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IP一詞,最開始直譯為智慧財產權,也就是ntellectual Property。它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通過智力勞動創造成果的專有權利,它可以是一篇故事,一個設計,也可以是一個藝術作品。而現在大家對於IP的解釋又多了一層引申的含義即指適合二次或多次改編開發的影視文學,遊戲動漫等。最近幾年國內影視IP劇大熱,一直搶佔各大收視排行,改編的類型也層出不窮。其中有一部小說先後經歷了動漫,漫畫,舞臺劇、遊戲、影視劇和電影等一系列的作品改編,2017年初次漫改可謂是火爆全網,B站的彈幕險些被刷暴,這部經歷無數改編的IP巨作就是蝴蝶蘭的《全職高手》。
從上映到現在三年的時間過去了,如今我國的動漫製作水平和技術在不斷地提高和創新,各種新番動漫備受好評,被廣大網友稱作國漫之光。而作為當時國漫點擊量第一的全職,經過這三年時間的洗滌,慢慢的淡出了大多數動漫迷的視野,當然如果你對全職是真愛的話,你可能重刷了不止5遍,比如筆者本人。言歸正傳,今天我們就來淺談一下全職作為當時國漫最火爆IP開始走下坡路的原因
《全職高手》在漫改之前,是蝴蝶蘭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網路遊戲競技小說,後經企鵝影視、閱文集團、東申影業和嗶哩嗶哩聯合出品打造,並由重慶視美精典影視動畫操刀製作。經常了解動漫資訊的人都知道一句話:視美出品,必屬精品。當然中國動漫影視公司做得好的還有很多,譬如中國老牌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現在的杭州玄機、上海繪夢、北京若森等等這些都是國內動漫製作的佼佼者,不論技術和製作都是國內領先水平,只能說視美的製作還是比較精良的,再加上有國內頂尖的配音團隊加持,未播先火啊。
作為大IP全職擁有很多原著粉,成片還沒有出來的時候,閱文發布了一個4分多鐘PV預告,結果這個視頻在嗶哩嗶哩上差點被刷爆,彈幕量實在驚人,畫面被彈幕完全遮擋,已經看不出來動畫的內容,單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全職所擁有的龐大粉絲量是多麼的嚇人。拋開彈幕看畫面製作的話,作為一部電子競技打鬥熱血番,場面還是很帶感的,凡事喜歡熱血動漫的人來說應該都不會錯過,對於沒有看過原著的人而言沒多大影響,筆者自己就是先入的動漫坑然後入的原著坑。
全職在漫改的道路上經歷過謾罵也經歷過吐槽,原著粉和動漫粉之間的較量並沒有給它帶來多大的影響,反倒是熱度只增不減,從這個方面來說全職的漫改還是很成功的。眾所周知,國漫在時長和總集長方面一直遭到詬病,經常看日漫的朋友都知道一集的時長通常是20分鐘左右,總集長會根據受眾的熱度來決定是否腰斬,而國產動漫一集只有十幾分鐘有的甚至只有幾分鐘,總集長更不用說的,過百集的很少。全職第一季只有十二集,每集時間長短不一,本來前期的宣傳以及後期的製作已經把全職推到了一個高度,結果突然就沒了?讓你一腔熱情直接洩了氣。本來預計2019年更新的第二季也一拖再拖,至今毫無音信,這是大概就是國產動漫的通病,也是造成全職熱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國內動畫最早創作於20世紀20年代,起步與同時期美國日本並不算晚。雖然有過輝煌年代,但是整個發展過程是艱辛而緩慢的,又經歷了十年動蕩不論是在技術上還是人才上都造成了很大的缺失,直到現在國內動漫發展趨勢穩定,越來越多的動漫作品開始爆發式出產,國內動漫開始呈現崛起之勢。但是國產動漫的受眾人群有限,大多數觀眾對動漫的理解很狹隘,認為動漫是給小孩子看的,應該具有教育意義,不應該被拿來模仿。有些家長甚至認為有些動漫存在引導錯誤觀念的想法,至於這種理論我無法苟同,就好比一個孩子看了殺人的電影就去模仿殺人,而家長怪罪電影公司是一個道理。
動漫文化的發展也可以看作是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動漫沒有辦法像日本動漫那樣真正做到商業化和市場化。日本的動漫產業是由多個行業組合形成的產業鏈,他們分工明確可以相互帶動發展,並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而國內的動漫製作緊靠政府的扶持和部分投資廠商很難形成大的市場,這就是國產動漫目前面臨的一些現狀,當然也是全職熱度下降的原因所在。還有其他的原因我們就不分析了我們都希望國漫越做越好,儘管現在國漫的發展不盡如意,但是我們給它一些時間,總有一天國漫會回應我們的期待,最後我還是期待全職2能儘快到來 ——十年不悔入榮耀,等你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