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
《第四面牆》映後現場 |
1905電影網訊 此前先後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FIRST青年電影展的劇情片《第四面牆》,10月18日於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期間在福州展映。映後見面會上,兩位導演張翀、張波亮相,與現場觀眾分享了《第四面牆》創作幕後的故事。
![]() |
導演張翀、張波 |
兩個導演同時執導一部作品,分工、配合便成了關鍵。張波笑說在片場誰「本事」大就聽誰的,而張翀則表示,如今兩人還能比肩一起亮相電影節,說明這次合作還不賴。《第四面牆》中,除了共執導筒,他們還同時兼任著編劇的工作。「第四面牆」是話劇表演中的專業術語,意指舞臺、演員與觀眾之間一道「看不見的牆」,這也是張翀和張波希望用故事表達的概念。
![]() |
《第四面牆》海報 |
《第四面牆》的劇情梗概中提到,身為梅花鹿飼養員的女主角劉陸意外得知「平行世界」中還有一個自己。不過這裡的「平行世界」並非科幻元素,而是構建在劉陸內心世界的「第四面牆」。
展映現場,一位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影迷就向兩位導演詳細剖白了自己對《第四面牆》電影中諸多設定和伏筆的理解,例如破碎的網代表突破心理防線,臉上的疤痕代表傷痛等等。張翀和張波對這位觀眾的反饋感到非常欣慰,他們也透露,自己正是希望通過影像傳達「打破無形的牆,與自己和解」的概念。
![]() |
導演張波 |
除了充滿反轉和懸疑感的心理學故事線,《第四面牆》中另一個吸引觀眾的元素就是大量在馬達加斯加拍攝的鏡頭。電影中,女主角形容這裡「或許是世界的盡頭」,而對於兩位導演來說,來到一片陌生的大陸拍戲,同樣是一次新奇且充滿挑戰的體驗。
張波非常喜歡這片充滿原始力量的土地,在《第四面牆》完成後,因為難以割捨這些素材,他還獨立剪輯了一部100分鐘的馬達加斯加風光片。而張翀則爆料了拍攝過程中令人難忘的體驗——你能想像一部文藝片的拍攝要出動「保鏢」嗎?為了保障女主角及整個團隊的安全,以及拍攝的順利進行,張翀特意在當地僱傭專人全程跟組。
![]() |
導演張翀 |
鏡頭中,女主角遊走街頭、草地、海邊,看起來十分「清新」,而遠處執勤的保鏢們則都嚴陣以待,回憶起這段時間,兩位導演依然覺得十分有趣,雖然充滿艱險,但馬達加斯加的拍攝無論在電影《第四面牆》中,還是在他們的心裡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走過電影節和影展,《第四面牆》或將在未來登陸院線,導演張翀也希望觀眾能夠幫忙口口相傳,讓一部文藝作品能夠在不利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圖/喵老師 文/B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