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教慧學汪玫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源泉

2021-01-12 爾人心目木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每天都會念「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成為家長以後,這句話可以改為「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父母變得「好」一點,孩子就會成長得好一點。好父母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是不動聲色的擺渡人

如果你想看見一個明亮的少年,現在就給予愛;如果你想看見一個獨立的孩子,現在就給予尊重與支持;如果你想讓他十幾年後成為一個健全的大人,現在就與他平等相處,並教會他熱愛生活、永懷希望。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是不動聲色的擺渡人,他們循循善誘,而非加強控制,他們將價值觀體現在行為上,而不是敷衍在空泛的道理中。

教育若只靠老師,那真的是耽誤孩子

很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就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柜了,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師了。殊不知,這恰恰是最耽誤孩子的行為,家長這樣做無疑是把孩子推向深淵。教育二字,包含「教」和「育」,老師是傳道受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教育界有一個著名的公式:「5+2=0」,說的就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5」代表學生在學校接受學校教育的5天時間;「2」代表學生周末在家接受教育的2天時間;「0」代表教育效果。很多老師常常發出這樣的感慨:「辛辛苦苦教育了5天,卻難以抵擋家庭、社會消極教育的兩天。」就是說孩子的不良習慣,在5天的學校生活裡,老師們費心費力地糾正、教育孩子,讓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在周末的2天時間,家長的責任意識淡薄,不配合老師的教育,孩子又打回原形,個人成長效果就為0 ,這種情況值得我們深思。學校給每一位孩子提供的是一樣的教育,你想讓孩子更加出色,只能在家庭教育下功夫!只有當學校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優秀的老師,也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家長與老師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會越成功!老師只能陪孩子一程,父母才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開學那段時間,作為老師聽得最多的就是:「老師,孩子就交給你了,幫我好好管管他。」「老師,我家孩子就拜託你了。」「老師,你要對我家孩子負責。」……對此,老師深感無奈,因為孩子不是老師的,而是你的。再好的老師也比不上家長的言傳身教,有些教育,老師無能為力,只能靠父母!老師要教育的不僅僅是你的孩子,所以很難像你一樣,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孩子。老師不能保證你的孩子的品行,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幫不了你培養孩子的意志。你的孩子只是老師眾多學生當中的一個,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但是父母不一樣,父母是孩子終生的老師,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是孩子一輩子的學習榜樣。所以,懇請各位父母別什麼都推給老師,你要明白你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很認可著名主持人董卿說的一句話: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只有我們的生命發了光,才能照亮孩子的生命,我們得體的言傳身教,才能給孩子一生的涵養。

作為父母的責任,不應止於給孩子關愛,還應成為孩子的學習榜樣,這樣孩子才能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

家庭教育是激發潛能的源泉

言傳身教是父母教育的責任,耳濡目染是孩子學習的天性,境教薰習是學習必備的能力。教育,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教育孩子,就應當隨聲潛入耳,薰習悄無聲,樂謙隨身聽,薰習啟智,怡情養性,明志厚德,知善懂禮。如此,父母給孩子的是智慧,是快樂,更是愛。"家庭教育是激發潛能的源泉。」這一句話,每位家長都要反覆誦讀。

-《定果修因之智教慧學》-加樂美汪玫宋

汪玫宋,別名:汪利雲,英文名:Melody,出生地: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國籍:中國;學歷:工學學士,2004年畢業於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語言:中文、英語、日語、西班牙語;興趣愛好:文學寫作,易學文化,遊泳,旅遊;經歷:早期從事衛星機頂盒軟體開發工程師一職,之後在松下馬達從事精密馬達技術開發工作,2008年開始從事國際貿易和探索多元化的對外文化傳播路徑,2011年開始正式從事文化傳媒工作,將國內優秀的影視文化和傳統文化精華,傳播給海外華僑和熱愛中國文化的國際友人,先後在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哥倫比亞、德國、英國、阿聯、巴林王國、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100多個城市進行文化交流項目,於2017年成為深圳加樂美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紮根於少兒潛能開發領域和視力自然矯正領域;主要職業:智教慧學訓練導師,視力自然矯正訓練師導師,少兒潛能開發師訓練導師,少兒專注力訓練師導師,高效記憶訓練師導師,快速閱讀訓練師導師;成就:將少兒全腦潛能開發理念落地為實際的產品和系統,創新智教慧學全腦思維訓練法,聯合開發哈博愛睫視力矯正訓練方法,批量培養和打造潛能開發師和視力矯正訓練師,致力於幫助少兒提升專注力記憶力等綜合能力和自然防控視力。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起點和基點,而陪伴式教育,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源泉
    什麼是家庭教育?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其中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家庭教育具有連續性的特點,孩子出生後,從小到走入大學校門,2/3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所以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即啟蒙之師。
  • 智匯糖:高考結束後的熱點話題,值得每個家長深思家庭教育
    ,還要進行心理教育」、「學校和家長都有責任」等對教育責任的深思,更多人把焦點放在了家庭教育的探討上。再深入剖析,這些負能量背後與家人關係、家庭氛圍,家庭教育都息息相關。 「考生考點外跪謝母親」中的孩子就可以被看做是這樣的一個「健康人」,他的這一感恩舉動一方面證明了他與父母之間的良好親子家庭關係,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其父母在教育方面下了功夫,讓這個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以及正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家長無疑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中處處映射著父母的「教養」。
  • 家庭教育焦慮的原點在於擔憂孩子學習成長的未來不可控
    育鄰夢家庭教育焦慮的原點在於擔憂孩子學習成長的未來不可控。生活中人們都知道要教育「好」孩子,期待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這個「好」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控、不確定。父母的言行在家中就是「金科玉律」,是孩子學習成長中唯一的標杆或「指北針」,對「好」孩子的界定標準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弟子規》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
  • 「智」慧成長,「趣」味無窮,智趣玩具不只有樂高,還有這款
    大多數家長給孩子選擇玩具,經常用自己的感受替代孩子的想法,這樣真的好嗎?大人喜歡的玩具,孩子不一定喜歡。在玩玩具這件事上,大人有發言權,最後的決定權在孩子手上。你家孩子都喜歡玩什麼玩具呢?於大人而言,想要給孩子玩益智玩具,希望孩子的邏輯思維、創造力都能得到提高。
  • 最好的教育,不是讓孩子學,而學給孩子看
    知乎上有個問題,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麼?有個高贊回答說: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不放棄自己的成長,與孩子同行同學共同成長。前一段時間,「媽媽陪女兒雙雙考上研究生「的新聞上了熱搜。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媽媽的實際行動,激起了女兒的奮鬥欲望,隨著考研初試成績和西南醫科大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公布,白永旗和女兒兩人的成績雙雙上線。對白永旗而言,筆試備考階段心態很好,進入面試階段,受疫情影響,她卻緊張起來。5月下旬,母女倆先後參加了線上面試。最後,綜合初試成績和面試成績,兩人都被自己心儀的學校專業擬錄取。得到通知的這一天,一家人晚上去吃了一頓燒烤來慶祝。
  • 西郊小學成功舉辦「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家庭教育主題講座
    為幫助家長了解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指導方法,配合孩子順利渡過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實現家校攜手共育成才的目標,11月25日、26日上午,崆峒區西郊小學聯合上海梓煌教育共同舉辦了「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家庭教育主題講座。400餘名學生家長參加講座。
  •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家長要和學校配合,認同和支持老師、班主任、學校的規則,並督促孩子遵守。避免拒絕、詆毀、忽視、甚至消極評價學校的通知、規定等等。如果家長與學校的要求相衝突,孩子就可能無所適從,或者無視學校規則。這樣可能學校培養的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就形成不起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習慣是經過反覆的練習,形成的一種行為模式,形成的一種思維定勢。
  • ...學做好父母 養育好兒女 ——縣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走進新宅小學
    【家庭教育】學做好父母 養育好兒女 ——縣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走進新宅小學 2020-11-17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孩子撐起愛的「保護傘」 山西家庭教育現狀面面觀
    山西省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在成長關鍵期缺少父母在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在生活上缺少必要的物質條件,留守兒童在生活、心理、安全、學業和品行方面極易出現問題和偏差,並由此引發諸多社會問題。
  • 清華附中校長: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對孩子放手而不撒手,成長路上離不...
    專注於為3~14歲孩子家庭提供優質學科資料(知識點匯總、單元試卷、同步練習、必背古詩、寫作乾貨)、家庭教育等內容。  每晚七點,你看教子文章,娃聽音頻故事。在線免費收聽上千個音頻故事(成語古詩、童話寓言故事、睡前故事、小學寫作指導)。
  • 誦讀中華經典 建設書香門第——家庭教育與經典誦讀融合實踐系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也是永遠的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永遠的老師。家庭教育關係到孩子的終身發展,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優良的家風,是孩子最好的心靈成長源泉。「書香門第」是每個中國人渴望擁有的家庭。「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是每個中國家庭渴望擁有的家風。
  •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
    自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滿信心去面對困難,努力完成自己願望的動力。但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家長對孩子的過高期望,成績的壓力,社會的壓力等都可能使得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自信。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心,常常表現出膽怯、遇事畏縮不前、害怕困難、不敢嘗試,同時認知能力、動手能力、交往能力及運動能力等發展緩慢。
  • ...代表委員建議家庭教育儘快立法,讓父母「持證上崗」|兩會伴讀
    您知道要如何和老師一起攜手,共同守護孩子成長嗎?今天的節目,中教君和您一起聊聊家庭教育立法。疫情「宅家」親子摩擦升級家長感覺焦慮今年年初疫情形勢嚴峻的那段時間,中教君頻繁被一位閨蜜深夜「騷擾」,甚至有時候是「哭訴」。
  • 朱永新:家庭教育才是關鍵的關鍵!送家長10點教育心得,關乎孩子的...
    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多年來關注家庭教育話題,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發聲。 朱永新曾說:「在所有的問題兒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們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們整個教育鏈的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
  • 教「星星的孩子」學剪紙
    「孩子進步太大了,謝謝您,韓老師。」小雨的媽媽從旁邊看著兒子,激動地握住韓寶菊花雙手道謝,聲音哽咽。小雨今年18歲,患有自閉症,人們常把這樣的孩子稱作「星星的孩子」。韓寶菊和他相識於去年6月的一天。那天,小雨的父母帶著他,從滄州來到黃驊東常莊村,拜訪韓寶菊。
  • 潮州市家庭教育系列活動之四:今天我們如何做父母
    21日上午,由潮州市婦女聯合會主辦,潮州市民生志願者協會承辦的「與你同行 攜手成長」潮州市家庭教育系列活動——《今天我們如何做父母
  • 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離不開成功的家庭教育
    作為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劉道玉校長認為無論古今每一個傑出人才的背後,都有偉大的父母之愛以及成功的家庭教育;反之每一個家庭教育的悲劇,本質上是父母教育的失責,甚至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前途和命運。 曾經的「神童」魏永康,就是家庭教育失敗最典型的例子。
  • 《智趣羊學堂》收視破3 掀起「羊」式教育討論
    做父母的也能受到啟發,保護起孩子熱愛探索的本性,妥善解決家庭教育期間的各種問題,非常適合全家一起看。此前,《智趣羊學堂》動植物篇&運動篇的全網點擊量已突破2億,網絡評分也一路飆升到9.4分,口碑、收視樣樣佳。
  • 變「會學」為「慧學」 湘潭市全面展示小學智慧教育課改成果
    湘潭在線12月3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期仁)「慧學」課堂,是引導爭辯的課堂,是充滿疑問的課堂,是凸顯探究的課堂……11月27日,湘潭市小學智慧教育課改成果展示活動在湘潭縣雲龍小學舉行,活動全面展示了湘潭市小學智慧教育課改特色及成果,並以此挖掘智慧教育課改經驗與典型案例,探討多元課程實施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
  • 高中數學要想考高分,來曉果智學就對了!
    老師,我們基礎比較弱,現在課程學起來有點吃力,怎麼辦?別急別急!!!曉果智學高中數學同步課程正式上線!精研教材,用心打磨,只為做適合每一位學生的課程!在總部數學教研部的老師不懈努力下,曉果智學的高中數學同步課程正式上線,助力廣大高中生開學領跑、先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