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男人的內褲每一根線頭都有它的故事。
那條內褲,吸納了他大學時揮灑的汗水,包容了他戀愛時的激動,見證了他求婚時的緊張與羞怯,承載了他結婚後的日漸平淡。
人生匆匆如流水,喜歡的很多事物都可能變了,但內褲始終如一。
年輕的時候,女朋友可能換了幾個,內褲還是那一條。
只要女人不動手去扔,從初戀穿到金婚也不是沒有可能。
就像女人對護膚品的執著一樣,男人對一條舊內褲的感情能深到讓你懷疑人生。
只要沒有公開露面過的內褲,對於男人來說,都是「新」的。
不管是中年大叔,還是青蔥少年,球鞋、愛情對於他們來說可能都是消耗品,但內褲不是。
縱使女人千般萬般的不理解,男人始終對舊內褲一往情深。
從來不曾想過,這些讚揚的詞語可以用來誇一條年份感十足的內褲:
絲毫不介意它的陳舊:
即使掉色,也擋不住的深沉的「愛」:
一條內褲,最開始的時候是四角褲,到最後,可能變成了丁字褲。
當你終於忍不住質疑他時,對方卻來了一句靈魂拷問:
順帶反駁一擊:
結婚7年,婚姻癢不癢不知道,但是,內褲沒癢。
有男人主動站出來說:穿著沒有磨合過的新內褲,就像是在穿別人的內褲,連走路都覺得羞恥。
不得不說,在日積月累的相處下,男人和舊內褲之間似乎有了一種難以描述的默契。
不過,我真的不敢想像,這份默契居然還能贈送?
到底讓男人扔掉一條有破洞的內褲有多難?
有統計數據顯示,男性更換內褲的頻率是每8年才1次。那一句「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用在這裡好像也格外合適。
下面這位姑娘,不知道男盆友的內褲現在換了嗎?
除了鍾愛舊內褲,男人對於每天換洗內褲這件事,也很抗拒。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社會學研究發現,28%的男性認為:連續兩天穿同樣的內衣內褲是完全沒問題的。
男人換內褲,是需要靠回憶的。
夜深人靜的夜晚,從浴室走出來,跟以往的每一天一樣,男人從容地拿起內褲放到鼻子下:這個氣味相比於第二天來說要濃烈一些,但比第三天又要清新一點……嗯,感覺還能再穿一天。
換內褲?不存在的。
直接穿到洗內褲的老婆都能摸出來手感不一樣了:
一次攢7條,放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後一起洗,也許能召喚神龍吧。
很多男人不愛換內褲,除了懶之外,八成都是因為覺得內褲不髒。
確實,相比女人來說,男人的內褲不那麼容易髒。
女人因為生理結構的不一樣,平時內褲上都會有一些分泌物;而男人就不同了,他們的內褲一般都是乾燥的。
先天的優勢,給男人們不換內褲提供了一個極好的藉口。
但是,男同志們,不要忘了,前面的構造不一樣,後面是一樣的呀!內褲除了包裹丁丁,還兜住了菊花呢!
根據傳染病雜誌對學生內褲的一項研究顯示:每一條內褲,平均含有0.1~10克的糞便。
而每1克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病毒,100萬個細菌,1000個寄生蟲和100個蟲卵。
試想一下,一條一星期不換的內褲上有多少糞便?一條7、8年的陳年內褲上又有多少糞便?
據某肛腸醫院統計,不愛換內褲的男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很容易會收到泌尿外科、男科、消化內科、皮膚科、肛腸科的召喚。
男同志們,不如咱們放下執念,勤快換洗,你好她好大家好。
男人內褲怎麼選?
對於男人而言,他們對內褲首要的選購原則就是:松!
一下子就讓人想起了松松垮垮的老頭內褲:
可能真的穿著很舒服,甚至有男人形容穿上之後,就像裸奔一樣自由。但怎麼看都覺得缺少激情,而且太過蓬鬆的內褲會令外在的褲子不太美觀。
舒服的老頭內褲在家穿一穿沒關係,要出門的話,一條包裹性優良,又讓丁丁和蛋蛋都舒適的平角褲或三角褲可能更好。
男同志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材和需求,選擇合適的尺碼。明明自己是XS,就不要拿XXL的了。
也最好不要為了顯示雄風,選擇過於「緊張」的內褲。
要知道,男人的睪丸最適宜在2~3℃以下的溫度生存,太緊的內褲會削弱睪丸的溫度調節功能,阻礙睪丸生精。
另外,緊緊束縛之下的丁丁,也可能因為不適而影響正常的勃起功能。
所以,男同志們,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內褲的顏色方面也要注意,儘量選淺色的內褲。
第一,是因為顏色太深的內褲可能會掉色。
試想一下,當你脫掉衣服準備洗澡時,突然發現自己的蛋蛋發藍了……畫面太美。
第二,淺色內褲容易發現疾病信號。
正常情況下,男性是不會有分泌物流出,但如果患了尿道炎或者前列腺炎時,會有一些分泌物流出,穿著淺色內褲也比較容易發現。
最後,還要強調一下材質的選擇,含棉量高的內褲是最優選擇。
這種材質的內褲,不僅穿著舒適,且散熱性好,因其吸溼性良好,也不容易滋生細菌。
曾經有研究者做過一個試驗,相比高棉量內褲,穿著化纖內褲和半棉半化纖的內褲的男性,在14個月後,他們的精子數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現在還有不少內褲廣告打出滋陰壯陽、重拾雄風、磁療壯陽的功效,對於這些,記住一句話:通通不要買!
從古至今,內褲的唯一作用就是:遮羞!
切記,一條好內褲能走天下,一條壞、破、爛內褲能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