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龜的過程中,最讓我們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保持良好的水質了。保持水質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3種,哪種方法又是你的最愛呢?
第一種:勤換水
水髒了怎麼辦?倒掉換乾淨的。勤換水,是最直接的保持水質的方法,也是大多數養龜人的常用方法。雖然直接換水的效果立竿見影,但勤換水對於養龜來說還是有很多弊端的。
費時費力
千萬別覺得換水是件隨手可做的小事,要是天天都得這麼幹,也是挺折磨人的。烏龜都是「直腸子」,喜歡邊吃邊拉,而且換水還有促進烏龜排便的效果,每次剛換的水用不了多久就被弄髒了,就問你心裡難受不?尤其是到了夏天,烏龜吃得多拉的多,水又容易臭,更是得一天一換。如果只是養了一兩隻小烏龜也就罷了,畢竟工作量不會太大,咬牙能堅持,要是養的又多個體又大,那就有得你受了。
危險重重
有這麼一句話玩笑話叫「多換水,勤換龜「,換水除了麻煩,還潛藏很多危險。烏龜其實很脆弱,對環境很敏感,而換水這種會引起環境變化的做法,很容易導致烏龜的應激反應。尤其是換水時帶來的溫度變化,不但會引起烏龜感冒肺炎、腸胃炎,還會誘發腐皮腐甲等疾病。
第二種:加過濾
有什麼法子能夠既不用勤換水,又能保持水質呢?我們會考慮加個過濾。過濾器養魚的朋友都不陌生,是必備物品,但對於養龜來說,作用卻不是那麼明顯,原因主要有兩點。
1、龜的糞便相比於魚來說要更大更硬,在水中不易被分解吸走。
2、養龜的水比較淺,裡面還會有曬臺等障礙物,容易有死角,不利於水流循環。
但這也並不是說加過濾對於改善水質就沒有意義。強大的過濾設備搭配良好的硝化系統,在養龜環境裡也能起到良好的淨水作用。即使你不想搞太複雜的過濾系統,那麼只是加一個簡單的上濾也是很有必要的,它仍能起到促進水體循環、淨化水質的作用,畢竟「流水不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三種:生態系統
池塘裡的水沒有勤換,也沒有過濾是怎麼保持穩定的呢?那是因為它有完備的生態系統。我們也可以通過打造生態系統的方法來保持水質,但這種方法也有著很大局限性。
要想搞生態系統,首先你的養龜環境就不能太小,如果只是一個臉盆大的小魚缸,就算你有三頭六臂,怕也難以弄成一個養龜的生態系統。其次環境要求比較苛刻,生態系統裡除了有龜,還必須有其它的水生動物、植物、微生物等,這就對光照、溫度、溶氧量等有一定要求,否則很難讓它們一起存活下來。另外生態結構也要合理,在這個生態環境裡,各種生物要能形成循環,龜吃魚蝦螺,拉的糞便又會被魚蝦螺吃掉,剩下的殘渣會被植物吸收,植物光合作用又能產生氧氣供給魚蝦呼吸等等,不論其中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都可能會引起整個生態系統的崩潰。
這3種保持水質的方法各有優點,但又都不完美。養龜時要想保持良好的水質,首先是要降低飼養密度,缸大龜少才是水質好的秘訣;其次是要勤快,不管你是勤換水、加過濾,還是折騰生態環境,只要方法得當,都能保持水質。
如果你又懶、又想養龜,那麼我只能送你3字秘訣「勤換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