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9年9月23日,紐西蘭天空城大酒店會議中心。當洪江遊從國際潮團總會執行主席陳幼南手中接過潮團年會會旗時,會場歡聲雷動,經久不息。這意味著海南潮商經濟促進會成為最大黑馬,脫穎而出正式獲得第21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主辦權。促進會會長洪江遊,這位擁有「世界十佳新銳潮商」「中國新型工業化貢獻獎章」獲得者、「中國經濟百名新銳人物」「中國醫藥經濟年度人物」等多個頭銜的實業家,他成功的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祝福家鄉
在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我代表國際潮團總會、代表海南省潮商經濟促進會致以最誠摯的祝福,祝汕頭特區繁榮發展,祝咱們鄉親父老身體健康,合家幸福!
良好家教 勤奮刻苦品質自小養成
潮汕平原西部,榕江、練江上遊的普寧,人文鼎盛、商貿發達、英才輩出。1964年8月,洪江遊就出生在這裡。父親主業務農,偶爾外出打工,母親是小學老師,還在家裡養豬幫補家計。洪江遊說,雖然父母學歷不高,但其實都是文化人,一家人和和睦睦,親情融融。從小,父母就教誨他:要學以修身,學以立業,勤讀詩書肇家聲。
洪江遊印象中的家鄉山明水秀,如詩如畫。翠綠的田野、金黃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番薯花,都是他記憶中美好的畫面。秋高氣爽,田野奔跑,自由自在,總讓他怡樂無窮。
作為家裡老大,洪江遊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挨飢受餓難以避免。他小時候喜歡摸魚、抓青蛙,可以賣錢,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可是父母堅決不允許洪江遊去做這些,而是嚴格要求他專心讀書,放眼未來。因此,洪江遊兄弟姐妹讀書都十分刻苦。洪江遊中學就讀的普寧二中,是省內名校,在這裡求學的洪江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優秀品質在此養成。多年以後,他設立獎教獎學基金助力母校發展,在母校95周年華誕之際捐贈《弄斧就到班門去》雕像,以手執書卷的青年學生形象站在小建築——班門的面前,展現青年學子敢於克服困難、勇於創新的精神面貌。洪江遊血脈裡敢於超越的基因可見一斑。
打破鐵飯碗 經銷大腕毅然下海
1984年,洪江遊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 受父親的朋友、在普寧做藥材生意的文叔影響,洪江遊報讀藥學,考上了當時的廣東醫藥學院(現為廣東藥科大學)藥學系。後來他的兩個妹妹同樣入讀藥學系,成為學校的一段佳話。
大學畢業的洪江遊被分配到深圳市醫藥生產供應總公司,準備籌建一家藥廠。閒暇時,父親不時來深圳,發現普寧的藥品比深圳便宜很多,覺得應該會有商機。於是,洪江遊在同學幫助下,拿到了深圳武警醫院的藥品訂單。單這一筆生意,洪江遊就賺了1000多塊,而當時他的工資加補貼也就200多塊錢。
此後,利用工餘時間洪江遊的藥品生意越做越大。當時,單位籌備中的藥廠下馬,所在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出現虧損,生產的胺基酸大量積壓。被公司從技術崗借調到業務崗的洪江遊找到父親的朋友文叔幫忙,兩人一拍即合,文叔一開口就要三大汽車的藥品。幾個人租了3部解放牌汽車把藥品運至普寧,生意做成了!從此,洪江遊的公司與普寧建立了銷售關係,經營開始有所起色。1990年6月,洪江遊被任命為公司駐廣州辦事處主任,副科級,開始在商海大顯身手。那一年,洪江遊被評為總公司「十大傑出青年」。
風光的背後,其實都是艱辛的付出。當年為了完成公司年20萬利潤的承包任務,洪江遊曾經自己僱了一部大巴車,裝上藥品,7天7夜住在車上,到韶關、乳源、江西推銷產品。承包的第二年,洪江遊一舉完成了30多萬的利潤,本來可以提成10多萬,但後來也不了了之。為了使個人才能得到很好施展,在「南巡講話」使中國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熱潮的鼓舞下,洪江遊毅然打破「鐵飯碗」下海,獨自開創那個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未來。
代理「大牌」 賺下人生第一桶金
1993年,洪江遊創辦廣州市中瑞醫藥科技開發公司,從事藥品貿易。或許是前幾年積累的人脈,或許真是鴻運當頭,那年年中,國際製藥巨頭羅氏公司駐香港辦事處把業務交給了找上門去的洪江遊。瞄準機會的洪江遊顯示出過人的膽識和魄力,他向親戚朋友籌集資金,一舉拿下羅氏內地的總經銷權,從此開始了他代理國際大牌藥品的歷程。
事隔多年,談起當年的往事,洪江遊深有感觸地說,羅氏製藥駐香港辦事處主任蕭偉民是他的第一個貴人。當時在世界藥企排名數一數二的羅氏製藥有一種熱銷藥叫「菌必治」,批發商要來拿,都是扛著一麻袋一麻袋的現金排著隊,也就在那時他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此後,洪江遊又相繼成功取得諾華視康、雪蘭諾、匈牙利吉瑞大藥廠、日本明治製藥等國際巨頭的國內代理權,洪江遊感慨地說,當時他的事業是如日中天。
隨著這些國際巨頭在中國銷售量的大幅增長,他們開始在國內投資設廠,並陸續收回產品代理權。不安現狀的洪江遊一個念想橫空出世:要在醫藥行業長遠立足,做大做強,非自己創立產品和品牌不可!
自創品牌 成就兒童藥業「黑馬」
從1997年開始,洪江遊便在全國各地物色藥廠。幾經周折,1998年5月終於在海南從一家國營單位收購了其旗下的瓊山九州藥廠。同年10月,洪江遊創辦海南中瑞康芝製藥有限公司,九州藥廠遂改制變更為中瑞康芝。
醫藥行業門檻高、投入周期長,技術、資本是重要壁壘,這個行業很難有 「黑馬」在短時間內跑出。「接手這家藥廠,起步十分曲折。前4年,藥廠沒賺錢,還有兩名股東退了股。」洪江遊回憶道。當時,他把從貿易賺來的錢源源不斷注入到藥廠,並從產品、營銷、管理等進行大刀闊斧改革。
一次偶然的機會,洪江遊發現,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兒童藥品十分缺乏,捕捉到商機,洪江遊大膽決定填補這個市場空白,果斷地將公司的市場定位為兒童用藥,並確立瑞芝清(尼美舒利顆粒)為公司主打產品。
定位兒童市場開始極不順利,洪江遊甚至懷疑自己當初的判斷。2003年他及時調整營銷方針,將目標市場定位在當時藥企較少介入的第三終端市場——農村市場,從此產品銷售勢頭良好,潛力漸顯,公司業績大增。到2007年中瑞康芝已實現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純利潤超3500萬元,年上繳稅金1200萬元,一舉從經營不善的小廠華麗變身為令人矚目的明星企業。
隨著康芝藥業效益不斷提升,2007年,洪江遊下定決心開始衝刺資本市場,一系列的上市準備工作隨之啟動。經過近4年的艱辛籌備,2010年5月26日,康芝藥業(300086)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上市,這既是海南首家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也是海南首家創業板上市的民營企業。上市後的康芝藥業每年投入研發資金不低於收入的5%,累計投入研發資金數億元。2012年,康芝藥業的《兒科藥高技術產業化項目》通過專家驗收,這標誌著我國第一個兒科藥生產基地正式誕生。如今,康芝藥業是國內品規最多、最全、銷量最大的兒童藥企業之一,在海南、北京、河北、遼寧、廣東等省市擁有五大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基地。先後獲得「中國十大最具成長力醫藥企業」「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亞洲品牌500強」等殊榮。
反哺社會 「行業大亨」家國情深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事業有成的洪江遊,不能容忍小時候因挨餓而臉色發青的經歷還在新一代的兒童身上出現。2011年,康芝藥業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資啟動「康芝紅臉蛋基金」項目,致力為貧困兒童提供營養補助、心理輔導、物資捐贈、捐建圖書館等多種形式的系列公益行動,惠及全國逾千萬兒童。
洪江遊的公益心一直深深根植在他的血脈裡。從1993年向湛江災區捐贈開始,到之後的印尼海嘯、2003年「非典」、雅安地震、普寧水災、海南水災、九寨溝地震等,洪江遊總是帶頭捐款捐物。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康芝」奮戰8天建成一條口罩生產線,日產口罩4萬個,緩解了海南一罩難求的局面。作為第二十一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理事會主席的洪江遊,在發生疫情的第一時間發動各地潮商捐出400多萬元,購買物資送往災區,在中國疫情受到控制後,又把剩餘的數十萬元捐贈給聯合國。
從潮汕走出的洪江遊,念及故鄉總是心生眷戀。在他的出生地流沙鎮軍屯村,他拿出1000萬元設置敬老金,倡導敬老愛老;在母校普寧二中捐資1000萬元設立「洪氏獎教獎學基金」。對於明年即將在海南舉辦的第21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洪江遊正啟動新思路、新辦法、新方式,聯合在瓊潮人力量,爭取政府的支持,全力以赴辦好盛會。
回望洪江遊的創業之路,多少事與願違、多少一波三折、多少化危為機。然而,正是這個多彩、壯麗的時代,讓每一位精於探研、勤於奮鬥、甘于堅守、敢於超越、樂於奉獻的有志者,都有可能鑄就輝煌,綻放光芒!
人物肖像
洪江遊
他雲淡風輕,不激不厲,馳騁商海,決勝千裡,他步步進擊,逆流而上,處處著人先鞭。從農村少年到商界大亨,作為新一代傑出潮商,他的康芝藥業引領兒童藥業航向,傾力振興民族醫藥事業;他坐擁億萬身家反哺社會,壯心不已心存願景。
他就是康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南省潮商經濟促進會會長洪江遊。
本版撰文/攝影
汕頭融媒集團記者 黃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