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六月陳小姐
張靚穎最近的料真不少。
就在昨晚,開直播的她在途中突然遇見黑粉留言罵她「小三」,外型甜美的她罕見開腔。
反擊說:「那個說小三的給我滾出去。」
真的是無比霸氣!
其實,從演唱會逼婚,到被寶離婚,她的前十年,過得尤為跌宕起伏。而小三的罵名,也成了黑粉的槽點。
當然,經歷了這麼多,她也的確是變了。除了怒吼黑粉「滾出去」,她前不久的歌詞早已經就顯露內在生長出來的力量。
就在前幾天的《中國新說唱》,她用一首歌的歌詞官宣與緋聞男友陳秋蒔的戀情。
「我的現男友,也是我的前伴郎,以前的事情我倆經常當笑話看。」
同時,張靚穎還在歌詞中,首次回應了「以『小三』身份插足馮柯婚姻」的事。「有人突然出現,說是她戀愛一年那個人的妻子。」
大概就是意指果然是由於馮柯的欺騙,讓18歲的張靚穎當了小三。
曾經自己撕裂自己的人生,再把人生從頭來過。
張靚穎早已經嘗過這個味道,並伸出了堅實的力量,有什麼可怕的?
從被黑粉罵「小三」,她霸氣回應「滾」,再到歌詞中霸氣坦白。
現在的她,真的是從那些陳年舊事中走出來了。
錯愛渣男15年,
那些年被控制的人生
提到張靚穎,那就必定繞不過他的前夫——馮軻。
這也是現在,總是一直不斷在圍繞著她的話題。
張靚穎對馮柯,是依賴;馮柯對張靚穎,是養成。誠如魯豫所言:「他是真的相信和欣賞這個女孩子的才華。」 他愛的是才,而不是她。
而為了能跟張靚穎在一起,他竟不惜隱瞞了自己已經結婚的事實。這也讓張靚穎留下被小三的罵名。
2015年,她在演唱會上「逼婚」。馮柯半推半就,不主動,但也不拒絕。
2016年11月8日,32歲的張靚穎和51歲的馮珂,如期在義大利舉行婚禮。
從19歲到34歲,張靚穎跟馮軻這個名字足足糾纏了15年。
從前的馮軻名不見經傳,但現在他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商業經紀人。
可某些不平等,或許一開始就註定。 即使後來她已經功成名就,但在這段愛情裡,她稱得上姿態卑微。 有爆料說,馮珂把張靚穎的社交圈看得死死的,錢也全在自己手裡,張靚穎只有一張信用卡。 傳出離婚的消息時,張靚穎已經居無定所,需要借宿在朋友家… …
還被爆出私底下轉移公司股份和財產。 其實,張靚穎義無反顧地想要投入這段婚姻時,她的媽媽早就反對。 張靚穎結婚時,張媽媽公開發文,聲稱女兒一直被馮軻洗腦,馮軻侵佔了女兒的大部分財產。
但所有看完的人,都只有一個大寫的尷尬,這哪裡是手撕馮叔叔,明明是手撕女兒張靚穎。 就像張靚穎說的那樣:「我媽對我的教育是說一不二的,她為我做決定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舉辦婚禮時,張媽媽沒有出席,她不祝福,甚至早就扣下了女兒的戶口本。 張靚穎猶如陷入強迫性重複的輪迴,逃離了母親的控制,又跌入了丈夫的控制。 在愛情裡飛蛾撲火的女孩,大部分都有一個不被關注的童年。 張靚穎就是如此。 她的父母在她小學一年級就離婚了,她和母親辛苦度日,家裡光景慘澹。 出生那天,父親知道她是個女孩後,特意問了句:孩子是不是抱錯了?
後來,父母離婚,她隨母親生活。 為了每個月的100元撫養費,她常常要大老遠騎著單車去低三下四地要,而父親,連她多大了都不知道。
她有多恨父親,就有多渴望父愛。 對於一個從小父愛缺失,生活朝不保夕的姑娘來說,她太渴望一個男性依靠了。 母親嚴厲控制欲強,越控制越逆反,所以她急切逃離。
翻篇的能力,
是女人一生中最高級的能力
如果遇到好男人便是解救了賣火柴的小女孩。
如果遇到渣男就是萬劫不復,很顯然馮不是良人。
在馮柯眼中,張靚穎只是棵搖錢樹而已。
結婚後,在馮軻一系列明目張胆的操作中,她終於明白這一點。
哪裡有愛?不過是要完成心底執念,自我感動自欺欺人。
明白了真相的張靚穎,隨即在這段感情中抽離,開始了自我療愈的過程。
關於這場分離,張靚穎是一步步走過來。
2017年,兩人離婚的消息被爆出。
2018年,張靚穎選擇和馮柯一起成立的公司解約,獨自離開。
這也意味著,她和馮珂的這段愛情,終究走向了盡頭。
而在到了2018年4月。
張靚穎「點讚」罵前夫馮柯的事情,曾經鬧得沸沸揚揚。
網上大罵馮軻是狗屎。
可就在這條一條大罵的微博下面,居然有張靚穎的點讚。
她並沒有直接罵馮柯,但她可能是很想罵她的。
「我恨你,但我不敢檯面上罵你,我無意間點讚,我可以吧。」
而到了2019年12月份,離婚後的張靚穎似乎顯得更加灑脫了。
在採訪中說失去愛情後,只給自己留了3分鐘的時間悲傷。
主持人問:「在垂暮之年,能否接受名譽掃地,晚節不保?」
張靚穎自嘲道:「我不是已經掃過地了嗎?」
直到現在,任中國新歌唱製作人,rap歌詞太颯到讓人敬佩。
從小女生到現在的霸氣女王,顯然,她已經走過了這道坎。
在感情中跌跌蕩蕩,靠著一己之力翻篇的女星並不少。
古裝劇女神賈靜雯有過一段狼狽不堪的豪門婚姻。
2005年,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賈靜雯和富少孫志浩未婚先孕。
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事實也證明賈靜雯所託非人。
2009年,鏡頭面前,她哭的一塌糊塗。
一個處處必須爭上遊要風光的女明星,不到萬不得已沒有退路的地步,怎麼敢把如此不堪的家醜曝光於世人面前。
據說,他的前夫在和前女友約會時被抓到,也曾對賈靜雯拳打腳踢。
那時候的賈靜雯總是以一副憔悴不堪的模樣,出現在電視新聞裡,只是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2010年7月,賈靜雯與孫志浩正式離婚。
曾是明媚無憂的女孩啊,經歷過這場劫難,如同被扒層皮。
直到遇到了修杰楷,小九歲的他,勇敢追求。
2015年11月25日,賈靜雯和修杰楷在峇里島補辦了婚禮。
而賈靜雯開始主攻事業,《我們與惡的距離》被大眾知曉,劇中精湛的演技使她成為熱搜的話題。
她最在乎的是有沒有詮釋好這個角色,給了這個角色什麼樣的生命力。
她走了更遠的路,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給我一種感覺:她活開了。
什麼叫做活開了?
就是當她翻越過一座座山丘,體驗過快樂,也飽嘗過痛苦。
這個時候,外界的標準已經不重要,因為她終於明白自己是誰。
人生最難走出的苦,其實是自困於心的。
而這種又來自於某種內在的缺陷。
多年之後,賈靜雯也開始審視過去。
她對自己做了深層剖析,她看到了那個深深缺愛的自己。
父親患癌,賈靜雯不得不從北京電影學院輟學,瘋狂拍戲賺錢來照顧父母和弟弟。
無助、不安如影相隨,讓她拼命為一點點愛就不惜飛蛾撲火。
能把生活不斷翻篇的女人,
都有什麼特質?
藉由這些女明星,何嘗不是回觀我們自己的命運。
為愛痴狂的女人,通常都不是愛上了對方,只是愛上了自己導演的劇情。
馬東和蔡康永曾在《奇葩說》裡,談到「原諒」這個話題。
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蔡康永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深以為然。
江湖茫茫,何必對過去的對與錯充滿執念。
我們大可以在新世界中成長自己,和自己達成和解:
1、儘快恢復自己的生活,保持秩序。
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算是被殘酷無情的「拋棄」。
因為丈夫的魂已經被林徽因給「勾走」了,並厭惡地稱張幼儀為「鄉下土包子」。
看清處境的張幼儀身處國外,不再有任何幻想。
她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學習德語,還考上了裴斯塔洛齊學院。
她學著去聽歌劇,去看藝術展,回國後開銀行,甚至開了服裝定製公司。
繼續生活的秩序,有自己的事業、愛好,哪裡還有時間在愛情裡哀怨呢?
所以要記得這兩個前提:
第一,要靠生活來重建力量感,日常生活的秩序對人有著一種神奇的療愈力。
其次,快刀斬亂麻,從不是為了遇到更好的男人,而是為了成全最好的自己。
2、找出恐懼,啟動成長模式。
《和陌生人說話》有一期節目的主題是《不可說 ·丁克》。
3組選擇丁克和已婚育的嘉賓,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童年創傷。
有的人父親家暴母親,母親家暴自己。
有的人半夜三點,被母親從床上撕扯起來離家出走。
長大後,嘉賓們的情感需求出現了兩極分化。
要麼不顧另一半的意願,拼命結婚生子,做了三次試管。
要麼反感親密關係,愛與被愛的需求反而成為了一種負擔。
有個無法避免的心理學真相是:
童年的創傷,會沉澱進一個人的潛意識,極其隱蔽,卻能影響一個人的婚姻質量。
覺察到內心的小孩,才能找到真正的病灶。
3、回歸內心:區分想要、必要、真正需要。
為什麼那麼多人在為在婚姻中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困擾?
首先是很多人沒有認真的、獨立的思考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大都來自於父母親戚灌輸的理念,社會的主流思想。
其次是非黑即白的去理解婚姻中的需要,要麼是把婚姻完全的利益化,要麼是完全情感衝動的感性化。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精英型女性,從社會地位上,有著看起來美滿的婚姻,但內心又無比痛苦,感受不到幸福。
這是因為她們把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理性思維放在了婚姻伴侶選擇上,被人生贏家的模板捆綁。
缺失情感感受能力的女人,最後在婚姻前做出的選擇,必然是錯誤的。
當一個女人兼備情感層面的感受能力和理性層面的解決問題能力,才更能獲得婚姻的幸福與職場的成就。
4、在挫折中仍然堅信人生有意義。
紀錄片《二十二》講述了在被日軍蹂躪的苦難年代裡,
阿嬤們所經歷的那些毫無人性的對待。
一位受過屈辱又窮苦一生的阿嬤曾在鏡頭前,看著山水靜靜地說著:「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也得留條命下來看。」
即便受過極大的苦難,但是因為熱愛著這個世界,她從未想過放棄自己的生命。
其實一個人,當她在人世間認領到自己的意義,挫折打擊便不能摧毀她。
只要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就有了非常堅固的價值體系,遵守內心的秩序,靠自己把自己打撈出困境。
亦舒在《我的前半生》裡寫過:
「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
只有我才會幫自己,
度過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難關。」
當靠著自己親自淌過人生這一條河流,
那些沒有打敗自己的,
最終都會使自己更豐富而強大。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心有助,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