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貓
這個詞真的會令人
又愛又恨
平時在素材網上
搜一下鏟屎官遛貓照片
真是酷炫
有這樣的
也有這樣的
還有這樣遛貓的
總之兩個字
拉風
除此之外
就是滿滿的羨慕
但是再看了一些其它的
突然發現
路人遛貓的畫風完全不同
就這?
就這!
還有累趴的
不少鏟屎官,看了網上的遛貓視頻和圖片,覺得行為拉風,或者是覺得應該讓貓咪出去透透氣。
不管自家主子的情況,在沒有經過任何鋪墊的情況下,直接就帶出門遛了。結果貓咪害怕,或受驚而逃,比比皆是。
同樣是遛貓,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為什麼有這種行為,在某些人眼裡看來,就是虐貓?
今天就來說一說,貓咪遛貓這件事。
真的不能遛貓麼
美國曾做過一個實驗,發現在戶外玩耍的貓貓,會比在室內貓貓更快樂,還可以自由進行本能行為。比如磨爪,這樣也有效的降低了家具的磨損情況。
而且由於外面廣闊的世界,貓貓聞到、感受到的也會變多,會激發貓的好奇心,在外出同時,增加運動量,還能預防貓咪肥胖。
遛貓有好處,但是不代表就是建議戶外遛貓。每隻貓咪的性格喜好不同。如果你養的是流浪貓或散養貓咪,那麼他會更喜歡外出。
如果你養的是一隻從沒有外出過的寵物品種貓,那他就可能很敏感,對外出很抗拒,一出門就會有應激反應。
其實,遛貓本身並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只是這件事對某些貓咪會帶來一些風險。而且盲目模仿,會害了你家貓咪。
因為遛貓這件事兒,對你家貓咪也是有要求的。
遛貓對貓咪自身要求
1、與品種有關
在品種貓中,像是暹羅貓、豹貓等貓咪,膽大不怕生,對外出的接受度是比較高的。不過也不代表所有個體都能接受外出哦。
2、與年齡有關
貓咪接受社會化的最佳時期是9周齡以前,這個階段的貓咪大膽、調皮、精力充沛,對周圍事物和人充滿好奇,也就是接受外出的機率會更高。
而中老年貓咪,性格已經定型,很難接受突然的變化,安排外出很可能會導致應激反應,從而傷害到貓咪。
不管貓咪外不外出,都是要接種疫苗和定期驅蟲的哦。
如果貓咪已經有了充分的基礎(性格接受度、年紀、疫苗、驅蟲),就可以考慮下一步的科學訓練了。
如何科學遛貓
遛貓不是一時興起就能開展的。為了避免貓咪在遇到威脅時受驚逃跑,我們需要給予一定的訓練,來保證貓咪安全。
1、挑選貓咪背帶
貓貓和狗狗不同,不太適合用項圈作為安全帶,貓貓很容易從中掙脫出來。
最好是挑選H型、比較輕的安全背帶,會讓貓咪覺得更舒適;材質上選擇棉質或者尼龍質感會更好。
2、適應牽引繩
貓咪剛開始對牽引繩,是拒絕的,因為多少會有點約束行動。因此最好是在他玩耍、進食或者剛睡醒時戴上背帶。
這時他正處於最舒服狀態,不太會掙扎、戴上後不要著急扣上,讓貓貓先習慣有背帶在身上的感覺。
在過程中可以餵點倍美特營養膏獎勵他,讓他知道戴上背帶有好處。最好每天都給穿上背帶,直到完全適應為止。
3、室內遛貓演習
如果貓咪對背帶開始接受了,那就可以讓他帶著背帶在室內活動。每次從幾分鐘開始,到半小時,逐步增加時間。
充滿自己氣味的地盤,可以提高貓咪接受程度。在貓咪熟悉室內,可以小範圍戴著牽引繩散步。
4、開啟戶外訓練
在戶外訓練前還需要觀察一下戶外的一些環境情況。
●附近有沒有具有攻擊性的動物;
●是否有吵鬧的汽車鳴笛、施工等聲音;
●草叢是否剛做過驅蟲,還有沒有農藥殘留物;
......
戶外探索順序:從門口開始探索,再到安靜封閉的戶外空間,最後才嘗試開放式的戶外環境。
遛貓時間推薦:其實並沒有具體時間段,只要環境安靜、氣溫適宜就可以。避開人流和遛狗高峰期。
5、遛貓注意事項
確保貓貓已經接種疫苗;
已做到定期體內外驅蟲;
身上有防丟失牌子,如寵物牌;
貓已絕育,可防止因發情逃跑;
儘量不要在人/車流量最多的時間帶它出去;
最好在天黑前回家,不然容易會被車燈刺激;
儘量不往草堆裡跑,避免接觸農藥、老鼠藥、誤食有毒植物;
不要去噴泉或者池塘等地方,避免貓貓不小心掉進去。
當然,可能你做了很多努力,結果在最後一步戶外訓練時,卻始終不成功。那麼也不用強求,勉強是木有幸福滴。
遛貓的初衷還是想讓貓咪更快樂。如果貓咪對外出始終很牴觸,那就作罷。貓咪的快樂,才是我們該守護的。
為了貓咪更幸福,可以豐富他的室內的活動,增加生活情趣,比如放置貓爬架,用封閉式透明陽臺,滿足其好奇心。還可以添置逗貓棒、電動魚等玩具供玩耍。多抽出時間陪他......
遛貓,不是必須的。但貓和貓的快樂,是一定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