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蝙蝠救助中心給患病蝙蝠幼崽裹毯餵奶

2020-11-23 央視網

  隨著人們對動物的關切程度日益增加,各種各樣的動物救助機構紛紛成立。與常見的貓狗收容所不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一家救助中心則專門照料傷病蝙蝠。

  據英國《每日郵報》25日報導,這家蝙蝠救助中心近日收養了數隻患病的蝙蝠幼崽,工作人員給它們裹上羊毛毯並餵食奶水。

  裹毯餵奶

  這家名為「蝙蝠地帶」的救助中心位於昆士蘭州庫蘭達,專門照料患病或受傷的蝙蝠,其中又以果蝠為主。救助中心完全依靠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的資金,支付救助蝙蝠所需的藥品和人力費用。

  救助中心最新入住的客人是數隻患病的蝙蝠幼崽。由於原居住地遭受有毒扁蝨的侵襲,小蝙蝠們紛紛患病,它們的母親更因病情嚴重死亡。

  工作人員把這些失去母親的蝙蝠幼崽帶回救助中心,給它們一一裹上小羊毛毯,並餵食營養豐富的甜奶水,以幫助它們保暖和繼續成長。

  儘管如此,由於缺少母蝙蝠的餵養,這些脆弱的小生命依然面臨死亡威脅。

  「我們每天走過蝙蝠周圍都能聽見小蝙蝠在哭喊它們的母親,」救助中心工作人員珍妮·麥可琳對《每日郵報》記者說。

  救死扶傷

  除了這些蝙蝠幼崽,救助中心還「居住」著其他患病或受傷的蝙蝠。其中,有的蝙蝠在飛越電線或鐵絲網時受傷,有的被人擊中,另一些則因患病跌落在地面上。

  工作人員一旦發現這些蝙蝠,就會把它們帶回救助中心照料,以幫助它們恢復健康。隨後,工作人員會在野外放生這些蝙蝠,使它們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而對一些因受傷過重或感染寄生蟲而無法生還的蝙蝠,工作人員會按照政府相關規定,妥善處理它們的屍體。對另一些雖然倖免於難但失去野外生存能力或因人工飼養過久對人類產生依賴性的蝙蝠,工作人員會把它們留在救助中心繼續照料。

  除了專門的工作人員,救助中心還常年招募志願者照顧蝙蝠。志願者可以承擔救助中心的管理和護理工作,其中包括不定時地協助工作人員完成清潔或食物準備,或提供資金給蝙蝠注射疫苗。

  數量減少

  救助中心負責人帕姆·塔利介紹說,之所以要成立這樣一所救助中心,原因之一是為了教育公眾,使他們真正了解蝙蝠。

  帕姆曾注意到,當人們路過裝有蝙蝠的籠子時常常會說,「看那些可怕的動物」。但事實上,這種認識並不正確。

  據專家介紹,蝙蝠是唯一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其繁多的種類佔所有哺乳動物種類的四分之一。因此,蝙蝠的生存狀態對保持物種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除此之外,蝙蝠由於捕食昆蟲,在整個生態循環中發揮控制昆蟲數量的作用。

  然而,由於全球氣候變化,蝙蝠食物的數量和種類發生變化,這導致全球範圍內蝙蝠的存活數量不斷下降。(單姍)

責編:樊靜

相關焦點

  • 蝙蝠媽媽用「嬰兒語」與其幼崽進行交流
    幼崽牢牢抓著媽媽的肚子。在和嬰兒說話時,人們會放慢說話速度、提高音調、改變音色。這種「嬰兒語」可以增強嬰兒注意力,促進語言學習。其他動物母親,在與幼崽進行語言交流時,聲音也會發生變化嗎?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了大兜翼蝠與幼崽交流時的發聲情況。大兜翼蝠是一種中美和南美常見的物種,它具有龐大的鳴聲系統,用複雜的鳴聲保衛領土、尋求配偶。
  • 蝙蝠媽媽用「嬰兒語」與其幼崽進行交流
    幼崽牢牢抓著媽媽的肚子。在和嬰兒說話時,人們會放慢說話速度、提高音調、改變音色。這種「嬰兒語」可以增強嬰兒注意力,促進語言學習。其他動物母親,在與幼崽進行語言交流時,聲音也會發生變化嗎?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了大兜翼蝠與幼崽交流時的發聲情況。大兜翼蝠是一種中美和南美常見的物種,它具有龐大的鳴聲系統,用複雜的鳴聲保衛領土、尋求配偶。
  • 快來看蝙蝠寶寶呀,凡人根本把持不住
    澳大利亞有近100種不同種類的蝙蝠,其中有20至30種集中居住在澳大利亞東部的黃金海岸腹地(Gold Coast Hinterland)。每年,約有300隻蝙蝠寶寶成為孤兒,它們的媽媽由於患了蜱癱瘓(tick paralysis,寄生蟲病),沒辦法給它們餵奶。澳大利亞阿瑟頓(Atherton)的Tolga蝙蝠醫院,就專門負責照顧受了傷或是被遺棄的蝙蝠。
  • 澳洲山火過後,蝙蝠診所「蝠滿為患」,此前幾十萬蝙蝠飛向城市
    數月以來,澳大利亞多個地區遭受山火肆虐,造成多達十幾億野生動物死亡。其中,蝙蝠是受到山火及乾旱影響最嚴重的物種之一。據外媒27日報導, 澳洲叢林大火過後,新南威爾斯州南海岸的野生動物志願者非常忙碌,一家蝙蝠診所需要護理的數量整整增加了900%。
  • 澳大利亞蝙蝠醫院 小蝙蝠也很萌
    澳大利亞阿瑟頓託爾加蝙蝠醫院的一群被遺棄的小蝙蝠正被毯子裹著,吸著奶嘴,放在籃子裡,顯得十分惹人憐愛。
  • 獵奇:類似於人類,母蝙蝠使用「 Baby Talk」與幼崽進行交流
    在動物中,母親也經常進行指導幼崽發聲,但這是否也暗示了聲音的變化?包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STRI)研究人員在內的一組科學家研究了蝙蝠中以嬰兒為導向的交流是否會引起發聲變化。在生命的頭三個月中,雙線性幼崽開始試驗其「語音」,雌雄成年蝙蝠對它們的反應不同。通過對它們的人聲互動的錄音,研究團隊發現母蝙蝠在它們發聲時與幼犬互動,這可以解釋為在聲響練習中對幼崽的積極反饋。
  • 和人類一樣,蝙蝠媽媽也會用「嬰兒語」和幼崽溫柔說話
    幼崽牢牢抓著媽媽的肚子。在和嬰兒說話時,人們會放慢說話速度、提高音調、改變音色。這種「嬰兒語」可以增強嬰兒注意力,促進語言學習。其他動物母親,在與幼崽進行語言交流時,聲音也會發生變化嗎?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了大兜翼蝠與幼崽交流時的發聲情況。大兜翼蝠是一種中美和南美常見的物種,它具有龐大的鳴聲系統,用複雜的鳴聲保衛領土、尋求配偶。
  • 杭州居民家中一窩蝙蝠幼崽爬進油煙機:7隻被抓住,3隻逃走
    【杭州居民家中#一窩蝙蝠幼崽爬進油煙機#:7隻被抓住,3隻逃走】#杭州爆料#8月16日下午,杭州勤豐小區一住戶準備燒晚飯時,突然聽到油煙機裡傳來異響,仔細一看,油煙機內竟然有一窩蝙蝠!消防接警後趕到現場,發現是一群小蝙蝠順著油煙機排煙口空隙,爬進了廚房內,似乎都是幼崽,還不太會飛。消防員將蝙蝠一隻一隻抓住,放入蛇皮袋當中。
  • 穿山甲媽媽於救助中心把幼崽神秘產下並藏在洞裡5個月後才被發現
    近日,位於越南菊芳國家公園附近的一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Save Vietnam’s Wildlife,簡稱SVW),宣稱其於2019年救助下的一隻雌性中華穿山甲成功誕下一隻幼崽,並在人工圈養環境中健康成長。
  • 澳大利亞高溫導致蝙蝠傷人事件頻發
    新華社雪梨1月14日電(王梓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公共衛生部14日發布警告稱,過去兩周裡雪梨以北的獵人谷地區先後有7人被蝙蝠咬傷或抓傷。經查,襲人蝙蝠身上攜帶致命的澳大利亞蝙蝠狂犬病病毒。  警告說,極端炎熱天氣讓蝙蝠變得焦躁並具有攻擊性。人類在沒有接種相應疫苗的情況下,一旦被其咬傷可能有生命危險。
  • 澳大利亞熱浪席捲全國 約5500隻蝙蝠脫水而死
    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烈日炎炎,多地氣溫均在40度以上。在昆士蘭當地,大約5500隻蝙蝠因高溫被熱死,接連摔在地上。資料圖:蝙蝠。趙春亮/攝當地時間4日清晨,住在昆士蘭埃蒙頓的施羅特打開家門,看到前院密密麻麻,全是蝙蝠的屍體,約有5500隻,正散發濃烈腐臭味。她立刻帶著兩個孩子離家,在旅館住了五個晚上還不敢回家。據報導,這些蝙蝠都是脫水而死的。倒吊在樹上熟睡的蝙蝠,無法察覺慢慢熱起來的溫度,等它們反應過來時,身體已經徹底脫水,無法動彈。最後只能被活活熱死,接連摔在地上。
  • 長白山自然保護管理中心成功救助一隻黑熊幼崽
    長白山自然保護管理中心成功救助一隻黑熊幼崽 作者:周宏偉    編輯:王欣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19-05-20 20:38
  • 動物|澳洲吸血鬼不會想來的國度 高溫熱死近5000隻蝙蝠
    紅茶主編之前就曾經預測,今年可能將會是澳大利亞最熱的一年。
  • 蝙蝠咬人事件頻發 澳醫務人員籲人們遠離蝙蝠
    蝙蝠咬人事件頻發 澳醫務人員籲人們遠離蝙蝠 2008年12月18日 1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2月18日電 綜合報導,澳大利亞近來蝙蝠咬人事件頻發,新南威爾斯醫療機構17日呼籲人們遠離蝙蝠,被咬者容易感染可能致命的類似狂犬病毒。
  • 被嫌棄的蝙蝠的一生
    四周之前,她終於得到了行政許可,旋即匆匆踏上前往澳大利亞海外領地聖誕島的漫長航程。這是一座孤懸海外的小島,島上有醉人的椰林樹影,也有紅蟹遷徙的盛景,對於包括琳迪在內的大多數澳大利亞人而言,居民幾乎完全由華人構成的聖誕島甚至還有一絲異域風情,但琳迪無心關注這些,她肩負重要使命——為一種僅棲息於此的瀕危動物留下最後的火種。 夜色正濃,琳迪的思緒比夜色更沉重。
  • 9張罕見的動物老照片,猩猩用奶瓶餵豹子,蝙蝠帶著「寶寶」飛行
    1971年,黑猩猩在英國的索南公園動物園餵豹子這張照片是50年前拍攝的,一隻黑猩猩正在用一奶瓶餵豹子幼崽。好像人類一樣,一個媽媽正在給寶寶餵奶,但現實是一個物種在餵食另一個物種。最幸福的鱷魚從1986年保羅·霍根(Paul Hogan)的電影《鱷魚鄧迪》中,鱷魚就在國際上獲得了聲譽。鱷魚通常生活在非洲,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
  • 一窩蝙蝠飛進抽油煙機裡,數了數有10隻
    8月16日15時51分,杭州市消防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勤豐小區2幢1單元402室廚房抽油煙機內有一窩蝙蝠,害怕飛出廚房進入家中,遂報警求助,接到報警後指揮中心立即調派:大關消防救援站1車7人前往現場進行處置。
  • 居民正要燒飯,聽到油煙機裡有聲音,一看竟是一窩蝙蝠
    錢江晚報2020年8月18日訊 「我正準備燒飯做菜,還沒開油煙機,就聽見裡面有聲音,仔細一看,裡面有蝙蝠在爬。」昨天(8月16日)下午3點50多分,住在杭州和睦勤豐小區的一位居民向杭州消防求助,稱家裡的油煙機裡有一窩蝙蝠,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接到求助後,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立即調派大關消防救援站1車7人前往現場進行處置。
  • 吸血蝙蝠居然也獻血
    因為新冠病毒,曾經SARS病毒宿主蝙蝠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蝙蝠除了是很多病毒的宿主外,傳說中的吸血鬼,創作者的很多靈感也來源於蝙蝠中的吸血蝙蝠。這個物種有許多奇特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吸血蝙蝠居然也被吸血在已知的近1400種蝙蝠中,只有三種是吸血鬼。但你知道嗎,即使是這些物種也會被吸血。許多蝙蝠物種必須與微小的、吸血的蝙蝠蒼蠅抗衡。而吸血蝙蝠的情況可能比大多數蝙蝠更糟糕。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的蝙蝠生物學家傑拉爾德·卡特說:「吸血蝙蝠的寄生蟲比普通蝙蝠多。」。
  • 吸血蝙蝠居然也獻血
    因為新冠病毒,曾經SARS病毒宿主蝙蝠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蝙蝠除了是很多病毒的宿主外,傳說中的吸血鬼,創作者的很多靈感也來源於蝙蝠中的吸血蝙蝠。這個物種有許多奇特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蝙蝠都吸血嗎?吸血蝙蝠居然也被吸血在已知的近1400種蝙蝠中,只有三種是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