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鱉滅絕倒計時?越南:我們還有希望!

2021-01-13 花蝕的人間觀察

去年,全世界已知最後1隻雌性斑鱉在中國意外去世,至此,這個物種就僅剩下3個已知個體。似乎,這個物種至此徹底沒救了。然而,獨立環保媒體Mongabay今日發布了一篇頭條文章,告訴我們越南的保護工作者還沒有死心,他們依舊在努力把這個物種從滅絕邊緣給拉回來。


本文作者Jeremy Hance,我編譯給大家看一看。

原文地址:news.mongabay.com/2020/01/killing-gods-the-last-hope-for-the-worlds-rarest-reptile/



88歲的黎輝煌(Le Huy Hoanh)起身倒茶,然後演示了他當年獵神的場景。幾十年前,利用長矛和鉤網,黎輝煌成為了捕獵斑鱉的高手。對於一個88歲的老人來說,他的身體硬朗又靈活。不難想像在他年輕時是如何捕獵斑鱉的。在全世界的淡水龜鱉中,斑鱉最大,體重輕易可達200千克。


斑鱉,拍攝者Gerald Kuchling。


在越南神話中,斑鱉是民族獨立的象徵。相傳越南黎朝太祖黎利在起兵反抗明朝時,從一位龍王手上獲得了一把名為「順天」的寶劍。在功成之後,黎太祖泛舟於河內的湖上,一隻巨大的斑鱉浮出水面,帶走了順天劍。自此,那潭湖泊被稱為還劍湖,湖裡的斑鱉就是還劍鱉。


但最後一隻還劍鱉在2016年去世,它所屬的物種還沒有消失——不過也差不多了。如今,人類已知的斑鱉個體只有三個:一隻是雄性,在中國的動物園裡;另外兩隻在越南的野外,但生活在兩個湖中。去年4月,人類明確知道的最後一隻雌性斑鱉去世。因此,現在最重要的是再找到一個雌性。


儘管如此,亞洲龜鱉計劃(Asian Turtle Program, ATP)的負責人蒂姆·麥考馬克沒有絕望,他說,如果我們迅速行動,還有機會拯救斑鱉。這個組織總部設在河內,致力於保護亞洲的龜鱉。


在只有三個已知個體的情況下,時間是關鍵。在中國,圈養繁殖的計劃已經泡湯了。在越南,東莫湖(Dong Mo Lake)的個體早已確認,2018年,ATP在玄慶湖(Xuan Khanh Lake)又找到了另外一個個體。麥考馬克懷疑越南別的水域裡依舊有斑鱉,甚至寮國也可能有。我們必須在為時已晚之前找到一個繁殖對,抓住它們,讓它們相遇。


越南最後的還劍鱉的標本,圖片來自NY Times。


「救回來的可能性非常高,」麥考馬克開車穿越河內狂躁的道路時說,「一個雌性在一個繁殖季中可以產下30至40個卵,它們一年不止有一個繁殖季。」如果能有一對健康的斑鱉夫婦,還有一點運氣,那麼全球斑鱉數量將在12個月內從3個增加到50多個。


離開河內的喧囂,只需一個小時就可抵達寧靜的東莫湖,這是一片風景秀麗、水勢洶洶的湖泊,附近是植被茂密的巴維山。 東莫湖不是真正的湖泊,而是個1400公頃的水庫,40多年前紅河大壩建成,才有了它。


麥考馬克及其團隊懷疑,大壩正是斑鱉在此孤獨殘喘的原因。他們認為,斑鱉並不是湖龜,更偏好於河流。從歷史上看,斑鱉分布在長江、紅河以及鄰近的溼地中。在其天然生境裡,斑鱉可以順著河流遷徙,並利用河上的沙洲築巢、產卵。


東莫湖風光,圖片來自ATP。


麥考馬克認為,大壩建起來之後,一些斑鱉被困在了水庫和湖泊當中,我們不知道這些湖泊是不是它們最合適的棲息地,但在這樣分隔的水體中,它們也確實找不到伴侶。然後,斑鱉種群就崩潰了。伴隨大壩建設的,是汙染和過度捕撈,許多溼地也被改造成了稻田。更窄小的水域,也讓它們更容易被捕獵。於是,人類殺死了斑鱉。


我們乘船駛向湖心的一個大島。嚮導反覆強調,看到神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每個人都死死的盯著湖面,尋找著斑鱉的蛛絲馬跡。


沒過多久,我們就上了島,遇到了阮文通(Nguyen Van Trong)。他60多歲,曾是個漁民,現在是全職的斑鱉觀察員。在紅河建壩之前,這個島就是他的家,也是村莊的原址。


東莫湖大壩,拍攝者阮大棠(Nguyen Tai Thang )。


阮文通通過翻譯告訴我們,在他小時候這裡曾有很多斑鱉,但現在可能就剩一個了。但他非常了解僅剩的神龜。有人說,神龜和阮文通互相認識。譯者講,如果阮文通哪天沒有看到神龜,就會很難過——所以他總是很難過。一般來說,阮文通一個月能遇到它兩三次。別的村民也很在意神龜,如果一連幾個月村裡沒有人見到它,大家就都會很擔心。在保護主義者的影響下,村民們已經將這隻斑鱉當作是他們中的一份子。


「村裡所有人都知道咱們這兒有斑鱉,也知道斑鱉特別稀有。大家都希望能一直保住它,讓村裡的學生們都能見到它。」阮文通說:「是的,我們是在為後代保斑鱉。」


為此,東莫湖的一些區域禁魚了。村裡還有50多個漁民,他們只要看到斑鱉,就會通知阮文通。我們上島參觀了一個剛建好的竹棚,有了它,阮文通守望斑鱉的時候終於有了一個可以避雨遮陽的地方。


東莫湖的漁民加入了保護斑鱉的行列。圖片來自ATP。


在我們的短暫造訪中,害羞的神龜並未露頭。


宣慶湖在東莫湖西北大約20公裡處,它更小,風景也更單調。但在2018年,科學家在此找到了另一隻斑鱉。


但在這兒,ATP尋找斑鱉的方法迥然不同:他們在水中找到了斑鱉的DNA。這種技術被稱為環境DNA,它不需要直接目擊或是捕捉,就能找到某種動物。但是,環境DNA也有其局限性。麥考馬克表示,這種技術並不是萬能藥,因為它容易帶來很多假陰性。換句話說,利用環境DNA尋找湖水裡的斑鱉,那是真正的大海撈針。這就意味著這項技術更容易判別「有」,卻不擅長斷定「無」。


在宣慶湖的旅途中,我們依舊沒有遇到神龜。但至少環境DNA技術告訴我們它就在水面之下。如今,我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三個斑鱉個體,該怎麼辦?麥考馬克表示,接下來的保護有兩件事必須做:第一,得弄清兩個湖裡的斑鱉的性別;其次,需要擴大尋找範圍。


如果能確認雌性個體的存在,那我們就必須做出重大選擇:是讓它們繼續野外生活,還是人工圈養?


ATP的工作人員正在檢測環境DNA。拍攝者阮大棠(Nguyen Tai Thang )。


麥考馬克認為,兩種選擇都有其優缺點。他認為,最可能的方式,是在斑鱉的原有環境中進行圈養,也就是在兩個湖中選出一塊地方,隔離出來,放入兩隻斑鱉。這樣,大家可以密切的監視兩個個體,並且能讓它們遠離公眾的視野,並且原有的環境也更利於它們的生存。如果再發現了其他的個體,還再能挪過來。但是,迄今為止這個方案並沒有真正實施,沒有人為此建設任何設施。


這個方案,是由多方聯合提出的。除了ATP,聯名的還有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全球野生動物保護組織(GWC)、龜鱉生存聯盟(TSA)、印緬保護組織(IMC)、河內自然科學大學,當然,也獲得了一些越南官員的支持。


但問題是沒錢。麥考馬克說:「這也太神奇了,斑鱉如此稀有,但想保護它們,卻沒有什麼資源和資金。你看看老虎、大象,一說保護就是幾百萬美元。相比之下,斑鱉獲得的支持就太少了。」


目前,越南斑鱉保護計劃的資金主要靠捐贈和動物園的支持,尤其是美國的克利夫蘭城市動物園。但是,想要再進一步,需要更多的錢。


一般來說,我們在水面上看到的斑鱉都是這樣的。拍攝者阮大棠(Nguyen Tai Thang )。


前斑鱉獵手黎輝煌生活在一個舒適的鄉村小屋中,離我們參觀的湖泊不遠。他是一位自豪的父親,養大了10個孩子。老獵人請我們喝茶,回憶起了過去。那時,江上的斑鱉很多,但捕獵斑鱉是一場冒險。


黎輝煌出生在20世紀30年代,他從爺爺和爸爸那兒學會了捕獵斑鱉的方法。在他12歲那時候,獵人們會4個一組,乘坐小船,用長矛或是魚叉捕獵斑鱉——這種捕獵方式,幾乎和因紐特人捕鯨的方法差不多。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吊線和鐵鉤捕獵,這更簡單,也更安全。狩獵在那時就像是鄉間的一種運動,有很多人參加,但那些手持長矛的獵手總是最特殊的。


在過去60年裡,黎輝煌一共捕獵過6隻巨龜,那些小號的斑鱉沒被他算在內。20世紀40年代,紅河曾經衝毀了本地的湖壩,許多斑鱉進入了東莫湖。一時間,它們就像「菜園裡的雞」一樣多。但幾乎所有的斑鱉都被村裡人抓回去吃了。


「斑鱉在市場上和別的鱉價格差不多,其中的大多數也只會在本地屠宰、售賣。」麥考馬克說:「直到最近,它們才變得稀有,才有了更大的需求。」和我們類似,越南人也珍視傳統醫學。而龜骨被當作一味藥。黎輝煌告訴我們,曾有獵人以4500萬越南盾的價格賣出過一副斑鱉骨,這差不多是14000人民幣。


但是,捕捉大型斑鱉很不容易。它們比兩個成人還重,一口就能咬下人身上一大塊肉。黎輝煌說斑鱉的動作非常快,有一次,幾個獵人抓住了一隻斑鱉,將它搬上了船,但斑鱉劇烈反抗,把船給晃翻了,隨後逃之夭夭。


這仿佛就像是傳說中的屠龍故事。


東莫湖斑鱉的一張照片,2008年拍攝,那時人們正在救助它。拍攝者:蒂姆·麥考馬克。


黎輝煌最後一次抓到斑鱉,是在1990年。之後他又當了幾年獵人,但那時斑鱉幾乎消失了。老獵人回憶,他最後一次遭遇的斑鱉非常大,可能重達400公斤,那是一般斑鱉體重的兩倍。黎輝煌想抓到它,但這隻神一般的巨龜逃走了。


80多年來,越南發生了巨變。打敗皇帝的法國人敗於日本,世界大戰後美國人又被胡志明擊敗。最終,越南歸於越南人。現在,他捕獵的巨龜已然成為過去,離現實比神話更遠。


但只要保護主義者能夠再次找到一個繁殖對,還劍鱉的神話就不會終結。神話重鑄,神龜再臨。


擴展閱讀:

斑鱉或註定滅絕,請勿讓它的悲劇重演


閱讀原文按鈕,可進入亞洲龜鱉計劃的官網。未牆,就是有點慢。可以看看他們的工作,上面也有捐款的按鈕。



我是花蝕,曾經是研究鳥類叫聲的,現在是個獨立撰稿人、半吊子生態攝影師、狂熱的神廟迷和金屬黨。出版過幾本書,愛寫點自己關心的東西,關注啦你就知道了。


相關焦點

  • 斑鱉的希望!
    >三隻斑鱉,蘇州動物園尚有一隻雄鱉,系中國最後一隻斑鱉,另有三隻性別不明的野生個體分別生活在越南河內的東莫湖與宣漢湖。8月29日越南東莫湖發現的第二隻斑鱉昨天,越南亞洲龜鱉保護計劃(ATP)的人員利用陷阱捕獲了東莫湖(Dong Mo Lake)的一隻斑鱉。今年八月份觀察到這隻斑鱉以來,ATP就一直在計劃此次捕捉,並希望能夠通過人工養殖延續斑鱉僅存的火種。
  • 中國蘇州的雄性斑鱉終於在越南找到「媳婦」,避免滅絕厄運
    亞太日報 京安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1日報導,世界上最稀有烏龜的雌性被發現,意味著該物種有機會避免滅絕。此前,居住在中國蘇州動物園的雄性斑鱉(Swinhoe's softshell turtle),一直被認作是該物種的最後一隻。
  • 21世紀可能滅絕的「超級神龜」,全球僅剩3隻,瀕臨滅絕倒計時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生活的不只是人類,還有很多的動物和植物,但是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很多動物開始慢慢的消失。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因此很多動物都成為了保護動物,像大熊貓,白鰭豚,華南虎等等動物,曾經的數量只有幾百隻,但是隨著國家的重點保護,這些動物數量也都到了安全的程度。
  • 比大熊貓還要瀕危的物種:斑鱉,全世界最後一隻雌性在越南被發現
    大熊貓是我國珍貴的國寶,數量瀕危,但是我們很難想像,世界上居然會有一個物種可以用一隻手就能數過來的,而斑鱉正是這樣這樣的物種。 全世界目前僅存活有4隻,其中唯一的雌性還是在前段時間,被越南的保護人員在東莫湖中發現的,毫無疑問的是,斑鱉已經是進入了滅絕倒計時的一個物種。
  • 雌性斑鱉的出現,是悲慘現實中的一縷希望
    原創 花落成蝕 花蝕的人間觀察在昨天的推文發出後,很多朋友對於新發現斑鱉雌性的意義不太明了,還有一些關於繁殖的疑問。全世界已確認存在的斑鱉是4隻,越南3隻,中國1隻。2019年的時候也是4隻,越南2隻,中國2隻,而且中國是一公一母湊一對,那時斑鱉的希望在中國。但是,在2019年4月13日,中國的斑鱉人工繁育計劃出現了意外,那隻雌性不幸死掉了。那時,越南那兩隻的性別不明,中國僅有一個公,這個物種的前景一下子從距離滅絕一步掉到了離滅絕半步。
  • 十年人工繁殖無果,斑鱉還有希望嗎?
    但我國境內野生龜類的命運卻是坎坷崎嶇的,很多龜類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斑鱉(Rafetus swinhoei),在我國境內很可能已經野外滅絕,僅存一雄一雌兩隻個體在蘇州動物園。這種巨大的鱉類在英語中被叫做「Yangtze giant softshell turtle」,Yangtze即「揚子」,這充分說明了斑鱉和中國有著悠遠的歷史文化淵源。不幸的是,這種大鱉也許正悄悄地離我們遠去。
  • 最瀕危的動物:斑鱉,全世界只剩下4隻,唯一的雌性在越南被發現
    最近越南媒體報導,越南的保護者在東莫湖捕捉到了一隻斑鱉,根據基因鑑定發現,該斑鱉是一隻雌性,重達86千克,殼長99.5釐米,寬75.5釐米。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隻雌性斑鱉。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發現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斑鱉家族有可能從滅絕狀態中解救出來。
  • 最瀕危的動物:斑鱉,全世界只剩下4隻,唯一的雌性在越南被發現
    其實,在去年時我國還有雌性斑鱉,只是在去年人工授精過程中雌性斑鱉不幸死亡,導致世界上再也沒有雌性斑鱉可供延續後代,這對於需要兩性才能繁殖後代的斑鱉來說,這隻雌性斑鱉的死亡意味著斑鱉家族註定會滅絕。目前,世界上一共有4隻斑鱉,除了我國蘇州動物園的雌性之外,還有3隻在越南,其中一隻是剛被發現的雌性,而另外兩隻性別不明。
  • 越南斑鱉性別公布,母的,還有更多好消息
    越南斑鱉性別公布,母的,還有更多好消息 2020-12-19 1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越南發現全球第四隻極度瀕危動物斑鱉
    新華社河內4月14日電 據越南媒體報導,動物保護組織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郊的湖中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物種斑鱉,這一發現將目前已知的斑鱉總數提升至4只。越通社報導說,動物保護組織亞洲龜類保護計劃(ATP)去年5月曾在河內市郊的春卿湖拍到一隻「巨龜」,但未能確定其種類。
  • 「超級神龜」全世界僅剩3隻,即將進入滅絕倒計時?
    去年,全世界已知最後1隻雌性斑鱉在中國意外去世,至此,這個物種就僅剩下3個已知個體。似乎,這個物種至此徹底沒救了。然而,獨立環保媒體Mongabay今日發布了一篇頭條文章,告訴我們越南的保護工作者還沒有死心,他們依舊在努力把這個物種從滅絕邊緣給拉回來。
  • 美研究人員在越南發現巨型斑鱉 為目前已知唯一該類野生物種
    ,此前科學家們曾認為世界上的野生斑鱉已經絕跡,僅存活的3隻都是人工飼養的,分別生活在中國和越南。    協助這次研究的越南當地的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發現非常重要,因為目前斑鱉是世界上最為瀕危的生物物種之一,這種動物在越南民間具有傳奇色彩,此次發現有可能會使傳奇得以延續。」    根據越南當地的民間傳說,早在15世紀的時候,越南的還劍湖中就生活著一隻斑鱉,這隻鱉曾經將一把神奇的寶劍交還給當時越南的君主,在寶劍的協助下這位君主才得以抵禦外敵入侵。
  • 越南斑鱉性別公布,母的,還有更多好消息_新知_澎湃新聞-The Paper
    10月23日,越南的保護工作者在東莫湖(Dong Mo Lake)捕獲了一隻斑鱉,隨後音訊全無。我找了好幾個朋友多方詢問,才知道在檢查之後,那隻斑鱉就被送回了湖中。今天,越南方面終於又更新了新聞。據越南快訊網(VnExpress)報導,保護工作者給那隻斑鱉做了詳細的體檢,並且進行了基因鑑定。
  • 越南又發現斑鱉:eDNA技術確認全球第四隻斑鱉的存在!
    1998年紅河還有捕獲野生斑鱉的報導。  但之後20多年來,國內再也沒有野生斑鱉的消息。  由於環境的限制,動物園或者寺廟的斑鱉陸續死亡。最終國內只剩下長沙動物園和蘇州動物園分別有一雌一雄。國外這時候也只有越南還劍湖還有一隻。
  • 一個即將滅絕的生物斑鱉,被稱為最「可憐」的神獸,令人唏噓
    近代,世界上許多動物有的已經滅絕,有的瀕臨滅絕。它們為什麼不是已經滅絕,就是在瀕臨滅絕的路?在他們滅絕或瀕臨滅絕的路上,我們人類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獵殺者!為了自己謀取暴利,而對它們無情的虐殺!一個即將滅絕的生物斑鱉,被稱為最「可憐」的神獸,令人唏噓。
  • 斑鱉或註定滅絕,請勿讓它的悲劇重演
    在此之前,人類已知的斑鱉僅有4隻,全世界就只有4隻,其中2隻性別不明的個體在越南,剩下1對在蘇州。如今這隻雌鱉的死,幾乎斷送了中國拯救斑鱉的希望,因為,在我們的野外再次發現斑鱉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如果越南的2隻斑鱉中沒有雌性,那一切就都完蛋了。那一隻雌性斑鱉的遺照。
  • 越南發現斑鱉:eDNA技術確認全球第四隻斑鱉的存在
    加上4月12日剛在越南確定的一隻,目前,全世界已知有4隻活著的斑鱉 :中國兩隻,在蘇州動物園;越南兩隻,分別在Dong Mo Lake和這次發現地Xuan Khanh Lake(根據越南文中文對照表分別譯為同莫湖和春慶湖,國內媒體音譯為東莫湖和宣漢湖)。
  • 滅絕判定書?中國唯一一隻雌性斑鱉死亡,全球僅剩3隻!
    文/濤聲依舊滅絕判定書?中國唯一一隻雌性班鱉死亡,全球僅剩3隻!班鱉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被稱為比大熊貓還稀有的動物之一,全球的斑鱉數量只有四隻,分別是中國的兩隻,越南的兩隻,全都是在亞洲,它的數量非常稀少,幾乎已經完全被下了滅絕判定書了,一直以來人們都小心翼翼的保護著它,因為它本身實在是太過脆弱了。
  • 科學家證實在2019年滅絕的動物,中國的斑鱉和長江白鱘在列!
    過去的5億年裡,地球出現了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大滅絕都令地球損失了75%以上的物種。科學家根據種種跡象推測,我們地球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聯合國去年曾警告,目前地球有超過百萬種生物,將在未來數十年內滅絕。
  • 中國僅有的一隻雌性斑鱉去世 全球僅剩3隻斑鱉
    這意味著,全世界僅存的四隻斑鱉又少了一隻。在上方山動物園,圖中的水域就是原本兩隻斑鱉的家,它們也是人類所知曉的全世界唯一一對斑鱉夫婦。今天,在斑鱉池裡,雄性斑鱉孤零零地遊動,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得知另一半離世而傷心,它探頭的次數比往常要少。(資料圖)去世的這隻雌性斑鱉來自長沙市動物園,期間,經過了6年的自然繁殖,雌性斑鱉始終沒有孵化成功。