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子曰
簡介 | 透過《易經》觀世相,通過慧心寫人間
註: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任何一種文化,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揚光大的,就這一點,我國的文化表現地特別明顯。我國有非常多的思想理論和流派,其實都繼承弘揚了《易經》《論語》《老子》等著作。
<s< span="">trong>同時這些著作,自身也在不斷地演變和吸收新的思想內核</strong>,所以它們得以流傳,然後不斷地被人演繹解釋,這就是這些思想巨著得以流傳至今的原因。
《易經》就有這麼一個演變過程,它最開始脫胎於陰陽理論,然後發展出了八卦,八卦又兩兩組合出了六十四卦,然後再吸收五行理論,和紫微鬥數等理論,最終發展出了讓我們現代人看來很是玄妙的「易學」。
眾所周知,我國的堪輿文化中有一句順口溜,叫「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其實它和《易經》五行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四大神獸其實分別對應了木、金、火、水,熟悉五行的朋友,一定會發現裡面少了一個「土」。
話說回來,木、金、火、水四屬性都分別有神獸對應,其實「土」屬性也有對應的神獸,而且這個神獸恰好在四大神獸的中間,那它到底是什麼呢?子曰接下來就來給大家具體說說:
首先子曰先給大家具體講一下,四大神獸是怎麼來的?
古人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天圓地方」,天像一個鍋蓋似的,罩著方方正正的大地!然後為了區分方位,就將天地劃分成了東、南、西、北四等分,又由於四方的天空星宿各有不同,於是想像力豐富的古人,認為左邊的星宿連起來是龍,右邊是虎,前邊是雀,後邊是龜。而後又加入了五行元素
左邊代表木,於是成了「左青龍」;右邊代表金,於是成了「右白虎」;前邊代表火,於是成了朱雀;後邊代表水,於是成了玄武!
它們分別鎮守著天地四方,在皇宮宮門的建造中,是經常被用到的元素。
1、青龍
青龍又為蒼龍,鎮守著東方。在道教神話體系裡,被稱為孟章神君。它和金燦燦的中國龍還是略有差別,全身都蒼綠無比,因為它的屬性為木,代表著春之綠。看上去仁德無比,有著神靈高貴的姿態,為四大神獸之首。在電影《大聖歸來》中,就出現過青龍的身影。
2、白虎
白虎鎮守著西方,在道教神話中,被稱為監兵神君。它的屬性是金,所以代表著秋天,有著秋之肅殺兇猛無比。其通體雪白,閃耀金光,所以看上去很是尊貴。同時白虎也象徵著兵家之事,被稱為戰爭之神,所以古代很多軍隊為了旗開得勝,都會繪製白虎圖騰,到軍旗和兵符上。
3、朱雀
朱雀也稱朱鳥,在道教神話中,被稱為陵光神君。由於朱雀是火屬性,所以代表著火熱的酷暑。其通身火紅,像是浴火的鳳凰,但朱雀比鳳凰還要珍貴!畢竟鳳凰只是百鳥之王,但朱雀卻是天之靈獸,有著神格;其次,鳳凰想要重生,需要浴火,而朱雀本身就是不老不死的存在。
4、玄武
玄武也稱真武大帝,是道教供奉的執明神君,是鎮守北方的水神。它的屬性為水,所以代表著寒冬。傳言玄武由巨龜和靈蛇組成,它在北海背馱著蓬萊仙山,經過多年修行終成正果。相信挺多朋友一看到玄武,都會想起《北冥神功》。
5、麒麟
中間的神獸,其實是麒麟!估計很多朋友經常聽麒麟,卻不知它是神獸之一吧?瑞獸麒麟,位居四大神獸之中,四大神獸守護的正是麒麟,為聖獸王。麒麟的屬性為土,所以它渾身金燦燦的。傳言麒麟是黃帝,為了防止四大神獸作亂所化,對其起一個威懾作用。
可見,中國的五大神獸的來源,可謂匯集了天文、星宿、五行、易學等諸多學科,不可謂不博大精深!當然,有些人認為,四大神獸中間的是黃龍,也就是中國龍,因為皇帝都以真龍天子來自稱!
那麼你認為「左青龍,右玄武,前朱雀,後玄武」中間是麒麟,還是黃龍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和我們分享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