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蘿帶來的驚喜
作者 / 雨痕
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前不久剛裝修房子,為除去房中的甲醛和異味,在朋友的建議下,我買了一盆土培綠蘿。可能是土壤肥力夠足,綠蘿蓬蓬勃勃地生長著。因花盆是寬大扁平的,四周沒有支撐,綠蘿的枝葉就向花盆四周散開,雜亂無章如野草一般。想著扔掉又覺得可惜,就選了些壯實的枝條剪下,插在四個花瓶裡,用少許清水養著。說也奇怪,沒幾天時間,綠蘿浸在水中的莖部竟然長出了不少白色的根須,心形的葉子也油亮油亮的,更有綠意了。
看著它們長得生機勃勃,我心生歡喜,便三天兩頭換一次水,還不時看著綠蘿,對它們誇獎一番。興許是受了我的誇獎,它們也有了好心情,不斷地長長、長出新的葉子,那綠清純透亮,讓人耳目一新。
兩三個月後,同時剪下的四株綠蘿,長勢姿態已很不一樣。靠近窗戶的那兩株只顧著長葉子,葉繁而寬大,顏色變得更深;遠離窗戶,擱在電視背景牆邊的那兩株,枝條旁逸斜出,曲折有致,頗有梅花舒朗橫斜的氣質,更顯清朗俊秀,尤其是心形的葉子,雖然葉片偏小,但葉面一律向上,排列整齊,猶如站立在枝條上的小戰士,一個個精神抖擻。
細小柔弱的枝條何以能承受如此多葉子的重量?我的好奇心上來了。仔細觀察了綠蘿的枝條,我發現它的枝條「關節」位置,均有部分突起,長短不一,有的突起部分竟已直鑽入牆面縫隙處,似有幫忙固定枝條的作用。上網一搜,才知道這突起部分叫氣根,因營養不夠而滋生,它能幫助植株呼吸,可以更好地吸收空氣裡的水分和養分。鑽進牆面縫隙的氣根就扮演了「腳」的角色,若不加幹涉,綠蘿小小的「腳」就能抓住牆縫,扶搖直上,「一覽眾山小」,盡顯勇者風範的同時,也將一席翠衣展現於世人眼前,悅人心目。
想來,小小的綠蘿,隨遇而安,能直面環境的不利,努力向上,不僅綻放自己的精彩,也為世界添綠,不愧是「堅韌善良、守望幸福」的化身。於我而言,生活中隨手的一個舉動,竟也能成就一份精彩,收穫一份驚喜。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作者
林賜珍,中學老師,喜歡通過文字訴說心情,暢談感悟。
朗讀者
李小梅,福建省海峽朗誦藝術團成員。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心靈夜悟」」、「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 朗讀者姓名」或「夜讀 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許夢潔 黃曉青 攝影:羅小州 封面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編輯:海鷹 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