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查爾斯·達爾文在其名著《物種起源》中利用槲寄生來說明演化論中關於生存鬥爭的概念:「槲寄生依存於蘋果樹和少數其他的樹,如果強說它在和這些樹相鬥爭,也是可以的,因為如果一株樹上生有此等寄生物過多,那株樹就會衰弱而死去。」槲寄生對宿主的負面影響有多種形式,包括影響植物的生長、降低宿主活力、造成夭折、影響木材質量和重量、減少結實、使植株更容易被其他的昆蟲或真菌攻擊。
Sushiswap短暫的發展史
在流動性挖礦的世界裡,資金逐利,一個新開的流動性挖礦池如果收益較高,可以更好的吸引場內資金注入。
8月23日,加密貨幣圈知名KOL Larry Cermak發問:如果某些才華橫溢的開發人員(像@AndreCronjeTech這樣的人)分叉Uniswap的一切,只改變一下名字並發行代幣,最終將大約90%的代幣分配給LP,Uniswap估計會很難受。流動性估計會跟著激勵走,因為很多人都是利益驅動的。估計有人正在這麼做。
正如Larry Cermak預測的那樣,8月27日,一個新的「Uniswap+流動性挖礦」項目SushiSwap上線。既刺激投資者把資金提供給Uniswap資金池,又把大批Uniswap流動性吸引至SushiSwap。在此驅動下,Uniswap鎖倉資金破14億美元,Uniswap交易量超過Coinbase,其中SushiSwap鎖倉資金在短短4天內超過10億美元。
自此,前期火爆的YFI、YFII、YAM、Mooniswap,頓時變得不香了,大家都在一窩蜂的湧入其中,Sushi的價格也逐步水漲船高,成為市場的寵兒:
價格暴跌90%需要多久?Sushi:我4天就能辦到。上周末,因SushiSwap匿名創始人Chef Nomi賣出devpool的全部SUSHI,造成SUSHI大跌,並帶動大盤下跌。
SushiSwap一時面臨生死考驗,一旦項目遭到社區的拋棄,很快就會有新的流動性挖礦項目,取代SushiSwap的位置。SushiSwap早期農民、FTX創始人Sam Bankman Fried隨即發推怒懟Chef Nomi,並表態願意支持SushiSwap發展。Sam Bankman Fried表示,如果Chef Nomi放棄對SushiSwap所有私鑰的控制,Sam Bankman Fried願意個人出資向社區返還500萬枚SUSHI代幣,這些代幣將在遷移完成且與Serum集成後空投給SUSHI抵押用戶。
9月6日,Chef Nomi在推特表示已將SushiSwap時間鎖管理控制權限發送給Sam Bankman Fried,並正將控制權轉讓給Sam Bankman Fried。
Sam Bankman Fried成為SushiSwap臨時掌舵人。隨後,Sam Bankman Fried採取一系列措施、多管齊下拯救SushiSwap。
9月9日12時左右,FTX創始人Sam Bankman Fried(SBF)發推宣布,SUSHI將於10小時後進行遷移。
SBF提醒稱:
1.如果想要遷移,用戶可以繼續參與質押,如果不同意遷移,就撤出資金。
2.一次只遷移一個資金池;與此同時,由於rebase,BASED和AMPL資金池將不會進行遷移。
3.多籤名治理候選人投票也將於今晚結束。
此前,SBF還透露,SUSHI遷移的測試工作均已通過。
對於促進SUSHI未來發展的策略,SBF曾有明確的提及,首先,最優先考慮的應是確保遷移成功,確保多籤名管理權過渡成功轉移。其還有以下幾點:
1.同意減少Sushi供應量。隨著通貨膨脹減弱,一些事情會自然發生。
2.應該把Sushi的部分獎勵進行鎖定。遵循當前時間表,但將1/6的Sushi解鎖,將1/3的Sushi鎖定一年,並降低50%比率。
3.將現行費率從30 bps降至20 bps,回扣15 bps以及5 bps。
4.接下來與Compound和Aave合作,在Sushiswap上創建保證金交易。
5.在Serum創建SushiSwap分支。
9月10日0點,Sushi測試時間推遲,一度引發部分投資人的擔憂,Sushi的價格也略有下滑,萬幸,Sushi最終成功遷移。雖然自壽司Sushiswap遷移完成之後鎖倉量大增,但其交易額並未超過Uniswap。
根據DeBank數據顯示,去中心化交易所24小時總交易量為9.7961億美元,其中Uniswap V2交易量為440,550,651美元,Sushiswap交易量為90,040,945美元,是Uniswap的五分之一。此外,在24小時交易次數和用戶數方面,Sushiswap與Uniswap的差距同樣很大:目前Uniswap 24小時交易次數124,598筆,24小時用戶數21351,而Sushiswap兩個指標分別為5141筆和962。
「相愛相殺」?不,Uniswap栽樹,Sushiswap乘涼
毋庸置疑,蟄伏兩年的Uniswap本應是DeFi熱潮中最耀眼的明星,名副其實的「獨角獸」。
然而,半路殺出的Sushiswap依靠分叉Uniswap,在短短一周內鎖倉14億美元,佔據Uniswap流動性的75%,反客為主,一時成為最大的贏家。
Sushiswap正大光明地竊取勝利果實,引得Uniswap創始人Hayden Adams 一陣怒斥:
「Sushi只是任何有能力的開發人員通過一天的努力創造出來的東西。這只是巨鯨在玩的『鯨魚遊戲『,試圖利用炒作Uniswap創造的價值來獲利。」
Uniswap的核心亮點在於自動做市商(AMM)機制,這是優勢,同時也可能成為劣勢。Uniswap中對於流動性提供者的激勵僅有一項,交易手續費獎勵,這對於提供流動性的礦工並不友好,他們承擔著風險,支撐起了Uniswap的成功運轉,卻無法隨著Uniswap的指數級增長獲得更多的收益。
此外,用戶向AMM池提供流動性的也會造成無常損失——在AMM中存入代幣與僅僅在錢包中持有這些代幣之間的價值差異。當AMM內代幣的市場價格在任何方向上發生偏離時,就會產生這種暫時性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Sushiswap直接復刻Uniswap的設計,沿用AMM(自動做市商)機制,區別在於,Sushiswap引進了代幣激勵。
SUSHI跟隨以太坊區塊產出,總量無上限,前10萬個區塊中每個區塊釋放1000 SUSHI,後續每個區塊釋放100 SUSHI。
除了具有治理功能,SUSHI兼有平臺幣特徵,0.25%手續費直接分配給活流動性礦工外,另外的0.05% 則是用於回購SUSHI。
這樣,提供流動性的礦工,不僅可以獲得手續分成,還可以獲得代幣獎勵。
產量放大10倍的頭礦,讓礦工蜂擁而至。
巧妙的一點,前10萬個區塊,SUSHI被獎勵給在Uniswap上為USDC/ETH、SUSHI/ETH等13個代幣池注入流動性的礦工;10萬個區塊(約兩周)後,Sushiswap再把Uniswap上的13個代幣池遷移至Sushiswap上,理論上,可以成功實現流動性掠奪,實際上,Sushiswap也做到了。
「寄生」的最終目的
「吸血鬼挖礦攻擊」是由一位來自瑞士的加密貨幣分析師 Martin Krung 在最近發布的文章中提出的觀點。
其概念是,所有仰賴流動性的協議都不可避免的會遭受「吸血鬼挖礦攻擊」,正如 SushiSwap 對 Uniswap 打的算盤,由於 SushiSwap 有流動系挖礦而 Uniswap 沒有,因此,為了追求最高收益,大多數流動性提供者會選擇將流動性轉移至 SushiSwap(假設合約風險相同),最終 Uniswap 將因為流動性被吸乾而衰敗。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Martin Krung 在文中又描述了一種更進階的吸血鬼挖礦攻擊手法。假設 A 跟 B 平臺都是 AMM 平臺(A是原版,B是複製版),且兩個平臺都有發幣,也都被去中心化借貸平臺支援。
首先,B 平臺發布前先募得一筆啟動資金,平臺啟動後,將啟動資金存入借貸平臺作為抵押品,借出 A 代幣,之後再將借出的 A 代幣市場上拋售,併購入自己的 B 代幣。緊接著,再將自己的 B 代幣當抵押品借出 A 代幣拋售並繼續購買自己的 B 代幣,不斷重複此操作。過程中也可以設法透過槓桿加大效果。
最終, A 代幣將因拋售而暴跌,B 代幣則會因為不斷買入而上漲,A 平臺的流動性提供者為了最求最大利益,便會轉往 B 平臺,導致 A 平臺衰敗,B 平臺獲得最後的勝利。
吸血鬼攻擊可以理解為是一次簡單卻又光明正大的 "黑客攻擊",既可以是以大欺小,也可以以下犯上。正如Sushiswap的快速發展,以及Uniswap的無可奈何。
總結
按照Martin Krung的說法,目前DeFi上的流動性挖礦協議,都可能面臨吸血鬼式攻擊,特別是當SushiSwap證明此方法行之有效後,分叉項目,在原項目上寄生或者遷移挖礦搶奪流動性可能成為不少項目方的新選擇,畢竟「搶」是最快的「致富之路」。
事實也證明,Uniswap對此毫無辦法,只能放兩句狠話開發V3以對付Sushiswap。
流動性挖礦的世界中,很明顯,礦工只忠於回報與收益率,不會忠於平臺。
所以,哪天Sushiswap銷聲匿跡了,請大家也不用奇怪,因為它很有可能是以自己當初對待Uninswap的方式,被其他項目取代了。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Hyper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