澎湃新聞說,留學生們在課上提了很多問題,主要集中在一些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方面。比如,他(她)在本國有駕照,來中國怎麼申領;在本國沒有駕照的人,則關心在中國怎樣考取駕照;或者是在路上被車撞了,要如何處理,等等。
李妍說,隨著外國留學生規模的擴大,與其相關的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趨勢。南京交警五大隊的這次宣講緊跟實情,生動易懂,效果良好。她透露,交通安全課今後將作為留學生在河海大學學習的組成部分,今後將被納入留學生常規教育的範圍。
針對網友議論的「外國人素質很高,不喜歡闖紅燈」、「外國人在道路違章是因為受了中國人的影響」等似是而非的觀點,趙真警官說,不同膚色、國家的人,也都是人,都有從眾心理,也都會犯錯誤,每個國家的人素質也是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趙真說,隨著中國社會道德的提高,相關法律的普及與完善,很多中國人在國外做得比外國人還好。同時,他在國外的時候,也看到過很多外國人違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南京交警,交警五大隊,交通安全,普法課
相關推薦
評論(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