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一個多月了,它還在等它的主人。」近日,貴陽「愛牠流浪犬關懷救助中心」,一隻被遺棄的小黑狗,每天都伸著脖子,眼巴巴地望著基地大門的模樣,打動著無數志願者的心,也令見慣了流浪狗狗身世的基地工作人員感到傷感。
「愛牠流浪犬關懷救助中心」是貴州一家有著正規資質的流浪狗救助機構,成立一年多來,所收留的老弱病殘孕流浪貓狗已有幾百隻之多。
這些命途多舛的貓狗,有的因病被棄街頭;有的從高樓墜落,經歷九死一生;有的因車禍重傷,四處骨折……幸運的是,在社會愛心人士和基地工作人員的救助下,它們有的被領養,有的被寄養,有的則還在基地等待,希望能遇到有緣人。
每一隻流浪貓狗,都曾經滄桑,有一個被愛的故事。
A:痴痴等待主人歸來
「愛牠流浪犬關懷救助中心」,建在一處山邊,一進基地大門,便引來一群狗吠。
還在等主人的小黑狗獨自坐在籠子裡,神情落寞地朝大門處望著,一動不動,像具雕塑一樣。縱使有人來到身邊,它也只是稍稍轉頭,又朝大門處望去。
「它是被一個老人遺棄在基地附近的。」貴陽「愛牠流浪犬關懷救助中心」後勤負責人陳世喜說,這個老人可能有七八十歲了,背有點駝。當時打車來到基地外面,將小黑丟下便走了。主人走了後,小黑去追,但沒有追上,他看著不忍,便將它帶回了基地。
結果,頭一兩天,小黑不吃也不喝。後來,才慢慢地吃一點點東西,卻始終不認基地的工作人員。
如今,一個多月過去,基地的工作人員都只能輕輕地碰碰它的屁股,連頭部都不敢摸。
「你看嘛,眼圈都是紅的,還在等老人來接,但是,已經不可能了。」陳世喜說,來到基地的流浪貓狗,剛來時,一般不太信任人。經過一周時間的接觸後,基本會與基地的工作人員產生信任,但這隻小黑很獨特,太念舊了。
陳世喜分析,老人之所以將小黑遺棄到基地附近,一方面可能是出於無奈,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基地能收養它,讓它有個著落。
「對主人而言,它只是人生的一個過客,但對狗狗來說,主人卻是它的全部。」救助中心的法人「一哥」說,對於這隻念主的狗狗,工作人員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的陪伴,才能慢慢地打開它的心扉。
B:經歷生死它很淡定
基地裡的一條被截肢的小土狗,在眾多流浪狗中,顯得尤為突出。
「一哥」說,這隻狗狗是去年4月份被好心人救的。
當時,這隻狗狗在相寶山一帶被車撞傷都兩天了,身體已經腐爛。幾位好心人發現後,將它送到了寵物醫院。
因為狗狗傷得實在惱火,醫院院長對他們說,你們很有愛心,但醫治它,光手術費就要5000元,若錢不夠,乾脆給它安樂死算了。這時,有個護士說,她知道一個專門救助流浪狗狗的機構,可能他們能幫到你,隨後給了「一哥」的電話。
接到電話後,「一哥」讓這個好心人士先將送狗狗過來,若錢不夠,再由基地想辦法募捐。
結果,一個愛心人士正準備送狗狗過去時,卻發現醫生已經給它注射了安樂死的藥水了,頓時大為光火。
經緊急注射解藥,這條小土狗奇蹟般地被活了過來。
後來,救助中心為它發起眾籌,幫它做了截肢手術,最終讓它活了下來。
也許是經歷生死,這條被取名「博樂」的小土狗,在眾多被救助的流浪狗狗裡,異常地淡定。
C:它的嘴巴被鐵絲捆過
另一隻通體黝黑小狗的被救經歷,更令人唏噓。
基地工作人員說,這隻小狗當時被鐵絲捆住了嘴巴,奄奄一息,幸被一位好心大姐發現,花了幾千元才將它醫好。
據稱,這隻小狗是被主人長期困在廁所裡,可能是怕它亂叫,騷擾鄰居,便將其嘴巴用鐵絲捆住,到吃飯時才放開。慢慢地,狗狗的嘴巴上就有了一個白圈的印子,直到逃出並被救。
後來,這個大姐把它送到了「愛牠流浪犬關懷救助中心」助養,因與小黑結了善緣。她說,未來條件允許,還要接小黑回家。
另一隻看起來很健康的狗狗,過去在街頭流浪時曾被車撞傷,盆骨、下肢等全部骨折,躺在池塘邊奄奄一息,後來被一個女記者發現。最終,它在女記者和基地的幫助下,歷經7個小時的手術,活了過來。
據了解,基地裡的這些貓狗,有的是因病遭棄街頭;有的從高樓墜落,經歷九死一生;有的因車禍重傷,四處骨折,至今身體仍鑲嵌著鋼板;有的長期睡在潮溼的車庫裡,皮膚都生病了,靠鄰居阿姨餵點狗糧……
「一哥」說,每一隻流浪貓狗,都曾經滄桑,有一個被愛的故事。
D:千餘愛心人士 關注流浪貓狗
據了解,這個流浪狗救助基地在成立之初,曾經困難重重,所幸得到了眾多愛心人士的關注。目前,基地已建了五六個群,很多志願者和愛心人士都在默默地支持、守護著這些「毛孩子」。
這些志願者,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也有既出錢又出力的,有的為狗狗打針,有的做基地會計,他們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名字,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希望這些曾經滄桑的狗狗,最終能遇上一個好的歸宿——被人領養,不求大富大貴,但求真心疼愛。
但領養是個很繁瑣的工作,有著嚴格的審核。因為,這是些被遺棄的生命,不能讓他們遭到二次遺棄、二次傷害。
志願者餘暉說,其實,除了「一哥」,志願者裡還有一個叫大姐,是個貴陽人,已經嫁到了國外,每天兩點鐘都還在大洋彼岸,為基地的這些狗狗貓貓的命運操心。因為她的文章,讓很多貴陽人了解到了這些貓狗。
「它們也是地球上的獨立生命體,不管美醜,都是生命,我們成立流浪犬關懷救助中心的初衷,就是希望能通過這個中轉站,讓它們走進愛心人士的家庭,得到一個好的歸宿。」「一哥」說,目前,從基地領養出去的貓貓狗狗,差不多已有兩百隻了。
記者看到,這些流浪貓狗進入有愛的家庭後,與新的主人相處融洽,活得滋潤。
在感謝這些愛心人士的同時,基地的法人「一哥」也告誡市民:狗狗的壽命只有10多年,它對人來說只是生命的過客,而你對他們來說則是一生、一輩子。因而,在領養、購買動物前,一定要三思,考慮好時間、金錢、居住環境、家人甚至鄰居等各個方面。
據了解,隨著文明城市的推進,貴陽城市裡的流浪貓狗比過去少了很多,但仍有不少。「一哥」說,有的流浪貓狗還沒來得及絕育,就已臨盆。目前,政府部門真正需要引導的,還是應免費為這些流浪貓狗做節育手術,只有沒了繁殖能力,流浪貓狗才會逐漸變少。
「流浪動物的源頭始終是人,應提高城市養狗的門檻,同時禁止遺棄,不能想餵就喂,不開心就丟。」志願者餘暉說,沒有遺棄,才會沒有傷害。
相關連結:最幸運的「小黃」
在救助中心,一些被收養的流浪狗找到主人的經歷相當地離奇。
去年11月份,貴陽市交警一大隊附近來了一條黃狗,在當地逗留兩個月都不肯走,大家見它可憐,紛紛拿東西給他吃。
不過,這是條中大型犬,雖不攻擊人,卻讓人覺得害怕。「愛牠流浪犬關懷救助中心」接到媒體的反映後,將它帶回了基地。
,狗狗的主人恰好從電視上看到了這個消息。
「這不是我家的狗狗嗎?」第二天,主人就來基地接它。但狗狗當晚卻從基地裡打洞跑了。想到狗狗是剛跑的,它的主人就站在山邊喊它的名字,一喊,這條狗就出來了。
基地的工作人員經過打聽才知道:因狗狗丟失的時間太長,狗狗的主人覺得它肯定是被別人殺了吃了,都已經放棄了。
不過,主人放棄了,狗狗卻還念主,仍在原地等她。原來,主人回家時,曾經帶它路過那個地方,它記住了這個地方後,便一直在這裡等,一呆就是兩個月。
另一隻狗狗的尋主故事同樣富有戲劇性:兩個星期前,一名森林公安給「一哥」來電,說他親戚家的狗跑了,老人因已六十多歲,心情不好,飯都吃不下,很想領養兩隻成大一點的年犬,可以看家護院。
結果,老人來到基地選狗時驚喜地發現,自家的狗竟然就在基地裡!原來,它被相關部門抓了,送到基地才三天。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楊源
編輯:趙子灩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