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重慶人餐桌上的又一道應時名菜出現了,但是和其他的重慶菜不同,這道菜讓很多外地朋友無從下手,甚至「這能吃嗎」的聲音充斥於網上,不少網友針對這玩意兒的討論也甚囂塵上。它就是被譽為草根逆襲典型例子的折耳根——巴叔我從小到大都抗拒的!
說起來折耳根真的就是非常不起眼的野草,雖然就藥用價值而言,它也是身為中國藥典家族的成員,卻完全沒有靈芝、雪蓮那些卓爾不群的氣質或顏值,屬於根正苗黃的地道「泥腿子」。
不過,它的幸運在於多生長於中國西南地區。古代川蜀人的生活水平相較不高,不少底層老百姓還在為溫飽而愁苦,那麼但凡能吃的東西都可以「薅一口」。幾經「實驗」,大家發現折耳根涼拌清脆可口,清炒或是搭配肉食炒著吃廣受歡迎,人們對它愛得深沉執著。但對於沒有吃過的人來說,第一次吃時,往往會覺得有奇特的腥臭刺鼻味,表現抗拒。因為這種特殊的味道,北方的朋友稱其作「魚腥草」,就在前些年,可憐的折耳根還被網友們評選為最難吃蔬菜之一。
無論出身還是履歷,折耳根都不順。怎麼看怎麼是個悲情角色。以上還不是最慘的,它背過最大最黑的「鍋」,是關於它致癌的傳言。
這幾乎是判了折耳根的「死刑」,但是重慶人不管——你歪果仁一邊涼快去,我們吃了幾千年都沒得事!後來經過科學驗證,於2016年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主辦的2016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魚腥草會導致腎病腎癌」說法,被評定為邏輯推演不夠嚴謹,結論有失慎重。理由:有強致癌性的是馬兜鈴酸在人體中的代謝物馬兜鈴內醯胺-I,而魚腥草裡確定含有的是馬兜鈴內醯胺BII、AII和FII類,不是同一種東西。現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魚腥草裡的這些種馬兜鈴內醯胺有毒性或致癌作用,我們的折耳根終於「沉冤得雪」。
巴叔的爺爺迷了折耳根一輩子,耳濡目染間,雖然身體是抗拒的,但是巴叔學會的第一道菜還得說是涼拌折耳根,因為就是簡單!
我們所需要準備的食材只需:折耳根、生薑、大蒜、生抽、香油、醋、小蔥、鹽、香菜。
步驟上,怎麼算都最多只4步
1.首先將香菜、小蔥洗淨備用,折耳根掐成5cm左右短節,洗淨備用。
2.鍋加入水燒開,下折耳根,關火,攪兩下,一氣呵成,趕緊以最快速度撈起來,放涼(特別注意時間,否則熟透了就宣告完蛋)這點焯水憑喜好。
3.把折耳根放在一個大盆內,蔥切成蔥花,香菜切成和折耳根一樣短節放在折耳根上面,準備好放入大蒜末、薑末、小蔥花、生抽、香油、鹽、味精、麻辣佐料,關鍵是我們重慶味的(麻辣佐料) 放好,但勿攪拌。
4.點火起鍋,加入一點點食用油,油溫高些至冒煙,然後將熱油淋上去拌勻即可。
雖然巴叔至今依然對摺耳根下不了口,但之所以對其頗有好感,可能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喜歡這樣的「草根逆襲」故事吧。從折耳根身上,讓我們相信了默默努力的普通人,也會有憑藉堅持本色和實力證明自己的那一刻,大家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