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手機隨便拍的一張照片,想要做成屏幕解析度為1440乘900的電腦桌面,如圖
我們分兩種方法討論:
第一種方法:在ps裡打開原照片,點擊圖像——圖像大小——寬度改為1440——確定。點擊文件——新建——寬度1440,高度900——確定。將剛剛改好的文件拖入新建文件的空白處,調整好位置,保存為JPEG。打開圖片右鍵——設為桌面。此時桌面效果如下圖。
第二種方法:在PS裡打開原照片,點擊圖像——圖像大小——取消左下角的「約束比例」——寬度改為1440,高度改為900——其他步驟同上。完成的效果如下圖。
很明顯,此案例中第一種方法做出的效果是首選。兩種方法的區別就是改變照片像素的時候是否約束比例,即是否等比例更改。
特別提醒:此案例所用原圖片的解析度為3016×4023,更改為1440×900,由於圖片為豎屏,更改幅度過大,導致第一種方法主圖部分有缺失,第二種方法變形過大,但是方法步驟是正確的,只不過我們在選擇素材做更改時,圖片的解析度要適當貼近電腦屏幕解析度。本文之所以選擇一張反差極大的圖片進行講解,主要目的是讓效果更加明顯。
總結:把一張原有照片做成指定解析度的照片時,如果要保持照片裡元素的比例不變,照片邊緣的元素又不重要的話就用第一種方法(缺點是會缺失照片邊緣的部分元素);如果要保留原照片裡所有元素,長寬的更改幅度相似的話就用第二種方法(缺點是照片裡的所有元素會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