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狀病毒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貓咪狗狗也躲不過這場災難,因為這場病毒、因為有意者惡意傳播錯誤信息的原因,導致被拋棄、被摔s的貓狗數不勝數。
但貓狗真的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如果是的話它們能傳播給人類?它們能被人類傳播?
讓我們一起看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讓我們了解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香港家犬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呈弱陽性?
香港1名19歲的患者與家犬密切接觸後,檢測出家犬呈現弱陽性,且鼻腔和口腔裡含有這種病毒。但狗狗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也沒有被懷疑在主人或其他人的疾病中起到任何作用。
動物研究院魏強表示,狗狗檢測出弱陽性,還需進一步確認,因其居家環境或接觸的物品被汙染,都有可能會呈現弱陽性。而弱陽性代表病毒數量比較少,所以「弱陽性的結果無法區分是機械性帶毒還是一過性感染」等情況。
機械性帶毒指,家犬口腔鼻腔沾到的病毒被檢測出來(僅被沾到,體內無病毒)。而一過性感染指,家犬感染病毒後會依靠自身抵抗力快速把病毒清除掉,感染就到此為止,不會向體外繼續散播病毒。
關於狗狗被感染後呈現弱陽性這個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特別聲明「雖然香港有一隻狗狗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至今沒有證據表明貓、狗或任何動物可以傳播新型冠狀病毒」。
此外,冠狀病毒已經存在5萬年之久,並進化出能適應不同物種相應的病毒。美國有位免疫學和傳染病學教授表示,「冠狀病毒通常具有極強的物種特異性,跨物種傳播情況極為少見」。
到目前為止,貓狗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證據不足。呂豔麗表示「武漢當地已有幾萬例病例,養寵物群體龐大,但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例相關報告,所以說明貓狗傳播給人的可能性很小」。
新型冠狀病毒都是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結果,因此對貓狗或其它動物採取拋棄或任何傷害它們生命的措施,都是毫無道理的。
貓狗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有什麼區別?
貓咪狗狗雖然沒有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但它們也有屬於自己本身「專屬」的冠狀病毒。特別註明,貓咪狗狗的冠狀病毒不能感染給人。
犬冠狀病毒是由犬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最典型的症狀為腹瀉、嘔吐、脫水。幼犬的發病率相對比較高,但所有年齡的狗狗通常能自己或經過治療得到康復。此外,狗狗還有另外一種冠狀病毒,為犬呼吸道冠狀病毒,與狗狗的咳嗽相關。
而貓腸道冠狀病毒是由貓腸道冠狀病毒引起的種道傳染病,主要引起幼貓患腸炎,同樣會引起腹瀉,但症狀相對比較輕。此外,在極少數情況下,這種病毒會在貓咪體內休眠,且慢慢變異成另外一種新形式,導致貓咪患上傳染性腹膜炎,這種疾病治癒率低,幾乎是致命的。
疫情之下,養寵者該怎麼做?
疫情當下,許多主人不僅擔心自身健康,也十分擔心自家寵物的健康。那我們現在能做什麼呢?
1.保持知情,辨別真假
病毒可能會不斷的升級進化,目前,新型冠狀病毒似乎不是貓狗的問題,但這一點可能在未來會出現變化,或者因我們對病毒的認識更加深入,而有新發現。
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有一顆求知的心態,隨時了解官方或可靠平臺的信息,來保持對病情的知情。此外,也要善於辨別新聞真假,對於無法確認的事情,不輕易聽信不隨意傳播。
2.幫助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最好的方式就是,戴口罩自我隔離,相信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此外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抵禦病毒傳播的方式之一,勤洗手勤消毒。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與寵物接觸後,應使用肥皂、水、洗手液等徹底的清潔雙手」,因為「如果寵物能攜帶該病毒,那麼理論上人接觸到帶毒寵物,也是有可能被感染的」。因為寵物都有可能機械性帶毒,就像病毒沾在我們的衣服上、手上或環境中一樣。
所以,我們不僅外出回家後要洗手,就連觸碰完寵物,最好也要清洗一下手。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水裡面的次氯酸鈉和酚類成分會引發寵物中毒,可以使用白醋或香薰之類的物品進行代替消毒。
3、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動物醫學教授呂豔麗建議,「養寵首先要有自我防護意識,別與寵物關係太過密切」。特別是在這疫情的特殊時期,儘量不要與寵物過度親密,包括同床共枕、舔臉、手。
因為寵物口腔中含有許多細菌,特別是有口腔疾病的寵物,在舔舐過程中會將細菌感染給人。
就拿香港檢測出弱陽性的狗狗來說,狗狗口腔和鼻腔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那麼狗狗在舔舐的過程中,就有可能會將病毒感染給人(雖然病毒數量少,感染後會被人體免疫消除,但還是需要特別注意)。
出門溜寵物,特別是遛狗的時候,一定要系好繩子,「避免寵物亂跑,而接觸到病原體」。
此外,在這個特殊時期,不要隨便把流浪貓狗帶回家,因為在這期間觸碰流浪貓狗,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在接觸這些寵物之間,要先做好自我防護(防護服穿好),並帶去寵物醫院進行檢查和隔離。
雖然理論上貓狗也有可能攜帶病毒,但只要你科學餵養,居家隔離,那麼病毒也不會憑空出現在寵物身上,就像病毒不會無緣無故跑到人身上一樣,這點無須過度擔心。「勤洗手,戴口罩,病毒就不會往你靠」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寵主們能不道聽途說、不輕易聽信謠言,寵物們能避免被拋棄,或被傷害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