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都戴上鈦金牙套了?羅振宇解析為什麼大熊貓成了國寶

2021-01-17 王新喜

近日,送往臺北的大熊貓「團團」左上犬齒牙冠斷裂流血,醫療團隊為其裝上了鈦金屬材質的專屬牙套,這可是全球大熊貓裝置牙套的首例。鈦金屬牙套是比較貴的材料,有網友稱:下輩子我一定要投胎做一隻大熊貓!

熊貓是中國國寶,今天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仔細想想,這件事還挺奇怪。如果你去研究動物形象和國家象徵之間的關係,就會發現:許多國家在選擇本國的象徵性動物時,通常都會選強悍、威猛的動物。比如,英國國徽上的圖案有獅子,美國國徽上有白頭鷹。像大熊貓這樣看起來弱小、溫順的動物,又是怎樣成為中國國寶的呢?

近日,羅振宇在知識類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中,分享了一本《來自中國的禮物》,為大家解釋了,為什麼偏偏是大熊貓成為了國寶。

被博物學家發現

你可能會想不到,中國的國寶怎麼可能來自國外呢?羅振宇介紹道:大熊貓跟人類相遇的歷史,只有短短一百多年,而且還是被外國人發現,首先在國外「火」起來的。1869年3月,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在一家四川獵戶家裡,發現了一張從未見過、黑白分明的毛皮。重重歷險之後,他終於獵殺到一隻年輕的「黑白熊」,並把它送到了巴黎。這是科學意義上,熊貓真正走進人類視野的起點。

在科學界引發爭議

羅振宇說,熊貓作為新物種,一開始就成了科學界關注的焦點。其中一個原因是,動物學家很難給它一個定位:到底它是熊,還是貓呢?幾十位專家都捲入了對這個新物種的命名爭鬥之中。這場爭論持續了十幾年,熊貓的名聲也越來越響。

外形人見人愛

人們會喜歡熊貓不僅是因為它有科學價值,還因為熊貓實在是太可愛了。羅振宇稱,熊貓是極少見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外形差距不太大的動物,從小到大都很可愛。也有科學家研究認為,熊貓的樣子有一點像人類的嬰兒,所以我們看到它會有天然的親近感。

被賞金獵人追捕

科學界的爭論,讓人們對大熊貓越來越好奇,賞金獵人成為其中最躍躍欲試的一批人。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獵人紛紛前往中國,開始了尋找熊貓之旅。可是過了10年,他們頂多看過熊貓的身影,誰也沒能成功獵殺到大熊貓。這些獵人的傳奇故事,傳回他們的國家,大熊貓被越傳越神:有人說它實在太罕見,難覓蹤跡;有人說它特別兇猛,難以馴服。

被博物館渴望

羅振宇說,1936年,第一隻被外國人捕殺的大熊貓被送回美國博物館,引起了軒然大波。華盛頓、紐約、匹茲堡等大城市,每一家現代博物館都想得到這樣珍奇的野獸。博物館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花費巨資資助各種冒險隊,西方人對大熊貓的屠殺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頂峰。

被動物園追捧

不過,人們很快就發現,比起熊貓標本,活的熊貓經濟價值更大。於是,芝加哥的一家動物園不惜重金,買下了從中國偷渡出來的第一隻活體大熊貓——蘇琳。蘇琳的公開亮相,引來了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民眾擠爆了動物園,動物園一星期的門票收入就收回了成本。其他動物園見狀,也紛紛投入活捉熊貓的行動中去。1935年,當紅軍路過熊貓的棲息地,翻過夾金山脈、準備挺進陝西時,西方人還在這個區域到處抓熊貓。

被當成外交禮物

熊貓在國外受到如此追捧,國內自然不會毫無感覺。羅振宇說,1941年,蔣介石發現了外國人對熊貓的執著,於是順水推舟,贈送了一對熊貓給紐約動物學會。新中國成立後,熊貓更成了中國在外交場合中重要的潤滑劑。前蘇聯、英國、朝鮮、日本等國家都收到過熊貓當禮物。國內對於熊貓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熊貓與中國形象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

媒體提高曝光度

1958年,動物商人德默爾,用好幾隻非洲動物和北京的動物園交換了熊貓「姬姬」。因為恰逢冷戰,姬姬沒能被順利帶回美國,從此開始了環遊世界之旅。德默爾不放過任何一個能讓姬姬出名的機會,他錄視頻、拍照片,還專門製作了一期電視節目,短短幾年時間,姬姬就在世界範圍內家喻戶曉。

受到名人關注

許多社會名流也被熊貓吸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有三隻分別叫「唐」「宋」「明」的熊貓被倫敦動物園接手。首次展出時,連伊莉莎白公主,也就是後來的英國女王都來觀看。一位中國作家記錄下了當時的場景,他在書中寫道:「大熊貓是中國的真正代表。它天真善良又好客,和中國人一樣。它很有耐心,就好像所有的中國人一樣。」

成為世界動物代表

1961年,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甚至決定,把熊貓形象設為組織的標誌。熊貓在這時成為了所有野生動物的代言人。羅振宇認為,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非政府動物保護慈善機構,熊貓被選中的原因在於:第一,它太可愛了;第二,它很珍稀;第三,它只有黑白兩色,印刷時不會丟失信息(你懂的)。不過,人們此時還沒有意識到「熊貓」已經和「中國」密不可分了。

建立國家形象

1972年尼克森訪華時,收到了兩隻活潑可愛的大熊貓——興興和玲玲。這對大熊貓開啟了中國和西方建交的高峰時代。興興與玲玲一到美國,立刻引發了巨大反響。記者發布會報導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天,有約七萬五千名群眾湧向動物園,造成動物園周圍的交通大堵塞。熊貓可愛友好的形象,讓不了解中國的西方人對中國開始產生了好感。

成為國企商標

後來,一家國營電子公司——南京收音機廠改名為熊貓電子公司,公司標誌就是一隻伸手抓著竹子大嚼特嚼的熊貓。《人民日報》採訪這家公司時寫道:熊貓是中國最知名的珍稀動物,每個人一看到熊貓,馬上就可以知道這是中國製造的產品。

形象遍及全國

到了20世紀60年代,大熊貓的形象在中國各大城市已經隨處可見。比如,內蒙古乳品商以熊貓為標誌,銷售煉乳與奶油;上海的塑料廠製造了摺疊的塑料熊貓;知名藝術家吳作人設計了熊貓系列郵票,還有熊貓香菸、熊貓火柴、熊貓餅乾……總之你能想到、想不到的,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能打上熊貓的標誌。

這樣,熊貓和中國,逐漸在全世界人心中劃上了等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國寶。

羅振宇認為,熊貓能夠成為中國國寶,和它的外在形象、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及具體的政治需求都有關係。

相關焦點

  • 媒體報導國寶大熊貓做根管治療補了牙,還戴上了牙套!
    大熊貓「團團」又創紀錄了!對,就那隻曾經在春晚上徵集過名字的大熊貓!媒體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日前,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員在幫「團團」實施例行動物訓練課程時,發現他的左上犬齒斷裂流血。動物園隨即聯繫醫療團隊為「團團」進行緊急的牙齒檢查及處理。
  • 戴個牙冠這麼重要?!大熊貓都做了根管治療補了牙,戴上了酷炫牙套!
    除了我們人類,國寶熊貓🐼也做起了根管治療!經醫療團隊檢查發現,「團團」的左上犬齒牙冠發生斷裂,牙髓腔曝露,有感染之風險,必須在牙髓組織受損前保護並活化神經。為了讓「團團」可以保全牙齒、維持進食竹杆破竹功能,並避免該犬齒再次斷裂,因此12日先進行活髓治療,將局部發炎感染之牙髓組織移除,並裝填三氧礦化聚合物(MTA)保護並活化神經。
  • 國寶大熊貓團團:帶上牙套,我就是最閃亮的!
    大熊貓「團團」又創紀錄了!對,就那隻曾經在春晚上徵集過名字的大熊貓!
  • 國寶「團團」做根管治療補了牙,還戴上了牙套.帶牙套有多麼重要.
    大熊貓「團團」又創紀錄了!對,就那隻曾經在春晚上徵集過名字的大熊貓!
  • 全球首例,給國寶大熊貓鑲牙!網友:這下連石頭都能啃了
    熊貓作為我們的國寶,它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對於大熊貓的照料工作,飼養員也格外上心,可儘管如此,仍然避免不了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比如熊貓吃竹子把牙崩斷了......同時為它取模型製作義齒,為其量身訂做了鈦金屬牙,並順利為「團團」戴上了鈦合金牙套。媒體稱,這不僅是全球大熊貓口腔修復的首例,更為野生動物口腔醫療發展開啟了重要的一課。
  • 為什麼你不能當國寶,而大熊貓可以
    古代我國書籍中就有記載,大熊貓古稱「貘」,兩千多年之前,漢朝初期的《爾雅》一書中,便有「貘體色黑駁,食竹」的記載,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列舉,當時鹹陽上林苑飼養的近40種異獸,大熊貓名列首位,可見大熊貓在當時就已經被人們視為珍貴的名獸了。
  • 中國獨有動物不止大熊貓,大熊貓為什麼能成為「國寶」
    大熊貓幼崽中國地大物博,中國獨有的動物更是數不勝數,東北虎、中華鱘、藏羚羊、金絲猴、揚子鱷、白鰭豚、華南虎等等動物都為獨有,但這麼多動物中,為什麼大熊貓能夠成為國寶呢就已經生活在了世界各地,但因為種種原因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大熊貓都在進化過程中滅絕,只有生活在中國的大熊貓存活了下來,這對於世界生態環境的演變極具研究價值。
  • 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為什麼沒有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名?
    雖然都是國寶,但是國寶也是等級不同的。可不是每一個動物都像大熊貓一樣,當成掌上明珠一樣來飼養的。那這大熊貓在世界上是有多出名呢?,我們可以看一看各國爭先恐後地向我們租借這大熊貓的報導。關於樹袋熊的事,大家估計知道的也不多。所以,在澳大利亞大火中,樹袋熊也跟隨火勢而高調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 大熊貓貝貝回國 大熊貓在國外有多受歡迎?大熊貓為什麼是國寶?
    大熊貓貝貝回國「國寶」貝貝回家啦!帶著30公斤竹子和美國人的不舍,旅美大熊貓「貝貝」於21日凌晨,平安抵達四川,回到了中國老家。在華盛頓出生長大的「貝貝」,是美國國家動物園的「超級動物明星」。
  • 都是國寶,為啥陝西大熊貓的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陝西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示意圖提起國寶大熊貓,人們往往會以為它是四川特有的產物,在人們心中大熊貓就是四川的「代言人」。然而,不被大眾所熟知的是,關於大熊貓,陝西的地位足以和四川平起平坐:種群密度最大的熊貓棲息地在陝西,最珍稀的野生大熊貓在陝西,「國寶中的美人」在陝西,罕見的棕色大熊貓也在陝西!但至今一說起大熊貓,你的第一反應是四川還是陝西?
  • 漲知識|中國有不少「活化石」,為什麼大熊貓成了「國寶」
    大熊貓是熊,雖然平日裡99%的食物都是竹子,但它們卻是實打實的食肉目動物,消化道很短,類似於豺狼虎豹,和其他「素食者」相去甚遠。▲ 我知道你能盯著我看一整天,保存下來就繼續往下翻吧。竹子質地堅硬,所以需要堅硬的牙齒和強大的咀嚼肌,這也讓熊貓腦袋大、脖子粗,成了最可愛的肉食者。同時,為了防止被竹片刮傷,大熊貓的胃壁也變得更加厚實。▲ 仔細看緊挨著我拇指下的那一塊皮,這就是偽拇指啦。
  • 海洋玉髓上出現了中國國寶——大熊貓
    海洋玉髓天然圖案——《中國國寶——大熊貓》 這方海洋玉髓天然圖案觀賞石,被收藏者(兀.白嘎力收藏)命名為《中國國寶——大熊貓》。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大熊貓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貓食用的竹類植物共有12屬、60多種。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 中華的國寶「大熊貓」
    1始熊貓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生物學上活化石是指活體與確認的化石屬同一種且同時存在,最早發現的大熊貓化石是一種叫做「始熊貓」的食肉熊貓它也是現在公認的熊貓的祖先。 5國寶大熊貓被稱作中國的動物國寶,同時享有這個稱號的還有其他幾種瀕危動物,金絲猴就是其中之一。
  •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獲「銀牙套」 網友:熊貓牙原來長這樣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創紀錄了。日前,「團團」的犬齒斷裂流血,臺灣醫療團隊進行緊急治療後,為它裝上了銀色「牙套」。臺媒稱,這是全球大熊貓裝牙套的首例。「團團」(臺北市立動物園)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近日,保育員在幫大熊貓「團團」實施例行動物訓練課程時,發現它的左上犬齒斷裂流血。動物園隨即聯繫醫療團隊為「團團」緊急進行牙齒檢查及處理。
  • 同樣是國寶,為什麼大熊貓那麼受歡迎?而它卻成為盤中美食?
    雖然世界上的動物有非常多種,但是很多動物的地位都是不一樣的。在我們中國,動物裡面最高的應該是熊貓了,而且熊貓也是我國的「國寶」。在很多大型動物園裡,都能看到大熊貓的身影,甚至有些國家為了能讓國民看到大熊貓,跟我國租借大熊貓。大熊貓看起來非常可愛,而且非常溫順,所以得到了非常多人的喜愛。
  • 大熊貓明明像熊,為什麼叫大熊貓?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熊貓」這個名字聽上去意思是像熊一樣的貓,但是,大熊貓其實更像熊。如圖所示,大熊貓其實是熊科動物,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叫它們「大熊貓」呢?大熊貓的近代名稱(即中國國內通行的中文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熊科。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的把貓熊更名為熊貓了。
  • 科普|你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國寶是大熊貓嗎?原因你想不到!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可是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那麼大熊貓為什麼是國寶呢?關於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吧。 大熊貓屬於食肉目大熊貓科的一種哺乳動物,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大熊貓為什麼是國寶,一頭大熊貓要多少錢呢?下面就隨小編來具體了解下吧。
  • 大熊貓成為「國寶」的歷程:其實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大熊貓屠殺史
    人們都知道大熊貓是國寶,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大熊貓為什麼是國寶。當外國列強踏上這片古老東方的土地時,他們對這裡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大熊貓的存在更是激起了他們內心難以抑制的躁動。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的建設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相應的動護保護也提上了議事日程。熊貓成為國寶之後,生活又怎麼樣呢?
  • 動物作文:國寶大熊貓
    那當然是大熊貓了,它可是我們中國的國寶哦。大熊貓五分像熊,五分像貓,它胖乎乎的、圓滾滾的,十分惹人喜愛。它的頭和身子都是白色的,四肢是黑色的,耳朵小小的,尾巴短短的。它最特別的是它那對八字型黑眼圈,就像戴著一副墨鏡,又酷、又可愛、又搞笑。大熊貓最喜歡吃竹子了,每次都要精挑細選,挑選出最好的竹竿和竹葉,一大口一大口地往嘴裡送,吃得津津有味。
  • 為什麼大熊貓是「國寶」看了這些原因才明白!
    大熊貓特立獨行,以胖為美,不減肥。那個身材豐滿、圓滾滾、發福的人,寧肯胖成圓球也不減肥,個性鮮明,不追趕潮流。僅此一點,就圈粉無數,包括千方百計想要變胖的瘦子,使出千辛萬苦的招數最終無法減肥的胖子,想要下一代健壯有肉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