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閒讀:「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坐到明」

2021-01-16 三個小布丁

今天接著讀白居易的詩。

我們已經說過,白居易是語言大師,凡語言大師,他的語言就是錘鍊出來的。只是白居易錘鍊語言的方法與其他詩人略有不同,他不像杜甫一樣「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也不像賈島一樣「二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他沒有那麼嘔心瀝血,他精心錘鍊自己的詩句的方法就是找個不識字的老嫗,讀給她聽,聽不懂,接著改,聽得懂,拿去發表。

(白居易:老嫗能解)

也就是說,他對自己的詩有自己特有的追求,他不追求險奇,新穎,他追求淺淡平易,能大白話表達的,一定用大白話來表達。我們可以想見,這個過程,並不比「耐得半宵寒」或「捻斷數莖須」來得容易,因為實質上,詩本身是要用最精煉、最簡短的文字數量,表達儘可能豐富的思想外延,淺淡平易的遣詞造句,似乎更難一些。

(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

但白居易做到了,他在「詩仙」的瀟灑靈逸、「詩聖」的雅正古厚、「詩佛」的包藏萬象、「詩豪」的豪邁俊朗之外,又另開出了新路,成就了自家樸實簡易的詩歌風格,同時也成就了他的「詩王」美名。

(李白:興酣落筆搖五嶽)

當然,得到「詩王」這個名頭,還說明他留下的詩作足夠多。(這是題外話,稍微說一下:論詩人一生詩的創作量,李白差不多是1000首,杜甫差不多1500首,白居易則留下3000首左右。他不愧「詩王」之名。有朋友會說,白居易比李白杜甫活得久啊!其實,同樣長壽的劉禹錫也只留下不到1000首而已。)

今天讀一首白居易寫的宮怨詩,很說明問題,詩的標題是《後宮詞》,全詩如下:

淚溼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其實論宮怨詩,寫得最有名的是白居易同時期的詩人張祜的《宮詞》:「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讀來每每讓人腸斷落淚。(其實張祜也是一個錘鍊詩句的名家,據說張祜作詩時,妻子兒女每次叫他他都不答應,事後說:「我正要口裡生花呢,難道還顧得上你們嗎?總之,在雕章琢句上,他也很牛,以後再說。)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白居易的這首詩,有評價認為過於淺露,比如《唐人絕句精華》中就說:「白詩每喜作快語、盡語,如『紅顏』句,皆嫌快,嫌盡,不免刻露。」就是說,寫得太直白了,真的是這樣嗎?完全不是,白居易的淺露,只在字面上,字面深處的含蓄也是層層疊疊的,賈島他們推敲文字,求字準,而白居易不但要準,還要樸素。這首詩就是例子:

(賈島推敲故事的雕塑)

一個後宮女子,自從她進入後宮,她悲慘的命運就已註定了。她的一生,註定要伴隨著無休無止的哀怨,這首詩就從失寵宮女層疊的哀怨入手寫起,妙就妙在,詩人表達這層層哀怨,卻又完全不露哀怨字痕。全詩看上去如同一幅宮女生活白描畫,只寫情景,情從景出:

淚溼羅巾夢不成。後宮女子期盼君王的臨幸而不得,這是她的第一層哀怨,這層哀怨藏在句外,並不顯露。既不得臨幸,她退而求其次,她想早早上床,期望獲得一個美夢,可是「夢不成」,一個好的夢境也不可得,於是又一層哀怨,「淚溼羅巾」,只是夢不成的表象。

(大唐伎樂圖)

夜深前殿按歌聲。為什麼會「夢不成」呢,因為前殿有歌聲傳來,既然前殿有歌聲,陪伴君王的當然另有其人,這是第三層哀怨;三層哀怨,從兩句詩來,咬合緊密,絲絲入扣,層疊而來……

(紅顏未老恩先斷)

紅顏未老恩先斷。到這句有轉折,有遞進。如果是女子紅顏衰盡,自然無須哀怨,可是明明青春正好,紅顏未老啊,因此又生第四層哀怨。說「恩先斷」,自然是曾經召幸過,而此時,君王身側,早已換作別人,曾有的舊恩,此時無端斷絕,自然又有了第五層哀怨。

(斜倚燻籠坐到明)

斜倚薰籠坐到明。她為什麼要斜倚燻籠呢?倚燻籠自然是要得一身幽香,得一身幽香自然是期望君王在歌舞之後忽然想起自己。但她一番苦等,甚至一直「坐到明」,也沒有等來君王臨幸,因此又生第六層哀怨。

表面上沒有哀怨,卻又句句都是哀怨,宮中女子層層疊疊的六層哀怨,詩人用最簡潔的二十八個字就抽絲剝繭般充分地表達了出來,這二十多個字,不用典,不賣弄辭藻,就是大白話,這當然是詩人經營的結果,所以說,白居易是名符其實的語言大師。

當然,除了登峰造極的語言掌控能力,本詩還得益於白居易對宮中女子的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試想,如果不設身處地替宮女思考,又如何洞察這種百轉千回的女人心事,構畫出複雜而又矛盾的幽怨內心世界呢?

(【唐詩閒讀】之173,圖片引自網絡)

相關焦點

  • 50句美到極致的古詩詞,每一句都飽含深情,總有一句擊中你的內心
    其中,總有一兩句經典詩詞,觸及到你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今日,就與大家分享50句美到極致的古詩詞,每一句都飽含深情,總有一句擊中你的內心。1、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7、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李煜《搗練子令·深院靜》8、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唐詩閒讀:「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在唐詩的國度裡,有的是解釋不清的詩,比如李商隱的《無題》,除了語言上的用典使詩意幽遠難明,除了修辭上的指代隱喻不明,除了人的過度解讀,還有讀詩的人的不同立場,因此,讀唐詩好讀,寫讀唐詩的文章就費點事,因為總有人跟你的理解不一樣,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於是,這個系列的文章,還會硬著頭皮寫下去。
  •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卷二.170-320篇全集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212.無題二首之一 李商隱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燻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213.無題二首之二 李商隱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 唐詩閒讀:「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據說有個法國富翁說要捐一億歐元修復巴黎聖母院,能不能最終兌現先不說,就算完全兌現,那些聖跡也再也回不來了,燒掉的畢竟燒掉了。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白居易的詩一向好懂,這首悼忘詩也不例外,全詩如一篇平鋪直敘的人物傳記。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十一把鏡學點妝, 十二抽針能繡裳。
  • 唐詩閒讀:「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其實,如果我們深究「詩歌」這個詞的概念就會發現,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到了現代,詩和歌才統稱為詩歌。詩歌的概念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 坐燻儀,艾灸坐燻儀, 多功能燻灸儀,廣州凱康遠紅外坐燻儀
    坐燻儀,艾灸坐燻儀, 多功能燻灸儀,廣州凱康遠紅外坐燻儀廣州凱康坐燻儀是一款新型坐灸保健養生儀器,凱康坐燻儀為成千上萬的人帶去健康和幸福!凱康智能艾灸儀是根據傳統艾灸的原理,結合現代的電子技術和磁療方法而設計的新保健養生坐灸儀,能夠進行溫灸、溫針灸、隔物灸、操作的現代艾灸儀器。
  • 唐詩閒讀:「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顯然,李廣是勇武過人,並有射虎的經歷的,這很重要,這給李廣在人們心中奠定了一個騎射能力驚人的初始印象,使我們在印象之中,那個與匈奴孤膽作戰的英雄就是李廣;3、《史記》中「李廣射石」的片段被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強化,李廣的形象因這一首詩的描寫而更加深入人心,使人們一旦提起漢代抗擊匈奴的大將,想起的就是李廣,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全詩如下: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 唐詩閒讀:「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飢走荒山道」
    詩題裡說,這組詩寫於乾元年間,乾元是唐肅宗的年號,乾元二年,就是759年,這一年杜甫48歲,七月,他從華州(就是現在的陝西華縣)棄官流寓秦州(現在的甘肅天水),到了十月,他又轉赴同谷(甘肅成縣),在同谷又住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這一段時間,除了來回奔走於山野荒道之外,還是杜甫生活最為困窘的時期。困窘到啥程度呢?
  • 唐詩閒讀:「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杜甫像)我們總結過:杜甫的仕途生涯可謂極簡,他在756年春天在率府裡管理了幾個月的兵甲器仗;757年五月到758年六月在肅宗皇帝身邊做了一年的左拾遺 ;758年被調出長安到華州做了不到一年的華州司功;這之外就是在好友嚴武的保薦之下在嚴武幕府裡做了半年的工部員外郎
  • 唐詩閒讀:「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到二月間,他收到了好友嚴武的來信,邀請他重返成都,因為嚴武已經再次被任命為劍南節度使,成為成都的頭號軍政長官。當他決定回成都之後,給嚴武寫了回信,信中附了五首詩,詩題為《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告訴嚴武,我在回成都的路上了,路上寫了幾首詩,先寄給你看看。今天我們就來讀這五首詩中的第四首,全詩如下: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 唐詩閒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字面上什麼也沒有,世界在眼前消失了,可是,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儘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比如我們經常說「萬綠叢中一點紅」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綠的範圍闊大,顯得紅更加醒目。「千山」、「萬徑」,顯然是為了給下面的「孤舟」和「獨釣」的形成反襯。
  • 老恩傳奇:帶領5雄獅徵戰荒野,大象見了也要繞道走
    察覺到這一情況的「西街雄獅聯盟」很快便襲擊了斯巴達獅群,由於西街雄獅聯盟是一個由5隻雄獅組成的大雄獅聯盟,戰勝老獅王兄弟並不是什麼難事,於是西街雄獅聯盟自然而然地接管了斯巴達獅群。但很快意外再次降臨到這個不幸的獅群身上,兩隻小獅子裡面的小雄獅在6月份的時候不見了,極有可能是遭遇了鬣狗或者被其他的猛獸咬死了,所以整個斯巴達獅群的兒輩裡面,就只有一隻小雌獅。
  • 紅顏日記HONEYDIARY:把「舒適」穿到外面
    隨著「家」內涵的變化,紅顏日記HONEYDIARY小編說家居服以其獨特的設計及自我意識,成為人們「下班後的時尚」,越來越時髦的設計更令時尚人士走上街頭,成為新一代工作裝及活動服。穿著「舒適」出門安卡羅曾經說過:「女人究竟想要什麼?經過30年的服裝設計,我知道她們需要的是舒適。」
  • 真妲己並非"紅顏禍水",死後為何不能封神?
    在封神演義中,妲己是公認的"紅顏禍水"。她迷惑商紂王,敗壞成湯江山,成為千夫所指的壞女人。後被姜子牙擒獲,斬首之時還用美色迷惑行刑將士,眾人皆醉,最後姜子牙請出陸壓斬仙飛刀才將其殺死。其魂魄未給予封神,自然是因其壞事做盡,取消了封神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