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法的時候,筆畫的「粗細」該如何掌握?

2021-01-08 松風閣書法日講

我們知道,筆畫是構成漢字最基本的單位,所以筆畫的粗細也是書法中比較基礎性的問題。要想清楚的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清楚的知道:

筆畫為什麼要有粗細的變化、筆畫怎麼樣才能有粗細的變化以及筆畫何時才可以進行粗細不同的變化。

這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有粗細變化——是從合理性、必要性的角度進行分析,第二個問題是從技術層面分析它的可能性,第三個是從不同情況中給予不同的意見建議。

一、為什麼書法要有粗細變化——硬筆、軟筆的書法區別

如果要為筆畫的粗細變化找一個存在理由的話,我想我們最好是從書法類屬本身入手。從現在比較廣義的書法定義來看,書法就是書寫漢字的法則。

那麼這裡面就沒有具體規定到底書法的書寫工具是什麼,也就是說只要是書寫漢字的工具,都可以稱之為書法工具。因此,我們就可以用工具給書法來進行分類,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其實可以將中國書法分為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

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是我們常常接觸到的概念,我就不做過多的解釋了。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一個是訴諸於硬筆書寫,一個是訴諸於軟筆書寫。

那麼硬筆和軟筆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它們會因為書寫工具的軟硬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書寫效果。

因為硬筆缺乏軟筆百折回還的變化,所以硬筆書法呈現的筆畫形態比較單一,因此粗細基本上是一致的,而軟筆書法因為用的是軟毫,所以寫出來的字可大可小。

比較籠統地講,軟筆和硬筆書法之間的區別點就在於,軟筆的筆畫粗細多變,而硬筆的筆畫粗細一致,缺乏變化。

所以,我們在這裡探討的書法,應該是狹義上的,即將筆畫粗細一致的硬筆書法排除在外的書法形式。

因此,筆畫的粗細變化就不再是書法所附屬的一種表現,而是它本來就應該具有的天然基因。如果缺乏這樣的變化,就不可以稱之為書法了。

二、筆畫如何才能有粗細的變化——書寫工具

既然筆畫的粗細變化是書法本身就應該具有的一個特質,那麼我們接下來我們就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達成這樣的效果。

這樣就關涉到書法的「書寫過程」這一個問題了。當一幅書法作品得以完成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一結果是怎麼樣達成的?比如,王羲之在蘭亭宴會上寫《蘭亭序》、顏真卿在安史之亂後書寫《祭侄文稿》,他們為什麼會寫成那個樣子?它們是怎麼寫成這樣的呢?

實際上,書法作品的書寫無外乎是關於書寫者和書寫工具這兩個方面。以往我們都是著重的看待書法家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書寫工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從廣義的書法定義上來看,書寫工具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書寫效果。

當書法家運用不同的執筆姿勢、使用不同材質的書寫工具、面臨不同的書寫心境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自然就會產生不同的書寫效果。

執筆者上提筆毫,那麼筆毫就會聚攏,筆尖朝下,寫出來的線條就會偏於纖細;執筆者下按筆端,筆尖散開,那麼筆毫就會鋪放,寫出來的線條就會偏於粗獷。

使用不同的材質的毛筆,也會產生不同的筆畫效果。狼毫等比較堅硬、彈性較好的毛筆,寫起書法來自然會更加瘦硬奇譎,筆畫偏細;羊毫等材質比較柔軟、彈性比較差的毛筆,寫起書法來自然會更加柔軟平和,筆畫偏粗。

三、筆畫怎樣進行粗細不同的變化——書寫者

書寫者在書寫書法的過程中,書寫不同的書體、面臨不同的歷史時代背景、心情,就會有不同的書寫形態。

就不同的書體而論,篆書算是其中最缺乏筆畫粗細變化的書法字體了。通篇下來,幾乎都是一個粗細大小。這樣的粗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書寫者表情達意,但是對於學習書法的人而言,這樣的粗細大小對於控筆訓練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草書的筆畫粗細變化最為劇烈,可以說對比性也最強,唐代孫過庭曾經在書譜中談到「輕若蟬翼,重若崩雲」,實在是恰當的很。

除此之外,隸書、楷書、行書的筆畫粗細變化程度,基本上差不多。

另外兩個影響因素——時代背景和書寫者的心情是直接作用於書寫者本身的,所以它們影響的是書寫者。如果書體本身的特質是「客觀」要求書寫者的,那麼時代和作者本身的心境則是從「主觀」出發,作用於書寫者。

比如顏真卿書寫《祭侄文稿》,是在安史之亂之後,當他懷有國讎家恨以及他暮年喪失親兄弟和親侄子悲痛之際,讓他難以固守文人一向看中的「中庸之道」,在《祭侄文稿》中揮毫潑墨,完成了對於親人的悼念。其筆畫粗細張弛有度,筆法正斜合法。

另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帖》也是如此,在蘇軾談到自己悲慘的遭遇以及失魂落魄的心境的時候,筆畫陡然加粗放大其心境、心情就不難得知了。

所以書法的粗細變化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出筆畫粗細?
    控筆技巧不到家,寫出來的筆畫粗細就會都一樣。練字的時候,不同的力度表現不同的筆畫,很多小可愛在練字的時候,下筆輕了,字就會發抖,如果寫重了,就像在紙上刻字一樣,完全掌握不好筆畫粗細或者牽絲連筆的問題。
  • 原子筆可以練習硬筆書法嗎?如何寫出書法中所謂的粗細變化?
    最近有書友問我,原子筆可以練習硬筆書法嗎?如何寫出書法中所謂的粗細變化。我認為我們用原子筆來進行書法的創作,這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在用原子筆進行書法的臨摹創作的時候,我們是應該以傳統的書法為基準,以傳統書法的審美為標準來進行書法創作,還是以硬筆書法的標準來進行我們的書法創作,完全拋棄傳統書法的標準呢?
  • 鋼筆字如何寫得又快又好?硬筆書法練習72變,適合的才是好選擇
    鋼筆字如何寫得又快又好?硬筆書法練習72變,適合的才是好選擇鋼筆的運筆方法 怎樣用鋼筆書寫,這是有一定方法、一定規律的,鋼筆書寫的運筆最為關鍵的是輕重快慢,簡潔明快。用鋼筆書寫筆畫,起筆收筆簡潔明快,落筆就行,到尾就收。但為了求得精細,則要求輕重分明。所謂「輕」,即用力較小,筆畫較輕細;所謂「重」,即用力稍大,筆畫較粗重。筆畫起收有了輕重粗細的細微變化,也就可以產生靈動的韻味。2.有快有慢,有滑有澀。
  • 掌握寫一手好字的秘訣,常用偏旁部首的書寫要領
    循序漸進,掌握寫一手好字的秘訣前幾節已經講過漢字最小構成單位,八種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折、提、鉤」的寫法要領。包括怎樣起筆,行筆,收筆,及下筆時提按處理,如何運筆出鋒等。學習了基本筆畫以後,本節學習常見偏旁部首的書寫規範,偏旁是基本筆畫的組合體,將教你採用「基本筆畫——筆畫組合——字根——漢字」這樣的順序學習漢字書寫,逐步循序漸進,掌握寫一手好字的秘訣。提筆與按筆在運筆中的重要性提筆與按筆在運筆中非常重要,在硬筆的運筆過程中不可輕視。提與按是硬筆運筆的最基本動作。因為提筆與按筆的運用可以寫出粗細、快慢、輕重、虛實等不同變化的線條。
  • 字體結構如何快速掌握,需要死記硬背嗎?
    其實學習書法,簡單來講,學的就是三大部分:筆畫、結構、章法。 除了「筆畫」可以通過長時間訓練牢牢掌握以外,「結構」和「章法」則看起來有些「虛無縹緲」。 這個「結構」,究竟是指什麼?又如何去練習掌握呢?
  • 要寫出筆畫的氣勢,這些筆法要熟練掌握
    有些書法的筆法,看似簡單,實際運用到書法創作中,未必能真實發揮出它們應有的水平。所以,對書法的技藝要熟記於心,熟用於筆,做到舉一反三,熟能生巧。我們日常書法創作中,實用最廣的是起筆法、收筆法、行筆法。今天我們著重講一講起筆法和收筆法。這些基礎筆法掌握了,寫出來的筆畫,氣勢不會太差。
  • 寫毛筆字,如何調鋒?
    有書友問我,如何在寫毛筆字的過程中調鋒,讓書法更有韻味,更有神採?我認為首先我們要先分析一下調鋒的重要性。在書寫書法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筆畫的轉折之處,無論是在楷書,行書,草書中,尤其是在行草書中,筆鋒的轉向以及對於筆鋒的把握調整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 硬筆書法巧「入門」,附10個主要筆畫的書寫技巧及練習字帖
    獲獎硬筆書法作品要學會這個巧,我們先看看很多學硬筆書法的朋友們的困惑。1、參加過學習班,網上買過各種課程,但始終寫不好字。2、練字的時候還可以,一到實際書寫的時候就不行了,寫的字還是很難看。3、對照著字帖寫還可以,一離開字帖實際書寫的時候又寫不好了。4、小孩子在書法班上寫的作品還可以,但寫作業還是一塌糊塗。 這些問題都是實際發生的問題。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問題呢?
  • 少兒如何寫好毛筆字?
    人們口中常說的毛筆字其實就是軟筆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不管是成人,還是少兒,多練習軟筆書法不僅可以修身養性,還可以培養藝術細胞,開啟智力,鍛鍊孩子的耐心。如果自家孩子對毛筆字有興趣,不妨試一試。對於少兒如何寫好毛筆字,有幾點需要注意。
  • 硬筆書法入門知識整理,掌握好學前三件事,練字效果更佳
    要想解決問題呢,起碼有三件事情要先掌握了。在此,筆者也把自己練字的一些小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能給對您有所幫助。一、筆的選擇硬筆的練習對筆的選擇其實並沒有太挑剔,鉛筆、中性筆、鋼筆等等都可以。但是對於初學者,更建議先用鉛筆練起,鉛筆在書寫時與紙張接觸的摩擦力更強,更容易控制,上手起來也快。
  • 寫好硬筆字,最好這麼練
    由於硬筆書法的實用性遠比毛筆書法要強,所以在廣義上的書法愛好者、學習者群體中,硬筆書法學習者更為龐大。圖/硬筆臨古帖《靈飛經》那麼,學習硬筆書法如何臨帖?如果對行書練習有興趣的話,對初學者來說,比較推薦的還是筆畫明朗,法度嚴整的行楷吧。所以在行書方面,我的推薦是陸柬之的《文賦》。
  • 如何練好毛筆書法?初學者怎樣練好毛筆字,書法學習步驟詳解!
    如何練好毛筆書法?書法在歷代的階梯傳承與發揮下,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很多既有的字體與風格更是深入人心。這些作品之所以打動人,就像一棵棵自然生長的巨樹,自然地生發,枝葉的本性、水和光的營養、生長中的避讓、環境的修蝕等一切任其自然。
  • 如何練好硬筆書法,掌握好這些方法,你就能寫好一手漂亮的漢字
    硬筆書法,主要是指用鋼筆、中性筆、美工筆、鉛筆、粉筆等,以墨水或者粉狀介質為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和其他文字的書寫技巧,硬筆書法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價值廣等特點。它與毛筆書法的視覺區別在於筆畫的粗壯或纖細,有如去其肉筋存其骨質,但其成像的原理和運動技巧有很大的不同,是兩種不同的運動模式。
  • 草書如何寫,這些基本技法要掌握
    明星秀書法為什麼我說要「用楷書打基礎,用行書練筆畫」呢?這是因為:楷書能練習一個字體的基本間架結構,行書能練習字體的筆畫連寫筆法,就是我們常說的「筆斷意連」,這種技法在草書中運用得更廣泛。寫草書與寫楷書的姿勢不太一樣,大多數人寫草書喜歡站著寫,而不是坐著寫,更不會枕腕書寫。寫草書握筆也不一樣。寫草書握筆姿勢與拿鬥筆寫字有點類似,但是寫草書捏轉筆管比書寫其他書體顯得更加鬆動自由。草書用筆方法很多,有中鋒、側鋒、方筆、圓筆等,不過筆法要求內含情致,外具形質。用墨也有講究,墨道要濃淡適宜,潤枯有度,線條流暢。
  • 晨光和得力,哪種筆更適合寫楷書?
    晨光和得力都是很好的牌子,我們與其去討論哪個牌子的筆更適合寫楷書。不如來談談哪種粗細的筆更適合寫楷書。學習硬筆楷書,個人覺得還是採用0.7或者1.0的筆來練習。這種比較粗的筆,能夠較好地寫出楷書的筆畫,通過控制運筆的輕重,能夠比較好地表現出筆畫的粗細,起筆、收筆、頓筆等也更加分明。
  • 沈尹默告誡書法愛好者:間架結構是死的,掌握筆法才能成書法家
    一般書法愛好者學習寫字,都喜歡從間架結構入手,而不是從點畫上去下功夫。這種學習方法,由來已久,因為按照傳統書論,這是一種便捷方法。古人通常更重視字的整體結構,認為「先學間架,間架既明,則學用筆」(馮班《鈍吟書要》)。
  • 書法課堂 之基礎筆畫——撇:如何才能把撇畫寫得比較好一些?
    撇畫是書法裡面的靈動之筆,寫好寫不好,整個字的靈動、精氣神都天差地別。。古語云:撇捺出尖,寫好撇畫需要長期的努力練習,錘鍊筆畫的穩定性。此外,就是撇畫寫法的變化。下面,我們來談談撇畫的寫法和變化:撇畫主要有:豎弧撇、細腰撇、蘭葉撇、彎頭撇、弧勾撇、長曲撇和短曲撇幾種:一、豎弧撇:運筆軌跡: 自左上角逆鋒起筆——折筆後向右下頓筆——轉筆蓄勢向下中鋒行——轉筆向左下方寫弧狀的撇,力至筆端。二、細腰撇:運筆軌跡:自左上角逆鋒起筆——折筆後向右下頓筆——轉筆蓄勢向左下方寫撇出鋒,力至筆端。
  • 書法珍品《王羲之行書字典》筆畫檢字表,更方便學習王羲之書法
    這是一本《王羲之行書字典》,以筆畫檢字表的形式來查找您要寫的字,非常的方便書友們學習,這本書幾乎囊括了王羲之全部書法作品中的字,全本459頁,分享前100頁,需要全本的可以私信我,關鍵字:字帖 王羲之,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東晉人,師從當時書法大家衛夫人,從張芝等大家吸取藝術養分,並開拓創新出了王氏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 狂草書法技法10講
    反觀現在一些人寫的「狂草」,大字沒大到哪去,小字也沒小多少,這樣的狂草在第一步上就遜色了許多。因此,好狂草的字體一定要在一定限度內「貧富懸殊」越大越好!2、粗細「粗細」是指線條的粗細。一幅書法的線條是應該有粗有細的,但我這裡說的是相比較的整體感覺。狂草線條的粗細是個人風格、審美、書寫習慣的各自體現,張旭的《古詩四首》線條就偏粗,懷素的《自敘帖》就偏細、偏瘦。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最後的這種情況很多,包括我本人也是,時間那麼少,有時候又覺得自己某些字確實寫的有很大不足,臨帖也沒有固定的充足的時間,該怎麼辦呢?那麼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是幫大家處理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利用碎片時間,練習自己的鋼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