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與任何唱片公司籤約,自己創作、自己錄歌、自己宣傳,希望用音樂獲得世界認可,卻必須接受作品被更多人聽到都很難的現實——所謂「獨立音樂人」,大約絕大部分都在為趙雷的出圈抹淚,轉頭看看自己,卻不得不為維持這個標籤用另一份工作養活自己。
我是
殷偉豪,大學畢業至今一直混跡於北京的獨立音樂人圈內,寫著無法發表的歌,做一些觀眾很少的Live Show。國內大眾對於音樂付費的低意願和對於版權的低認知,使絕大多數獨立音樂人幾乎賺不到一分錢。而那些佔領市場高地的歌曲,又有多少有靈魂、有音樂性?
在這裡,我想與大家分享作為獨立音樂人的現實苦樂,若你對流行音樂有想法有見地,也歡迎與我聊聊。▍鄙視抖音神曲不是酸葡萄心裡嗎?Q:如何評價「小蘋果」「學貓叫」「沙漠駱駝」?上述三首歌曲從商業的角度來講,非常非常成功,從策劃到包裝到營銷都值得肯定,值得學習。從音樂的角度來講水平不高,不敢恭維,在我看來沒有什麼價值,屬於「被流行創造」的作品。
Q:不太懂,你們所強調的靈魂和音樂性到底是什麼?在我看來好聽就行,好聽這件事雖說很主觀,但怎麼說呢,旋律是流暢還是怪怪的,也不會有太大的審美差異吧?你的看法沒錯,對於音樂來講,很難有客觀的評價,而被大眾選擇的音樂本身一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從音樂的創作、編曲、製作方面,還是可以相對客觀的分出水平的高低的。在我看來,真正好的作品是可以「流傳」下去,而不僅僅限於「流行」。
Q:你看不上佔領市場高地的歌,但它們總歸紅了。你們一味覺得不好難道不是酸葡萄心理嗎?首先我並沒有看不上佔領市場高地的歌,我本人就是周杰倫和崔健的粉絲。在我看來,他們就是姜文口中所說的「站著把錢賺了」的人,他們創造了自己獨特風格的音樂,並使之流行,這是「創造流行」。
然而有一些「神曲」卻是為了迎合市場而創作的,這是「被流行創造」。這種純粹的,為了取悅市場而創造的音樂在我看來價值並不高。我相信時間就是檢驗其價值的最好工具,許多年後,真正好的作品會被奉為「經典」,而那些「神曲」多半會被人遺忘。
Q:有件事總讓我困惑,比如你唱出一段旋律,怎麼判斷是你自己腦中想出來的還是因為在什麼地方聽到過進入了潛意識記憶呢?如果是哪兒聽到過的再做出來不是變成了抄襲?我覺得如今好些音樂人為了躲避抄襲指責故意把旋律寫的很怪,反而就不好聽了……據我的經驗來講,在你嘗試創作一段旋律或者通過潛意識,本能的創造出一段旋律時,肯定會下意識的受到你經常聽的音樂的影響,這是不可避免的。舉個例子,李榮浩和方大同都是John Mayer的忠實粉絲,恰巧我也是,所以當我在聽李榮浩和方大同的作品的時候,總能捕捉到John Mayer音樂風格的影子,包括和弦的實用方式,作品節奏型等。但這種音樂風格上的影響,我覺得很正常。一般情況下,一首作品的旋律超過八個小節與另一首作品一模一樣才可以判定為抄襲。因為音樂也是一門學科,一個音樂人不可能憑空創造出一種音樂風格,他需要先完全融會貫通一種或幾種風格之後,才有可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這就像jazz風格是來源於Blues,Rock&Roll來源於Country music一樣。
方大同
Q:感覺現在有很多途徑讓大家聽到你的歌,各種網絡平臺,只要你放出去就有人看到,只要好聽就會流傳。那默默的獨立音樂人是為什麼不能出位?感謝你的提問,你的提問非常好。我只能說你說的這種現象確實有可能發生,但是機率非常小。不通過策劃、營銷等商業手段,在當下這個時代想獲取流量並不容易。我們所看到的一些「不經意間就火起來的歌」實際上多數背後都有推手。一首名不見經傳的歌曲傳到大眾耳中往往是需要花費大量金錢的。舉個例子,當年一首《我的滑板鞋》幾乎紅遍大街小巷,但實際上這首歌的成功並非偶然,更有消息稱,其背後的團隊策劃這首歌曲爆紅所花費的金錢高達7位數。
Q:怎麼看待網際網路對音樂的影響?網際網路對於音樂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對於唱片的發行,有致命的打擊。現在的音樂人很少出專輯,並不是音樂人不想出專輯,而是沒有了CD這個載體,專輯的意義就有了很大的缺失。
Q:好的音樂總會有人願意付費的。就比如我,性情中人,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就會付費下載。但有些音樂沒付費就不讓聽,付費了又不知道是否喜歡的類型。哪怕是試聽一半或一小段,也可讓人是否值得付費。你說的太對了,在這方面國內確實做的還不夠好。國外在這方面就做的相對成熟一些,用戶在決定是否買音樂之前可以先試聽一小段。
▍堅持風格才是值得尊敬的音樂人Q:北京音樂圈子環境怎麼樣,能簡單聊下崔健的音樂嗎?北京的音樂圈子環境很棒,觀眾的審美水平較高,無論多麼另類,多麼先鋒的live音樂在北京都能找到觀眾,很包容。
關於崔健,個人覺得他是一個「偉大」的歌手。篇幅原因,拋開詞曲創作、編曲,藝術性等不談,可以說他的作品到現在依舊有強大的影響力,而且並不過時。究其原因,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讀到真正的「搖滾精神」,他所表現的那種反抗,那種掙扎在國內是極度匱乏的。並且老崔從一而終,到現在為止也不為市場妥協,堅持自己的音樂,堅持自己的風格,這才是值得尊敬的音樂人,搖滾人的態度。
崔健
Q:在當前華語樂壇你最喜歡的音樂人是誰?為什麼喜歡他?可能因為我本身比較喜歡R&B和Soul的關係,我比較欣賞方大同。而且我覺得他的作品從創作、編曲、製作角度來看,非常「高級」,簡單來講,可以理解為他作品中使用的和弦都很難,很「高級」。
Q:方大同總讓我感覺很刻意,刻意要炫技刻意要耍帥刻意要讓人感覺高級,尤其是唱起來那些刻意的轉音!怎麼說呢,因為R&B和Soul本來就是那樣的,很多轉音,這是這類風格音樂本來的樣子。但是你覺得他很刻意,也許是因為他的唱功水平還不夠高,沒有把這些所有的元素完整的融為一體,呈現出來。
▍獨立音樂人如何進行獨立創作?Q:你是怎麼學寫歌的?平時表演都是唱自己的歌嗎?如果唱別人的歌,需要付版權費給他麼?我是自學寫歌的,平時表演也經常會翻唱別人的歌。由於目前影響力有限,演出也不是出於商業目的,所以目前沒有付給別人版權費,但如果以後火了,翻唱別人的歌可能就需要付版權費了。
Q:作為獨立音樂人,創作當然可以更自由。請問您覺得音樂為誰而作?音樂是自我的表達,所以我所認為的音樂,不應該為誰而作。
Q:吉他是不是獨立音樂人的主要樂器?可能算是主要樂器吧,因為彈吉他的獨立音樂人方便去酒吧駐唱。
不會樂器完全有可能自己寫歌的,要相信音樂是包容的,你甚至可以把音樂當作一種記錄生活記錄情緒的工具,你開心時不由自主哼出的旋律,那就是音樂了。現在手機裡一般都有自帶的錄音軟體,找到它,學會使用它,用它來記錄可能會很方便。
如果要製作一首音樂作品,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編曲,也就是所謂的給你腦中的旋律加伴奏,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製作技術。推薦你一款門檻較低的音樂製作軟體,如果你使用蘋果手機的話,可以試試Garageband。
Q:請問對沒有音樂基礎的人,想要自學成為獨立音樂人,在自學方面有什麼建議?建議你可以先從學習一門樂器入手,慢慢了解音樂這門學科。
Q:在您身邊的獨立音樂人中,音樂科班出身的人多麼?想要入行成為獨立音樂人需要專門培訓嗎?我身邊的科班出身的音樂人與從最開始 業餘愛好轉變成獨立音樂人的人一半一半吧。想要成為獨立音樂人不一定需要經過專業培訓,但是一定的音樂知識還是要有的。
Q:對於一個不懂音樂的人,您感覺可以寫出歌詞來嗎?完全可以的,懂音樂的人也不一定能寫出好的詞。能寫出好的詞最主要在於自身的文學素養。
▍養不活自己的事,靠什麼堅持?Q:獨立音樂人一般靠什麼為生,酒吧駐唱嗎?有的獨立音樂人會靠酒吧駐唱為生,我所了解的大多數獨立音樂人其實都有自己本職工作,也許是上班族,也許在搞音樂教育。因為純粹的以音樂為生不容易,所以現在「獨立音樂人」更像是一個人的眾多標籤之一。
Q:獨立音樂人通常有哪些獲得收入的渠道?實際上,獨立音樂人獲得收益的途徑很少,一般可以通過live演出來獲取一定的收入,有些獨立音樂人會製作專輯售賣,但往往很難實現盈利,所以實際上,大部分的獨立音樂人都是「兼職」。
Q:獨立音樂人如何生存?對於獨立音樂人來說,想解決生存問題不難,把獨立音樂人變成兼職就好。難的是在市場選擇音樂的大環境面前能夠保持自己獨立的,創造,表達自己音樂的心。
Q:為什麼您不通過音樂選秀節目而成為一名職業歌手?我個人來講,不是很希望通過選秀出名。因為在我看來,就算僥倖通過選秀成名,也是市場操縱下的產物,與我心中所希望成為的音樂人有悖。
Q:獨立音樂人如何面對資本的力量呢?很遺憾,獨立音樂人目前一般不會受到資本力量的影響。
Q:養不活自己的事,要靠什麼堅持呢?要靠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