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牙齒紮根於牙槽骨之中,上下頜骨的牙齒連續排列在牙槽骨內形成的弓形,我們稱之為「牙弓」。完整健康的牙齒彼此依靠在一起,維持著牙弓原有形態。然而,如果牙齒的完整性受到破壞,牙弓的長度和寬度也會受到影響。
正常情況下,乳牙和恆牙按照一定的時間和順序完成替換。如果乳牙發生了嚴重的根尖周炎或外傷,導致過早被拔除或脫落,我們稱之為乳牙早失。乳牙早失和鄰面齲齒,都會導致乳牙「佔的座」變窄,當「座位」寬度小於繼承恆牙寬度時,便會造成恆牙萌出困難或擁擠。
圖示:左側箭頭位置發生了第二乳磨牙早失,失牙後的間隙被前後牙齒佔據,未來需要萌出的4、5號牙齒擠在一起,沒有足夠位置萌出,繼而導致換牙後牙齒不整齊;而另一側的第一、第二乳磨牙(D、E)基本正常,維持了4、5將來萌出所需的間隙。
間隙喪失是導致孩子牙齒不整齊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如何避免間隙喪失呢?
有兩個辦法,一是認真保護口腔內的每一顆牙齒,因為天然牙是最好的保持器。在牙齒處於健康狀態時,堅持使用牙線清潔鄰面,預防鄰面齲齒,保持牙齒的完整性。
二是如果發生了鄰面齲壞,牙冠寬度變窄會導致間隙喪失,應儘早發現和修補,維持住間隙;嚴重的乳牙根尖周炎拔牙或外傷失牙後,缺隙前後的牙齒會發生傾倒或移位,佔據原有的間隙,需要及時進行間隙保持。
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聊聊間隙保持器。
什麼是間隙保持器?
間隙保持器是兒童牙齒早失後,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間隙,防止鄰牙向缺牙部位移動而製作的一種裝置,用它來佔據早失牙齒在牙列中的位置,保留繼承恆牙萌出所需的空間。
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間隙保持器?
由於乳切牙(乳門牙)早失所造成的間隙喪失可以忽略不計,除美觀需求外,通常不需要間隙保持;乳磨牙早失後,要積極進行間隙保持。
在乳磨牙早失的前半年內,間隙喪失的最為明顯,因此間隙保持器應當在拔牙後儘早製作並戴入。
間隙保持器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乳牙早失的部位和數目,可製作不同種類的間隙保持器來維持原有的間隙。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案例依次為:
單顆乳磨牙早失,可製作絲圈保持器;
單側或雙側上頜第二乳磨牙早失,可製作Nance弓保持器;
雙側下頜第二乳磨牙早失,可製作舌弓間隙保持器;
多顆牙齒缺失以及前牙缺失時,可製作可摘式功能性間隙保持器。
間隙保持的注意事項
儘早保持:由於缺牙間隙在最初6個月內的喪失最為明顯,因此需要間隙保持時,請儘早處理。
製作及粘固:每個孩子的牙齒形態、缺牙部位不盡相同,間隙保持器均為定製,製作完成後請按照要求及時複診粘固。如果拖延過久,間隙會發生變化,可能需要重新製作。
定期複查:一旦發現保持器鬆動、脫落、斷裂或是繼替恆牙已經萌出,請儘早聯繫醫生處理。
加強清潔:由於佩戴間隙保持器會增加口腔清潔的難度,請更為認真仔細地使用牙刷、牙線清潔牙齒,定期塗氟、定期潔牙等預防齲齒及牙齦炎症。
參考資料:
1.簡 A.索克斯曼主編.葛立宏,趙玉鳴主譯.兒童口腔科臨床技術手冊.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33-142.
2.葛立宏主編.兒童口腔醫學(第2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19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