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防聯治,以公益之名守護「車輪上的安全」——最高檢第八檢察廳...

2021-01-16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建築物退讓鐵路安全距離不達標,檢察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促使行政機關嚴格規範涉鐵建築規劃許可審批;村民放養馬群侵入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逼停列車,檢察機關督促、協調政府機關、鐵路部門、養馬村民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治理……12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十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發人深省。檢察公益訴訟緣何將辦案重點聚焦在鐵路安全生產領域?該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又具有怎樣的辦案特點?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管理和法律事務部主任魏南珍就相關問題回應了記者關切。

記者:請問,以鐵路安全生產為主題發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胡衛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鐵路建設特別是高鐵建設,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絡和最完整的技術產業配套體系,高鐵動車已經成為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鐵路運營安全關係著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的幸福。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對高鐵沿線安全隱患治理作出重要批示。

鐵路安全生產領域雖然不是檢察公益訴訟的法定領域,但卻是公益訴訟新領域探索的一項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要求「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最高檢認真貫徹落實,將探索公益訴訟新領域的指導原則,從「穩妥、積極」調整為「積極、穩妥」。已出臺的一些中央層面改革文件中,也要求對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進行研究探索,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的「研究建立安全生產民事和行政公益訴訟制度」,《2020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要點》提出的「探索開展危化、尾礦、交通等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等。2020年1月的全國檢察長會議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都強調辦理安全生產等領域公益損害案件。2020年9月,最高檢第八檢察廳下發《關於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指導意見》,就規範和引導新領域案件辦理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將安全生產領域納入新領域案件重點範圍。

近年來,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獨特優勢,積極穩妥辦理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推動解決了很多鐵路沿線重大安全隱患和周邊環境治理難題,為加強鐵路運營安全、推進平安鐵路建設、服務平安中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此次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聯合發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典型案例,是檢察機關與鐵路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鐵路安全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國鐵路護路聯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協作配合,推進平安鐵路、平安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成果;對於進一步規範和引導各級檢察機關辦理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也可以通過以案釋法,增進社會各界對維護鐵路安全、加強公益保護的關注度和認同度。

記者:我們注意到,與以往發布的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不同,此批典型案例是最高檢和國鐵集團聯合發布的,這是基於怎樣的考慮?

魏南珍: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一直和我們鐵路部門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前幾年圍繞推進鐵路廉政建設,我們召開過聯席會議,建立了協作機制,聯合發布了相關會議紀要。在國鐵集團和國家鐵路局的協作配合下,最高檢於2017年3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推動解決鐵路線下安全隱患專項活動,2018年跟進開展「進一步推進推動解決鐵路線下安全隱患深化鞏固年」活動,推動解決了一大批鐵路部門一直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鐵路沿線重大安全隱患。

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就高鐵沿線安全隱患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後,國鐵集團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自2019年10月20日起,與國家有關部委以及鐵路沿線各省(區市)地方政府協同組織全路開展了為期近三個月的高鐵外部環境集中整治大會戰。在大會戰期間,國鐵集團與公檢法機關成立執法監察組,充分藉助刑事司法手段,將重點督辦的高鐵沿線安全隱患作為公益訴訟線索移送檢察機關辦理,共同推動高鐵沿線安全隱患治理。大會戰推動高鐵沿線環境安全形勢得到根本好轉。在大會戰結束後,我們繼續與檢察機關加強協作配合,移交相關問題線索,檢察機關延伸辦案職能,推動類案監督,持續跟進監督短期內未能解決的鐵路沿線安全隱患,辦理了一批典型案件,得到各級地方政府和鐵路部門的充分肯定。

最高檢在發布這一批典型案例前,曾多次徵求我們鐵路部門的意見建議。聯合發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希望在各級鐵路部門和檢察機關形成示範效應,同時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在全社會形成愛路護路、熱心公益的良好氛圍,切實加強新時代鐵路護路聯防工作,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鐵路。

記者:請介紹一下,此批鐵路安全生產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具有怎樣的辦案特點?

胡衛列:此次發布的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主要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是違法類型多樣化。有違法佔地、違法建設、公路上跨鐵路立交橋等常見的鐵路線下安全隱患;有放養馬匹、危樹、砂石、彩鋼瓦等「異物侵限」影響高鐵安全類問題;有非法採砂、天然氣管道穿越、違法抽取地下水等影響鐵路路基穩定安全類問題;還有行政機關違規作出行政許可給高鐵運行安全帶來的潛在風險。

二是涉及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問題成因複雜,解決難度大。鐵路沿線漫長廣闊、情況複雜,以及一些沿線居民認識不足、意識淡漠,其安全問題涉及面廣、表現隱蔽、類型繁雜、整改艱難,且整改後容易反彈回潮。鐵路管理體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性,與地方行政機關溝通不多,管理權存在交叉、重合等,加之社會經濟特別是鐵路事業高速發展,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法規滯後問題等,導致涉鐵領域安全生產公益問題成因複雜,解決難度大,存在監管「盲區」和薄弱環節。

三是靈活運用多種公益保護手段。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靈活運用訴前磋商、檢察建議、圓桌會議、工作函等多種方式,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推動相關企業積極整改,形成解決鐵路安全隱患的公益保護合力,以最小的司法投入取得了最大的公益保護效果。

四是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的綜合治理效果。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一般具有跨區劃、跨部門、專業性強的特點,沿線安全隱患成因複雜、治理難度大、責任主體多元,往往成為困擾路地雙方的老大難問題,需要鐵路沿線有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加以解決。檢察機關作為第三方力量,通過公益訴訟的方式介入涉鐵安全隱患整治,為各方搭建磋商交流的平臺,督促鐵路沿線職能部門、屬地政府和鐵路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取得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辦案效果。

記者:請問,檢察機關與鐵路部門在開展鐵路安全生產公益訴訟、推進平安鐵路建設方面,下一步有什麼工作計劃?

胡衛列: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加大鐵路安全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力度。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鐵路安全工作重要指示,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鐵路護路聯防工作,以現有的鐵路運輸檢察機關為主體,積極探索、紮實推進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工作。

二是堅持以公益為核心,進一步推動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立法研究和法律完善。認真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部署,注意總結、宣傳辦案成果,擴大涉及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工作的影響力。加強與國鐵集團、應急管理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溝通,爭取在安全生產法、鐵路法修訂、高鐵安全立法和地方性鐵路安全法規制定修訂時,單設公益訴訟條款,不斷提升鐵路安全管理法治化水平。

三是堅持雙贏多贏共贏,進一步加強與鐵路部門、鐵路沿線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認真研究總結專項活動中形成的有效經驗和做法,進一步發揮檢察機關和鐵路部門各自優勢,採取召開聯席會議、開展聯合調研、聯合掛牌督辦、出臺指導性文件等多種方式,加強信息互通、會商協調、職能分工,嚴厲打擊危害鐵路安全行為,共同研究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綜合整治鐵路沿線安全隱患,研究制定推進問題解決的長效機制,為新時代鐵路安全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國鐵集團企法部負責人就鐵路安全生產領域...
    檢察公益訴訟緣何將辦案重點聚焦在鐵路安全生產領域?該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又具有怎樣的辦案特點?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管理和法律事務部主任魏南珍就相關問題回應了記者關切。記者:請問,以鐵路安全生產為主題發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 最高檢公告:這名安徽籍部級幹部為國家二級大檢察官
    原標題:最高檢公告:這名安徽籍部級幹部為國家二級大檢察官 一名安徽籍副部級幹部「升」了! 3月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等有關規定,王光輝、蒙永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檢察官。」
  • 最高檢、國鐵集團形成解決鐵路安全隱患公益保護合力
    2021-01-07 09:28:55 來源: 正義網新聞 舉報   最高檢
  • 最高檢:去年6959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附條件不起訴
    圖為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中新網4月11日電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11日透露,2018年,全國共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6959人,比附條件不起訴制度開始適用的2013年上升了一倍。
  • 公益訴訟保護「動物王國」
    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悄悄說一聲,深檢君近日又拿了兩個獎…
    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舉辦的「圳·治2020治理現代化優秀案例」評選中,深檢君的「打造專業化金融犯罪辦案團隊,維護經濟特區金融安全」,毫無疑問地高票當選為「2020深圳治理現代化『法治保障』優秀案例」。昨天,在南方都市報第八屆街坊口碑坊評選活動中,「以人民為中心,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深檢君的「以公益訴訟之劍,守護人民美好生活」,又被評為「民生實事20強」。
  • 最高檢司改辦主任王光輝出任最高檢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
    王光輝最高檢內設機構近期出現人事調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月28日從最高檢官網「內設機構」欄目獲悉,最高檢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光輝已經出任最高檢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最高檢國際合作局局長郭興旺出任最高檢政治部副主任。據最高檢官網,最高檢政治部主要協同中央主管部門和省級黨委負責全國檢察機關黨的建設和隊伍建設工作等。
  • 最高檢:罪錯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全覆蓋,去年不起訴6959人
    4月11日,最高檢、團中央召開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檢察機關與團組織推動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有關情況。「2018年,全國共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6959人。」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表示,一些地方針對罪錯未成年人探索推行精準幫教模式, 其中上海5000餘名涉罪未成年人有99.4%沒有重新犯罪。
  • 抓了法國人的東京地檢特搜部,真是美國設在日本的東廠?
    這也就是東京地檢特搜部的前身。曾經,日本政商勾結十分嚴重,需要更有力地進行偵辦、打擊。所以,東京地檢次席檢事馬場義続曾說:我想要在檢察廳設置特別搜查部,在其中以老練之檢事為中心,配合新進檢事、副檢事、檢察事務官,設置智能型犯罪搜查班,希望設立這樣專門化的組織。這是採用類似美國FBI的構想,在新刑事訴訟法下成為強力的偵查智能型犯罪之核心。
  • 最高檢:去年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6959人
    記者 | 曾金秋最高檢透露,2018年共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6959人,2016年以來全國已有1869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經檢察機關幫教後考上大學。針對近年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2019年4月11日,最高檢和共青團中央聯合通報有關情況。
  • 車輪互聯關愛兒童出行 助力揚帆計劃「思源方舟安全小黃帽」行動
    在知曉揚帆計劃「思源方舟安全小黃帽」這一有益孩子、有益社會的公益項目後,車輪互聯立即投入人力物力參與其中,在車輪APP、車輪公益中開闢了「安全小黃帽公益項目」特別專區,號召廣大車輪網友與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和新浪揚帆公益基金一起行動起來,目前,募捐進度已經進行到了第13期,數千車主和車輪互聯一起參與到這項有意義的活動中來。
  • ...強化新時代法律監督|法律監督新格局:「四梁八柱」守護法治晴空
    深層剖析,則是新一屆最高檢黨組大刀闊斧推進內設機構改革所帶來的法律監督新格局使然。從刑事檢察佔據檢察辦案的「半壁江山」,到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並行推進,「四大檢察」有了融合發展的可能。「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已成為法律監督的四梁八柱,如今又有民法典打牢地基,守護法治晴空,妥妥的。
  • 最高檢黨組第六輪巡視順利完成反饋工作
    最高檢黨組對巡視反饋和巡視整改工作高度重視。2020年12月24日,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聽取巡視情況匯報和領導幹部問題線索匯報時點人點事、直面問題,對巡視反饋和整改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按照最高檢黨組統一部署,第四巡視組由最高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童建明帶隊,第三巡視組由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孫謙帶隊,第五巡視組由最高檢黨組成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最高檢紀檢監察組組長蘇德良帶隊,第一巡視組由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陳國慶帶隊,第六巡視組由最高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潘毅琴帶隊,第二巡視組由最高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張志傑帶隊,分別向貴州、山西、甘肅、上海、內蒙古、吉林6個省級檢察院所在省區市黨委通報有關情況
  • 最高檢帶領全國檢察機關忠誠履行檢察職責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危難之時顯手身,戰「疫」之中勇擔當。三個多月來,最高人民檢察院帶領全國檢察機關,以強烈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忠誠履行檢察職責,堅持自身防控與辦公辦案兩手抓兩不誤,努力為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為國家政治安全社會穩定創造有利司法環境,在危機大考中交上了一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檢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