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攬20多億,超越中信,力壓地主,國信才是浙江資本市場最愛?

2021-01-16 野馬財經

在自己地盤被外人搶走百億生意是種什麼體驗?

作者 | 吳婷婷

來源 | 券業觀察

金融從業者薪資高,投行「民工」尤甚。券業觀察曾在《年薪200萬投行MD被群嘲,投行收入究竟有多高?》一文中和大家聊過這個話題。

對於券商來說,投行業務和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畢竟,投行項目的收入相當可觀。

而說到投行業務資源,浙江省絕對配擁有姓名。目前,浙江省內A股上市公司已突破500家,還有螞蟻科技、吉利汽車等備受關注的擬上市公司。其中,400多家(不包括2003年以前上市的70多家企業)上市公司合計貢獻超150億的首發承銷及保薦費用。

遺憾的是,背靠如此豐富的資源,兩家浙江本土券商卻未能物盡其用,甚至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反而讓幾位「外人」賺得盆滿缽滿。更讓券業觀察沒想到的是,拿到浙江IPO項目數量「頭籌」的非中信系、中金等王牌投行,而是這家粵籍券商。

浙江A股企業突破500家,貢獻數百億中介費

投行業務有多賺錢?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133家券商實現證券承銷和保薦業務淨收入377.44億元、財務顧問業務淨收入105.21億元,合計482.65億元。「家均」3.6億元,這個數據比不少中小券商全年淨利潤都高。

在今年7月份的中芯國際(688981.SH)A股上市項目中,有6家券商為其「保駕護航」,券業觀察粗略估算,6家券商合計收穫約9億元中介費。

截至目前,A股共有逾4000家上市公司。其中,浙江省有500家,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廣東省)。在浙江省內,杭州、寧波、紹興分別以158、92、61家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前三。

(來源:《浙江日報》)

而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浙江省內的A股上市公司貢獻了超150億的首發承銷及保薦費用。(未查到2003年以前70多家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150億為其餘400多家的費用總和。)

如此豐富的IPO項目資源,厚了誰的錢包?

國信證券狂攬20多億,力壓中信?

券業觀察篩選出近十幾年,券商投行業務相關數據長期排在行業前15位的15家券商,並對這15家券商以及浙商證券、財通證券兩家浙江本土券商,在浙江省內的IPO業務開展情況做了統計。

總體來看,上述17家券商共保薦了308.5家A股公司,佔到全省A股公司的61.7%。而這308.5家公司的總市值約為全省A股公司總市值的70%多。

二八效應明顯,頭部券商和王牌投行競爭力較強。全行業共有逾百家券商,17家瓜分了浙江過半IPO項目市場份額。

(17家券商在浙江省內參與保薦A股公司的數量等情況統計,多家券商聯合保薦的IPO項目按0.5個計算;相關動態數據,如市值等,為截至10月21日收盤數據。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讓券業觀察沒想到的是,拿到浙江IPO保薦項目數量「頭籌」的並非中信系、中金等王牌投行,而是這家粵籍券商——國信證券。

浙江500家A股公司中,國信證券參與保薦的數量為56.5家,保薦數量位居第一。而這56.5個項目合計支付的承銷保薦費用逾20億元(聯合承銷保薦部分未剔除)。事實上,國信證券的投行業務一度風靡行業,被稱為「保薦王」,但因為幾次風控事件導致其跌落「神壇」。

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保薦企業數量依次排2、3、4名,保薦數量分別為56.5、33.5、31.5、25家。

遺憾的是,背靠如此豐富的資源,兩家浙江本土券商卻未能物盡其用,甚至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浙商證券和財通證券的保薦家數分別為9.5家、6.5家,財通證券保薦的6.5家企中僅有2家主板上市公司。

浙商、財通如何追趕與反超?

其實,浙江省除了財通和浙商兩大券商,還有一家名叫金通證券。不過,金通證券後來被中信證券收購,經過一系列整合,由一家綜合性券商變成了經紀類證券公司。

而財通證券和浙商證券兩家背景、實力相差並不算大。

財通證券前身是成立於1993年5月的浙江財政證券公司,2017年10月24日,財通證券登陸A股市場,控股股東為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浙商證券成立於2002年,同樣於2017年上市,但比財通證券還早幾個月,控股股東為浙江上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不過財通證券致力於「做深做透浙江市場」,而浙商證券更傾向於「走出去」——「立足浙江,深耕長三角,拓展長江沿線,擇機環渤海和珠三角」。

截至2019年底,財通證券的總資產為649.92億元,營收、淨利潤分別為49.52億元、18.76億元;浙商證券的總資產為674.04億元,營收、淨利潤分別為56.59億元、9.68億元。

然而,背靠浙江如此豐富的上市公司資源,兩家券商的投行業務卻並不亮眼。2019年報顯示,財通證券投行業務的營收為3.7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7.6%;浙商證券投行業務實現營收3.13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5.5%。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財通證券共有3321位從業人員,保代僅35人;浙商證券有3314名從業者,保代57人。

當然,二者並非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資源優勢。

2018年前後,浙江省實施推進了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的「鳳凰行動」計劃。預計到2020年,浙江力爭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700家、重點擬上市企業300家,同時60%以上上市公司開展併購重組,年均併購重組金額達到800億元以上。

財通證券應聲制定了「涅槃行動」——三年40家IPO、50家掛牌新三板,有媒體報導稱,其還建立了超過300人的投行團隊;而浙商證券聯合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浙商創投、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等多家單位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擬設立「鳳凰行動計劃專項基金」。

「鳳凰行動」即將迎來收官之年,財通和浙商借到多少力?答案或會在不久後揭曉。

相關焦點

  • 中信資本陷暴雷泥沼,數千人被套!連八旬老太也虧蒙了.....
    這些項目「不小心」踩到了債券違約、產品暴雷等比較多「網紅項目」,包括凱迪生態、東方金鈺、東旭光電、步森股份、中超控股、金銀島、玉紅區塊鏈、天翔環境等,此外,中信資本旗天津股權公司以掛牌新三板為標的向個人投資者發行的產品也紛紛到期違約。市場環境和政策變化是背後的原因之一,但這命中率是不是太高了一些?
  • 2000億的寵物市場,本土資本如何突圍大鱷控局?
    1、寵物醫院是最受PE/VC青睞的整合方向,TOP玩家如何藉助資本之力發展?2、10億元規模的寵物疫苗市場被默沙東、輝瑞、梅裡亞等幾乎100%進口壟斷,本土機構如何尋找突破口?3、與寵物醫療、傷人事件相關的寵物保險,蘊藏著哪些投資機會?
  • 「浙江幫」,資本市場最豪華朋友圈:金科文化3年做局,大佬步步驚心
    在熙小姐眼裡,50歲是一個臨近退休、可準備頤養天年的年齡,不是有一句叫做「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可這擱咱朱總身上,就根本沒啥意義,50歲簡直才是人生事業的開始嘛,瞧瞧自打上市拿到「怎麼折騰都不會死」金牌以後,朱boss的愛折騰的精神頭就像18歲的小鎮青年嘛,思想很「前衛」,對資本市場「潮流」非常敏銳
  • 騰訊砸1億鬥地主歡樂豆籤約前《英雄聯盟》電競職業選手Uzi
    11月22日消息,騰訊歡樂鬥地主與Uzi(簡自豪)9位數「籤約金」終於實錘,昨日下午,騰訊歡樂鬥地主官方微博發文稱,Uzi一億籤約金,實際為1億鬥地主歡樂豆。遊戲不僅超越其它業務板塊的增速,也同樣超越了騰訊大盤的增速。根據騰訊Q3財報顯示,騰訊網路遊戲收入創下2017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增長45%至414.22 億元,而Q3中國市場實際收入為685.22億元,簡單來講,騰訊一家就佔了整個市場的三分之二。
  • 中信控股之後 麥當勞在中國能否突圍?
    1月9日,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該公司將成為麥當勞未來二十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據悉,新公司將以最高20.8億美元(約161.4億港元)的總對價收購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收購對價將部分以現金方式及部分向麥當勞發行新公司之新股的方式結算。
  • 800億公司債獲批,中信證券有新動作?年內面臨近400億到期
    800億公司債獲批,年內面臨382億到期1月5日,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批覆,可以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800億元的公司債券。該債券為分期發行,首期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其餘各期債券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24個月內完成。也就是說,中信證券最晚於2年內發行完800億元公司債。
  • 華依科技:2020年科創板過會第218家 中信證券過30單_股市聚焦_市場...
    27  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04/30  12.00億元  國泰君安證券  28  北京慧辰資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2020/04/30  5.33億元  中信證券  29  三生國健藥業
  • 誰的同方國信? _ 東方財富網
    第一財經1℃記者通過梳理和調查後發現,從股權結構上看,多家自然人控制的公司所持重慶國信的股份總數已經處於絕對多數地位,而這些股東公司背後的自然人,又都有著深度關聯的痕跡。   按照各方達成的方案,重慶國信其餘6家股東以其所持重慶國信61.588%股權向銀行進行質押擔保,聯合向銀行申請授信28.6億元,為南光香港向銀行貸款的4.1億美元作擔保,從而幫助南光香港從銀行獲得完成該次股權收購的資金;南光香港在獲得股權後,將股權質押給6家擔保股東。
  • 寒武紀上市:虧損 11.8 億,30家資本圍獵、估值500億,晶片時代的...
    這些股東機構背後則包括了招銀國際、國新控股、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中科圖靈、金石投資、中信證券、元禾原點、國投創業、聯想創投、和利資本、東方產融、TCL資本、中金資本、阿里巴巴、中國國新、國新啟迪基金、國風投、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國投創業、國科投資,中科圖靈、湧鏵投資、科大訊飛、蘇州工業園區古生代創業投資企業(有限合夥)、招商局中國基金等機構。
  • 顧地科技爭奪戰:解碼新渝富系資本帝國
    網易財經梳理發現,包括重慶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振傑在內的一幹自然人組成的新渝富系,一邊依託重慶信託及控股股東重慶國信掌控大批金融機構和關聯公司,一邊在資本市場上四處出擊,進軍顧地科技、新興鑄管(000778)、南華生物(000504)等多家上市公司,多年來,已構建了一個隱形的資本帝國。
  • 收購三年後再賣出,中信股份為何放棄麥當勞中國?
    轉讓麥當勞中國22%股權 中信股份三年間收益率超17%公告顯示,轉讓方Starry Dream Investments Limited為中信股份旗下,是標的企業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最大股東,持股61.54%,第二大股東中信資本持有38.46%的股權。
  • 愛奇藝智能完成數億融資 CEO熊文:VR市場將在今年爆發
    本報記者 馬秀嵐 張靖超 北京報導1月4日,專注VR領域的愛奇藝智能宣布完成B輪數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屹唐長厚基金和清新資本。據介紹,本輪融資將用於VR關鍵技術、算法與新產品的研發,並在內容生態建設方面持續投入。據愛奇藝智能介紹,該筆融資創下2020年至今國內VR領域單筆融資最高紀錄。
  • 20中證G1 :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2020年...
    六、公司主要業務受宏觀經濟及市場波動影響的風險 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投資銀行、銷售、交易及經紀、資產管理及投資業務,均高度依賴中國以及公司經營業務所處的其他司法權區的整體經濟及市場情況。經營業績可能受到中國資本市場走勢劇烈波動的重大不利影響,並可能受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及走勢低迷影響。
  • 國信證券與恆明集團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園區金融服務平臺
    ↑ 國信證券執行副總經理張文致辭國信證券執行副總經理張文發表活動開場致辭,他表示國信證券前身是1994年6月30日成立的深圳國投證券有限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長為全國性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註冊資本96.12億元,在全國117個城市和地區共設有55家分公司、177家營業部,擁有國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國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信資本有限責任公司、國信證券(香港)
  • 哈利·波特+星際穿越狂攬1.9億,拯救中國電影市場的還是好萊塢?
    在那之前,中國電影市場遭遇了最難過的一段時光。那時的中國人口已經超過10億,而中國電影總票房卻一直都徘徊在10億元以下,一個人一年1塊錢都到不了,數據低得近乎離譜。兩個月後,市公司換了新領導,《亡命天涯》才在北京二次上映,那次的宣發負責人,就是高軍。 那是中國電影市場「復甦」時段的起點,聽上去充滿了冒險與未知,但每一個故事都帶著希望與活力。那時摸著石頭前行的中國影人,和第一次穿過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的哈利·波特,心境或許是相通的。
  • 寧波東力至暗時刻 併購「翻車」巨虧31億
    從今年7月公安立案到檢察院介入,目前已經歷時2個多月,但是這場「翻車」的收購背後,數額巨大的隱瞞債務、尚在承諾期的業績對賭、17億元的全額計提商譽等一連串問題,仍然處於待解之中。   而接下來的刑事審判或者民事訴訟,能否將寧波東力拉回軌道?可以確認的是,該案件在上市公司及投行圈的發酵,正在改變A股重組項目和業績對賭的生態。
  • ...飆漲近300億,寧德時代市值突破7000億,機構:市場有望更上一層樓
    分析人士表示,穩定而具有連貫性的政策環境、持續向好的經濟為權益市場的表現創造了友好的環境。當前指數底部已現,將開啟震蕩向上趨勢。(小標題)農業板塊走強在今日的市場中,最火的當屬農業板塊。截至午間收盤,Wind種植業指數上漲7.95%,Wind大豆指數上漲6.51%,Wind生物育種指數上漲5.51%。
  • 中信證券出手了!狂賣中信建投8個億 還有更多「賣盤」在路上
    不過,雖然此次減持股份計劃尚未實施完畢,但中信證券是否在明年1月10日前清倉仍存不確定性,要根據承諾、市場情況、中信建投的股價情況等情形決定後續是否繼續實施及如何實施此次減持股份計劃。不過,雖然此次減持股份計劃尚未實施完畢,但中信證券是否在明年1月10日前清倉仍存不確定性,要根據承諾、市場情況、中信建投的股價情況等情形決定後續是否繼續實施及如何實施此次減持股份計劃。
  • 中信證券「老將」創辦私募,林利軍、王亞偉等7位大佬入股,這是要搞...
    股東陣營則更受關注,正心谷資本林利軍、淡水泉投資趙軍、千合資本王亞偉、煜德投資靳天珍、拾貝投資胡建平、源樂晟資產曾曉潔、睿泉毅信投資呂一凡均投資500萬元,持股9.99%。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正心谷資本、源樂晟資產、淡水泉投資、煜德投資的管理規模均在100億以上。中基協信息顯示,明晟東誠創立於2020年11月20日,登記時間為2021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