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喜愛養龜的我們來說,買到一隻心儀的龜是最歡喜不過的了。新龜到家,我們除了需要正常的歇龜外,就是需要靜養了。一是為了讓龜能夠好好的休養恢復體力;二是讓龜能夠好好的適應新的環境,減少它的應激。一到家就餵食其實是有風險的,已經強調過多次了哦。
但是靜養之後,其實還有一個問題相信困擾著不少龜友,那就是開食!沒錯吧,相信不少朋友沒少為龜的開食犯愁。這裡小編要強調一下,龜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需要適應,需要熟悉,它感覺安全了才會開「金口」吃東西的。所以,別擔心,一上來就直接問:為什麼到家的龜不吃東西啊,什麼龜糧蝦幹都不吃,是不是病了?這個龜是需要有開食時間的。
而且餵食的食物需要正確哦,例如南石,草龜類,到家餵食青菜啥的,不對口,相信也是打死不吃的。
活體個體都是有差異的,所以有的龜無論膽大膽小,到家沒多久就會開食,這樣的省心。但是還有些是倔脾氣,怎麼給好吃好喝就是不吃,怎麼辦?
關於龜的開食,還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方式對不對。
1、首先來說,龜是變溫動物,溫度在20℃及以上才有開食的可能;龜要在適應了環境之後才會開口吃食,不然覺得不安全不會開口的。這是龜開食的必要條件。不滿足是不會開口的。所以之前到家的龜靜養是要的,也是為了更好的讓它開食。
2、展開說說吧,溫度自不用說了,就是環境的溫度。那麼環境的適應上怎樣能讓龜更快適應呢。大家都知道,龜是爬行動物並且膽小謹慎的,所以環境裡不止有水環境,還需要曬臺,最好有躲避處,因為它剛到新環境更需要有能夠躲藏的地方增加自己的安全感。有的曬臺之下就是空心的,正好可以躲藏,一舉兩得。
其實龜的開食,我們可以使用自然開食:就是可以投餵正常的食物如龜糧、蝦幹這樣的,讓它自己開口吃東西。當然,很多時候我們放下食物之後,不要在旁邊看著,就讓龜自己去享用吧。一會看到食物沒了就是開食了。或者用點鮮魚鮮蝦肉,試著誘惑開食。
還有就是大家常說的,把一隻已經開食的龜和新龜關在一起,利用美滋滋吃食的同伴帶動未開食的龜。但是新龜到家混養需要檢查龜的健康,才可混養哦。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開食的龜食慾旺盛,而新龜卻很膽小,會更被壓制的。所以這個方法上還是因情況而定了。
一般來說,健康的龜到最後都會開食的,不需要太擔心。尤其是擔心它餓壞了餓死了,這都是多慮了。龜耐餓,這不是眾所周知的嗎?只要有水的情況,一兩月不吃也沒事的。
養龜的路上需要耐心,沉穩,試著去了解龜才對,畢竟是自己想要養龜的,不是別人逼著自己養龜的。當你越來越了解它的時候,才會知道很多都是正常的行為和表現。
健康的龜都會開食的,不用太擔心,小編自己見過最長才開食的龜是長達兩個多月之久。考驗你耐心的時候到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